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30日讯(通讯员熊丽) 火红的草莓、温暖的大棚、热烈的气氛……天气虽冷,草莓节现场却袭来阵阵暖意。1月27日,武汉第四届木兰草莓文化节在黄陂六指禾盛吉绿色农场举办。现场近千人参加了活动,其中还有全国草莓行业代表、种植专家等。
本届草莓文化节由黄陂区政府主办,主题是“促进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旨在进一步宣传黄陂地区的草莓文化,促进草莓产业融合,深化与台湾大湖草莓产业合作,带动黄陂地区特色经济发展。
活动现场,武汉黄陂-苗栗大湖草莓产业交流合作基地、武汉木兰草莓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全国园艺协会草莓基地揭牌仪式、草莓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发展高峰论坛以及仟吉禾盛吉与台湾意缘公司农产品深加工合作签约仪式等。现场,各烘焙品牌的粉丝进行了烘焙制作、品尝蛋糕。据介绍,这是湖北省草莓生产史上规模最大、最具有特色的文化节,将对黄陂地区草莓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黄陂区致力于构建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都市农业体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草莓产业构建大基地,开拓大市场,实现大流通,形成大产业。同时,依托草莓产业,黄陂区大力推进草莓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深度融合,采用基地+景区、基地+农家乐模式,打造了一系列的星级采摘休闲观光园。黄陂区主要的草莓种植企业为武汉仟吉禾盛吉农业公司、武汉木兰金秋农业公司、湖北泰辉等十余家公司。
2012年,仟吉投资开发的“禾盛吉农业园”项目,选址黄陂六指街道潘岗村,占地761亩,是一个以生态农业集约开发为宗旨,集农业科研、绿色种植、绿色养殖、农产品深加工、西饼烘焙DIY、电子商务、休闲旅游、农业文创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目前,禾盛吉农业园的拳头产品为“红颜”草莓。
据统计,2016年,黄陂全区草莓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主要分布在六指、武湖、三里桥、罗汉、祁家湾、王家河、前川等街道,年产值高达4亿元。建起了超过15000亩全国连片面积的草莓种植基地,在全国草莓种植排名第六位、全省第一位。据悉,2016年,黄陂全区直接从事草莓产业的人员达4000余人,吸收长、短期打工人员5000余人,人均年收入1.2万元,近1000名贫困户在草莓种植和打工就业中实现了脱贫致富。
【编辑 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