“2300公里、29个小时、8次充电、650元充电费,全程充电没有排队。”近日,市民小于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他春节期间驾驶新能源汽车从武汉回吉林老家过年的经历。
小于是吉林人,今年27岁,在武汉工作并安家。春节前夕,他早早订了2月5日的机票,准备从武汉回老家吉林通化过年。但一场暴雪打乱了他的出行计划。
2月16日下午,沪蓉高速长岭岗服务区充电站尚有空位。记者孙笑天 摄
因为暴雪,小于的航班被取消。归乡心切,他和妻子当即决定自驾返乡。5日15时,来不及做太多准备,他买了点零食,便驾驶自己刚购买一年的小鹏G6新能源汽车从洪山区出发。因京港澳高速堵车,他绕行沪武高速,走安徽、山东,全程按着限速走,花费29个小时,行驶2300公里,于次日19时顺利到家。
小于介绍,他的车理论续航为755公里,受寒冷天气影响,走高速时实际续航打了6折多,能跑400多公里。2300公里,他每跑200多公里进服务区充一次电,每次充电20到30分钟,全程共充电8次,花费650元。
往年,小于曾数次开燃油车回过老家,通常要花费两天时间。这一次,他只用了29个小时,因为他一半的路程都是用NGP智能辅助驾驶,驾驶比较轻松。他介绍,可能受恶劣天气影响,途中,开新能源车出行的车主不多,他全程充电都比较顺利,没有遇到排队等候的情况。
在小于看来,购买了新能源车,又驾驶新能源车跑长途,其实对于各种情况自身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不会有“里程焦虑”。近年来,充电设施不断完善,车辆技术不断更新,充电更方便,充电速度更快,续航更长。所谓的里程焦虑其实是充电焦虑,但现在即使是东北的县城也都有充电站,高速车多就下高速充电,也不会耽误很久。“去年我开的油车回家,返程时在京哈高速凌海服务区加油排队近3个小时,一样会焦虑。”
(长江日报记者孙笑天)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