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非,武汉市第49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从教20年,湖北省高级心理咨询师。
本学期过半,期中测试是同学们都要面对的问题。“为什么我学习那么努力,却总是考不出好成绩?”知心姐姐接到了不少这样的问题。
明明在学习上投入了很多时间,为什么学习成绩就是无法提高?本期的你问我答,知心姐姐邀请了武汉市第49中心理健康老师曹非,跟大家聊聊学习效率。
其实,“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作家刘未鹏在其代表作《暗时间》一书中提出:“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认为别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很多时候,那些在学习中不注重提升学习效率、也不愿意主动思考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人,就只能靠盲目“拼时间”的方式来感动自己了。殊不知,这其实是最低效的学习方式。
那么,该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首先,需要制定符合自己能力的学习目标。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学习目标也应该不同。只有制定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学习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需要注重保持学习五大“基础环节”的完整性。这五大基础环节分别是“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及时请教”“高效作业”和“按时复习”。五个环节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很多学生认为每天回来完成作业就算是学习了,其实这只是学习中的一环而已。会学习的学生,会自主进行课前预习,扫清学习障碍,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从而帮助自己提升第二天上课听讲的质量。在课堂中没有及时理解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作业,不仅省时省力,也起到了较好的复习作用。同时,还能将腾出来的时间投入到新的预习内容或定期的复习中去,做到学习的“良性循环”。
再次,注重科学、合理地利用高效学习时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一天中有四个高效时间段,分别是“清晨起床后”“上午八点至十点”“下午六点至八点”和“入睡前一小时”。其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时间段是记忆高峰期,中间两个是思维高峰期,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
最后,要做到劳逸结合。很多同学一味注重成绩,而不注重体育锻炼,这是极为错误的。体育锻炼能让我们身体产生促进神经兴奋的生化物质内啡肽,能够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记者黄洁莹整理)
【编辑: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