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十九大代表郑小红走进江汉论坛,分享参会所感所思

©原创 2017-10-26 14:31

500名党员干部参加江汉论坛 通讯员张刚 陈兴华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记者刘元聪 通讯员朱素芳

26日上午9时,十九大代表、江汉区法院民一庭庭长郑小红第一时间走进江汉论坛,为江汉区500余名机关、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作专题报告,分享参会的所感所思。

江汉论坛是江汉区里理论学习的品牌之一,15年来坚持每年举办10场活动。郑小红24日会议闭幕当晚接到邀请后,连夜开始整理报告内容。25日晚间回到武汉后,第一站就走进江汉区机关大礼堂,为区委中心组全体成员、各街道工委、区直机关全体干部、各单位宣传干部做专题报告。

郑小红与区委中心组成员合影 通讯员张刚 陈兴华 摄


分享感受:

会议做好“减法”与“加法”


在湖北团内,郑小红是唯一一名法院系统基层代表,她担任监票人的职责,见证了预选和正式选举的全过程。“我在机房监票时,看到一张张选票的投入和记录,整个过程非常严谨、科学,参与其中我感觉很光荣!”

郑小红表示,自己当选19大代表后,接受了省委组织的关于认真履职的专题培训,从省市区领导到法院领导再到基层群众纷纷给她捎话。“大家鼓励我认真参会履职,反映基层社情民意。”在湖北团讨论时,她表达心声:“请党中央放心,我们基层党员一定不辱使命,肩负神圣职责!”

“我的亲身感受,十九大做了很好的‘减法’与‘加法’。”郑小红介绍:“我们团的火车从武汉到北京,出发时没有迎送,抵达时没有鲜花和列队、没有红地毯;驻地仅有一条横幅,没有彩色气球和拱门;会议室没有摆放鲜花绿植;房间内没有配备一次性用品,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牙膏和拖鞋,铅笔和纸张都是环保再生材料制造的;餐食都是家常菜。”

而会议的“加法”则“加”在了内容上。“整个大会内容充实,日程安排非常紧凑,为了避免外界的干扰,驻地严禁无关人员探访,代表也不允许带手机出入大小会场。”郑小红说,参会9天,她每天全身心投入在讨论审议、交流学习中,没有看过一次电视。“会场气氛很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我们与基层代表各自交流了自己的经历,有的代表事迹特别打动人,让我深受感染,为了不影响会议进程只能偷偷走出会场抹掉眼泪。”

郑小红感慨地说:“十九大从里到外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把八项规定落在了实处。”


鼓舞士气:

总书记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郑小红作主题报告 通讯员张刚 陈兴华 摄


郑小红向江汉区党员干部们就自己对报告的理解作了分享:“过去五年的成就回顾体现在十个方面,未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彰显‘五个新’——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新理论、新作为。”

郑小红回忆,在习总书记用3个半小时时间作十九大报告时,全场几乎没有人走动。代表们用74次热烈掌声,表达高度赞同与真诚拥护。“3个多小时,掌声不断,而且一次比一次热烈,一次比一次持久,这说明报告讲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尤其是报告中时时刻刻都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人民’二字反复出现203次,真正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习总书记就像一个大家长,永远把家人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绝不允许家人受外来侵略者的欺负!”郑小红激动地说。

报告最后,郑小红向全区党员干部发起倡议: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神圣职责,在各自工作岗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听完郑小红的分享,江汉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亲切”、“自豪”。江汉区政协经科委主任王秋香说:“这种第一时间做的原汁原味的专题报告,贴近我们的工作实际,亲切感人,效果特别好!”


500名党员干部参加江汉论坛 通讯员张刚 陈兴华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记者刘元聪 通讯员朱素芳

26日上午9时,十九大代表、江汉区法院民一庭庭长郑小红第一时间走进江汉论坛,为江汉区500余名机关、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作专题报告,分享参会的所感所思。

江汉论坛是江汉区里理论学习的品牌之一,15年来坚持每年举办10场活动。郑小红24日会议闭幕当晚接到邀请后,连夜开始整理报告内容。25日晚间回到武汉后,第一站就走进江汉区机关大礼堂,为区委中心组全体成员、各街道工委、区直机关全体干部、各单位宣传干部做专题报告。

郑小红与区委中心组成员合影 通讯员张刚 陈兴华 摄


分享感受:

会议做好“减法”与“加法”


在湖北团内,郑小红是唯一一名法院系统基层代表,她担任监票人的职责,见证了预选和正式选举的全过程。“我在机房监票时,看到一张张选票的投入和记录,整个过程非常严谨、科学,参与其中我感觉很光荣!”

郑小红表示,自己当选19大代表后,接受了省委组织的关于认真履职的专题培训,从省市区领导到法院领导再到基层群众纷纷给她捎话。“大家鼓励我认真参会履职,反映基层社情民意。”在湖北团讨论时,她表达心声:“请党中央放心,我们基层党员一定不辱使命,肩负神圣职责!”

“我的亲身感受,十九大做了很好的‘减法’与‘加法’。”郑小红介绍:“我们团的火车从武汉到北京,出发时没有迎送,抵达时没有鲜花和列队、没有红地毯;驻地仅有一条横幅,没有彩色气球和拱门;会议室没有摆放鲜花绿植;房间内没有配备一次性用品,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牙膏和拖鞋,铅笔和纸张都是环保再生材料制造的;餐食都是家常菜。”

而会议的“加法”则“加”在了内容上。“整个大会内容充实,日程安排非常紧凑,为了避免外界的干扰,驻地严禁无关人员探访,代表也不允许带手机出入大小会场。”郑小红说,参会9天,她每天全身心投入在讨论审议、交流学习中,没有看过一次电视。“会场气氛很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我们与基层代表各自交流了自己的经历,有的代表事迹特别打动人,让我深受感染,为了不影响会议进程只能偷偷走出会场抹掉眼泪。”

郑小红感慨地说:“十九大从里到外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把八项规定落在了实处。”


鼓舞士气:

总书记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郑小红作主题报告 通讯员张刚 陈兴华 摄


郑小红向江汉区党员干部们就自己对报告的理解作了分享:“过去五年的成就回顾体现在十个方面,未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彰显‘五个新’——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新理论、新作为。”

郑小红回忆,在习总书记用3个半小时时间作十九大报告时,全场几乎没有人走动。代表们用74次热烈掌声,表达高度赞同与真诚拥护。“3个多小时,掌声不断,而且一次比一次热烈,一次比一次持久,这说明报告讲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尤其是报告中时时刻刻都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人民’二字反复出现203次,真正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习总书记就像一个大家长,永远把家人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绝不允许家人受外来侵略者的欺负!”郑小红激动地说。

报告最后,郑小红向全区党员干部发起倡议: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神圣职责,在各自工作岗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听完郑小红的分享,江汉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亲切”、“自豪”。江汉区政协经科委主任王秋香说:“这种第一时间做的原汁原味的专题报告,贴近我们的工作实际,亲切感人,效果特别好!”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