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武汉市武昌医院:不断提升居民就医体验感

2019-06-12 12:15 长江日报  

呼吸治疗杂志主编、美国麻省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Dean Hess博士,来到武汉市武昌医院呼吸内科进行指导

伴随着武汉城市的不断发展,武汉市武昌医院几代人筚路蓝缕奋力拼搏,完成了转制的华丽转身。从房屋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设备只有一台显微镜、一张简易手术台和简单手术器械的小诊所,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编制床位1000张、15个省市级重点专科,学科齐全、技术精湛的三级综合性医院。

历史风云催岁月,星移斗转数十年。经过70年的发展,武汉市武昌医院不断成长壮大,深耕内涵,提升实力,技术辐射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挂牌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暨第八临床学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联体单位、北京宣武医院卒中专科联盟、武汉市高级卒中中心、湖北省急救地图推荐医院、国家老年医学心脑血管病联盟基地、湖北省脑血管病急重症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临床基地等,通过专家资源下沉、远程诊疗、双向转诊等,实现了三级优质医疗服务区域同质化。

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

是关爱

医院积极倡导“仁”“家”等文化,“视患为亲”的家风温润在角角落落,让每一次医疗服务都带着生命的温度。

倡导精细化服务。为了改善住院病房及就医环境,腾出院内紧张的停车场供患者使用;对使用在患者身上的新技术进行伦理审查;通过病员座谈会和就医体验,优化门诊服务流程,缩短病患候诊时间;实施医疗设备、药品、卫生材料内控管理,取缔部分费用高、疗效不确切的辅助用药及中成药,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充分利用健康武汉APP,通过居民电子健康卡“一卡通”,实现智能导诊、预约挂号、在线候诊提醒、移动支付和诊疗档案查询等便捷服务。对双向转诊的患者全程陪同,省去办理入院的繁琐流程;对社区上转的贫困患者的自付部分医疗费用实行适当减免。

设立志愿者服务岗,为门诊患者提供免费茶水和纸杯,并为患者提供金牌导诊师导诊;体检中心为体检患者提供免费早餐;住院病区免费为患者提供微波炉、针线、老花镜等“爱心”便民箱;老年科开展无铃声病房、无陪护病房等特色服务;重症医学科引入台湾“舒缓医疗”服务模式,为弥留之际的患者准备临终关怀病房等,医疗行为在市武昌医院变得更有温情。

医院还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入院前及出院后,形成“入院前——住院中——出院后”的护理服务链。护士上门为患者更换尿管、胃管,指导压疮慢性伤口护理,大大方便了患者。医护人员的付出赢得了患者的口碑,许多患者千里迢迢再次来院,只为找到自己信任的医生;康复出院的患者悄悄为医生送来生日蛋糕以示感谢。

2019年,在落实精准扶贫中,市武昌医院承担了国家卫健委公益项目“健康快车武汉光明行”活动,免费为武汉千名白内障患者复明。

为病患提供

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70年来,市武昌医院惠民生,谋突破,始终秉承公立医院公益性,做百姓忠诚的健康卫士,为病患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持续推进内涵建设,着力实现内生动能新提升。遵循《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和国家、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必备技术”, “强技术”“实内涵”“抓能力”“ 补短板”,大力发展各临床医技科室关键技术,提升急、危重症和重大疑难疾病的诊疗能力,加强特色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保持医院持续快速发展。

打造“三个中心”

建设重点专科专病群

积极打造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和创伤中心,集院前急救、院内救治与重症监护、早期康复为一体,充分整合各学科最优质的技术力量,大大缩短患者从入院到检查、手术的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2018年,医院成功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认证,有力增强了区域协同救治能力。

依托省、市重点专科,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形成精神心理诊疗中心、介入诊疗中心、康复中心、内镜诊疗中心、区域检验中心等专科(专病)群,鼓励各科室全面对接国内强势专科,切实增强重点专科区域辐射能力。

落实分级诊疗

打造“1+1+N”医联体服务模式

医院构筑纵向医联体模式,对上有省级医疗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对下与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形成省、市、区“1+1+N”三级医疗联合体服务模式。

作为三级模式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中枢,市武昌医院聘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专家来院坐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同时,通过医疗专家下沉,解决社区无法解决的疑难重症,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落实双向转诊中,医院为病人开设了“绿色通道”,利用“滴滴专车”护送转诊,提供全程无缝服务,辖区居民就近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就医满意度稳步提升。通过“医院搭平台、科室结对子、医生交朋友”的方式,充分利用好省级医院的优势资源,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实现上、中、下三个层级的无缝对接,打造医联体建设中的“武昌模式”。

深入实施“三个+”工程

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高效推进“中医+”“康复+”“健康管理+”等“三个+”工程,创建国家综合性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推进“双一流”运动康复医学中心建设,以体医结合研究中心和中医体质辨识助力健康管理+,切实增强预防、治疗、康复、养生全链条一体化服务能力,建设“医德好、服务好、质量好,人民满意“的医院,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

院长访谈

致力打造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

武汉市武昌医院副院长 黄国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医疗卫生在保障全民健康需求中,迎来了飞速发展。武汉市武昌医院作为一家有着107年文化底蕴的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始终坚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上善若水、润泽生命”的服务宗旨和理念,秉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做百姓忠诚的健康卫士。

医院以党建为统领,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扎实推进内生动能提升建设、专科品牌建设、医教研协同建设,稳中求进实现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

我们积极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从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到提高服务质量、关爱贫困家庭、提升患者满意度,医院在卫生健康行业中的良好形象不断提升。

医院积极推进分级诊疗的落实。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远程会诊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健康管理系统,实现了社区至医院,医院至北京、上海名院的上通下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最顶级医疗机构的优质资源。

我们以打造“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引进JCI国际认证理念,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与医疗流程,持续改进和提升医疗质量,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温馨的医疗服务,让患者的获得感持续增加。

走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已描绘出医药卫生改革发展的前行方向,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了满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我们的医疗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撰文 刘璇 崔毅)

呼吸治疗杂志主编、美国麻省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Dean Hess博士,来到武汉市武昌医院呼吸内科进行指导

伴随着武汉城市的不断发展,武汉市武昌医院几代人筚路蓝缕奋力拼搏,完成了转制的华丽转身。从房屋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设备只有一台显微镜、一张简易手术台和简单手术器械的小诊所,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编制床位1000张、15个省市级重点专科,学科齐全、技术精湛的三级综合性医院。

历史风云催岁月,星移斗转数十年。经过70年的发展,武汉市武昌医院不断成长壮大,深耕内涵,提升实力,技术辐射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挂牌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暨第八临床学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联体单位、北京宣武医院卒中专科联盟、武汉市高级卒中中心、湖北省急救地图推荐医院、国家老年医学心脑血管病联盟基地、湖北省脑血管病急重症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临床基地等,通过专家资源下沉、远程诊疗、双向转诊等,实现了三级优质医疗服务区域同质化。

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

是关爱

医院积极倡导“仁”“家”等文化,“视患为亲”的家风温润在角角落落,让每一次医疗服务都带着生命的温度。

倡导精细化服务。为了改善住院病房及就医环境,腾出院内紧张的停车场供患者使用;对使用在患者身上的新技术进行伦理审查;通过病员座谈会和就医体验,优化门诊服务流程,缩短病患候诊时间;实施医疗设备、药品、卫生材料内控管理,取缔部分费用高、疗效不确切的辅助用药及中成药,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充分利用健康武汉APP,通过居民电子健康卡“一卡通”,实现智能导诊、预约挂号、在线候诊提醒、移动支付和诊疗档案查询等便捷服务。对双向转诊的患者全程陪同,省去办理入院的繁琐流程;对社区上转的贫困患者的自付部分医疗费用实行适当减免。

设立志愿者服务岗,为门诊患者提供免费茶水和纸杯,并为患者提供金牌导诊师导诊;体检中心为体检患者提供免费早餐;住院病区免费为患者提供微波炉、针线、老花镜等“爱心”便民箱;老年科开展无铃声病房、无陪护病房等特色服务;重症医学科引入台湾“舒缓医疗”服务模式,为弥留之际的患者准备临终关怀病房等,医疗行为在市武昌医院变得更有温情。

医院还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入院前及出院后,形成“入院前——住院中——出院后”的护理服务链。护士上门为患者更换尿管、胃管,指导压疮慢性伤口护理,大大方便了患者。医护人员的付出赢得了患者的口碑,许多患者千里迢迢再次来院,只为找到自己信任的医生;康复出院的患者悄悄为医生送来生日蛋糕以示感谢。

2019年,在落实精准扶贫中,市武昌医院承担了国家卫健委公益项目“健康快车武汉光明行”活动,免费为武汉千名白内障患者复明。

为病患提供

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70年来,市武昌医院惠民生,谋突破,始终秉承公立医院公益性,做百姓忠诚的健康卫士,为病患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持续推进内涵建设,着力实现内生动能新提升。遵循《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和国家、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必备技术”, “强技术”“实内涵”“抓能力”“ 补短板”,大力发展各临床医技科室关键技术,提升急、危重症和重大疑难疾病的诊疗能力,加强特色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保持医院持续快速发展。

打造“三个中心”

建设重点专科专病群

积极打造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和创伤中心,集院前急救、院内救治与重症监护、早期康复为一体,充分整合各学科最优质的技术力量,大大缩短患者从入院到检查、手术的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2018年,医院成功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认证,有力增强了区域协同救治能力。

依托省、市重点专科,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形成精神心理诊疗中心、介入诊疗中心、康复中心、内镜诊疗中心、区域检验中心等专科(专病)群,鼓励各科室全面对接国内强势专科,切实增强重点专科区域辐射能力。

落实分级诊疗

打造“1+1+N”医联体服务模式

医院构筑纵向医联体模式,对上有省级医疗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对下与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形成省、市、区“1+1+N”三级医疗联合体服务模式。

作为三级模式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中枢,市武昌医院聘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专家来院坐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同时,通过医疗专家下沉,解决社区无法解决的疑难重症,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落实双向转诊中,医院为病人开设了“绿色通道”,利用“滴滴专车”护送转诊,提供全程无缝服务,辖区居民就近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就医满意度稳步提升。通过“医院搭平台、科室结对子、医生交朋友”的方式,充分利用好省级医院的优势资源,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实现上、中、下三个层级的无缝对接,打造医联体建设中的“武昌模式”。

深入实施“三个+”工程

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高效推进“中医+”“康复+”“健康管理+”等“三个+”工程,创建国家综合性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推进“双一流”运动康复医学中心建设,以体医结合研究中心和中医体质辨识助力健康管理+,切实增强预防、治疗、康复、养生全链条一体化服务能力,建设“医德好、服务好、质量好,人民满意“的医院,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

院长访谈

致力打造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

武汉市武昌医院副院长 黄国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医疗卫生在保障全民健康需求中,迎来了飞速发展。武汉市武昌医院作为一家有着107年文化底蕴的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始终坚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上善若水、润泽生命”的服务宗旨和理念,秉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做百姓忠诚的健康卫士。

医院以党建为统领,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扎实推进内生动能提升建设、专科品牌建设、医教研协同建设,稳中求进实现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

我们积极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从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到提高服务质量、关爱贫困家庭、提升患者满意度,医院在卫生健康行业中的良好形象不断提升。

医院积极推进分级诊疗的落实。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远程会诊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健康管理系统,实现了社区至医院,医院至北京、上海名院的上通下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最顶级医疗机构的优质资源。

我们以打造“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引进JCI国际认证理念,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与医疗流程,持续改进和提升医疗质量,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温馨的医疗服务,让患者的获得感持续增加。

走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已描绘出医药卫生改革发展的前行方向,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了满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我们的医疗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撰文 刘璇 崔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