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28日讯 大人肩上扛小孩走圈,小孩穿戏服表现各种历史名人、戏曲人物,这就是传统民俗“走高”。28日下午1时30分,黄陂区王家河街长堰村龚家大湾热闹非凡,5000人围观该村传承百年的传统民俗节目“走高”,形成一年一度的“红火”场面。
在一阵鞭炮和锣鼓声中,穆桂英挂帅、西厢记等“走高”桥段一一登场,沿街表演,众人拍手叫好,场面热闹非凡。据了解,“走高”是一种起源于黄陂王家河街胜天村龚家大湾的传统民间艺术,追溯到清朝年间,它们穿越百年,世代沿袭,流传至今,不为外人知。它是通过大人肩上扛的小孩去表现,人物造型根据祭祀的内容不同,可以表现为历史名人、戏曲人物等。如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玉莲汲水、白蛇传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戏曲,小孩年龄选择5至9岁。“走高”要挑选俊秀男女孩童,精心化妆打扮后,绑在铁棍上端,下端绑在强壮男子背上。走高者在行走中,根据背上的孩童扮演的戏剧故事及人物,配合锣鼓点,迈出各种舞蹈步伐,使孩童摇摆表演。这种艺术形式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祈盼。目前,“走高”正在申报黄陂区非遗项目。
(记者王晶 通讯员邱舒 王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