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健康提示】眼睛红肿不一定是眼病 医生从眼眶穿针进脑补“漏洞”

2017-12-21 20:01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记者莫梓芫 通讯员陈菁)5旬男子眼睛红肿,原来是脑血管破了许多洞。中南医院神经外科专家赵文元教授独辟蹊径,从病人眼眶穿针进脑成功补“漏洞”。

54岁的刘先生(化姓)是湖北罗田县人。今年8月29日晚在家附近被几个骑车的中学生撞伤,送医院查出颅内有血肿,多处骨折,对症治疗40多天后好转出院。


回家一个月后,刘先生的左眼开始发红,爱流泪,他以为是眼睛有点发炎,没在意。但过了半个月,他的左眼越来越红,还肿了,看东西有重影,左侧太阳穴也肿胀疼痛。

12月5日,他从当地转到武汉中南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经检查,医生告诉他,这不是眼睛的问题,而是“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眼睛红肿是因为颅底多支硬膜细小动脉破了,不停在漏血,动脉血逆流到静脉,导致眼眶里的静脉充血,病情继续发展可导致失明、颅内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要手术治疗。

该院神经外科介入专家赵文元主任医师团队仔细评估患者病情,考虑了多种手术方案,最终选择了一种避免患者开刀、创伤最小、并发症最少的手术方式,即在XperGuide引导下,从患者的眼眶穿针进脑,找到漏血部位再补瘘。而这种方式在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属于创新做法,乃全国首例。

为了准备这次手术,赵主任花了近一周时间复习文献、在心里反复模拟手术过程,仔细分析术中可能发生的每种情况并设计好预案。“手术要求非常精准,我们希望做到万无一失,因为失之毫厘就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赵主任介绍。

12月12日,在该院神经外科复合手术室内,赵文元主任按预定方案为患者实施手术,当穿刺针从患者眼眶进入,穿过患者只有2到3毫米的眼上静脉,顺利到达瘘口处,成功闭塞瘘口时,在场的医护人员都不禁欢呼:“成功了!”

21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目前患者左眼已消肿,复查情况良好,即将出院。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记者莫梓芫 通讯员陈菁)5旬男子眼睛红肿,原来是脑血管破了许多洞。中南医院神经外科专家赵文元教授独辟蹊径,从病人眼眶穿针进脑成功补“漏洞”。

54岁的刘先生(化姓)是湖北罗田县人。今年8月29日晚在家附近被几个骑车的中学生撞伤,送医院查出颅内有血肿,多处骨折,对症治疗40多天后好转出院。


回家一个月后,刘先生的左眼开始发红,爱流泪,他以为是眼睛有点发炎,没在意。但过了半个月,他的左眼越来越红,还肿了,看东西有重影,左侧太阳穴也肿胀疼痛。

12月5日,他从当地转到武汉中南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经检查,医生告诉他,这不是眼睛的问题,而是“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眼睛红肿是因为颅底多支硬膜细小动脉破了,不停在漏血,动脉血逆流到静脉,导致眼眶里的静脉充血,病情继续发展可导致失明、颅内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要手术治疗。

该院神经外科介入专家赵文元主任医师团队仔细评估患者病情,考虑了多种手术方案,最终选择了一种避免患者开刀、创伤最小、并发症最少的手术方式,即在XperGuide引导下,从患者的眼眶穿针进脑,找到漏血部位再补瘘。而这种方式在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属于创新做法,乃全国首例。

为了准备这次手术,赵主任花了近一周时间复习文献、在心里反复模拟手术过程,仔细分析术中可能发生的每种情况并设计好预案。“手术要求非常精准,我们希望做到万无一失,因为失之毫厘就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赵主任介绍。

12月12日,在该院神经外科复合手术室内,赵文元主任按预定方案为患者实施手术,当穿刺针从患者眼眶进入,穿过患者只有2到3毫米的眼上静脉,顺利到达瘘口处,成功闭塞瘘口时,在场的医护人员都不禁欢呼:“成功了!”

21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目前患者左眼已消肿,复查情况良好,即将出院。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