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0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刘禹)暑期来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正畸门诊迎来就诊高峰。口腔科主任彭友俭教授提醒,暑假是破除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干预牙颌面畸形的“关键窗口期”,早期识别并干预口腔不良习惯,可有效避免约70%的牙颌面畸形发生。
诊室中,8岁女孩雯雯(化名)的病例颇具警示意义。雯雯长期口呼吸,导致龅牙、上唇外翻、小下巴等典型下颌后缩面容。更引人注目的是,她还同时存在咬唇和咬指甲的不良习惯。彭友俭提醒,此类习惯一旦叠加形成恶性循环,危害远超想象。儿童若因鼻炎或腺样体肥大导致口呼吸,持续气流冲击可引发上颌前突和下颌后缩。为适应错位牙齿,孩子会不自觉地咬唇而加重畸形;咬指甲则往往是紧张情绪的表现。
口腔畸形远非面容问题。长期呼吸道不畅所致的慢性缺氧,可能损害儿童大脑发育,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影响智力发育。唇部深凹齿痕、指甲短秃伴甲床损伤等体征,正是家长应警惕的信号。
彭友俭介绍,儿童颌骨在发育早期可塑性极强,7至9岁堪称矫正的黄金年龄。针对雯雯的复杂病情,医院MDT诊疗团队制定了“双线并进”方案:耳鼻咽喉科手术解决鼻炎及腺样体肥大,消除口呼吸根源;口腔科同步定制功能矫治器,前导下颌、内收上颌,辅以唇肌训练,破除不良习惯。
家长可居家自查:孩子熟睡时,撕细纸条悬于口前,若飘动提示口呼吸;观察进食是否有偏侧咀嚼引发的大小脸;下唇深凹齿痕、指甲短秃多为咬唇或咬指所致;吐词不清或下牙牙缝常伴随吐舌习惯。
“暑期孩子在家时间长,利于适应矫治器,复诊时间也灵活。”彭友俭教授呼吁家长务必抓住宝贵窗口期,如发现警示信号,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正畸医生的帮助,为孩子的颜值与健康发育保驾护航。
【编辑:余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