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30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谢雪娇)同济名医即将拥有“数字分身”!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启动“数字名医”合作计划。该院党委书记唐洲平透露,未来一年内,医院将打造超百个同济“数字名医”,让同济名医的智慧突破时空限制,惠及更多患者。
同济胸外科付向宁教授的“数字分身”将于近期上线同济互联网医院。
该院胸外科付向宁教授是第一位拥有“AI数字分身”的名医,他的“数字分身”将于近期在同济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预计每年可为超过10万名患者提供术后随访管理服务。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数字名医”项目并非简单的聊天机器人,而是运用大模型、数字人、智能体等前沿技术“复刻”名医,将专家经验转化为普惠工具,让更多患者享受规范化诊疗。如付向宁的“AI数字分身”,背后的大模型数据来源于团队20年来积累的超10万份病历、手术资料和国内外诊疗指南,能够秒级分析患者病情,给出精准诊疗建议。
“数字人技术可以复刻付教授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音特征。”据同济医院相关技术人员介绍,患者在线咨询时,可感受到类似与专家真人视频电话时的沟通体验。智能体技术则在患者上传检查报告后,自动整合该患者院内既往就诊电子病历并提取关键信息,快速生成结构化病史摘要,减少重复沟通时间。
“数字名医”上线后,患者可通过“掌上同济”客户端选择该医生预约挂号或线上问诊,系统自动匹配该医生“AI数字分身”,生成初步建议。对于复诊患者,上传复诊资料后,AI会初步分析并给出诊疗建议,如“建议定期复查”或“暂无异常”。若检测到患者指标异常,AI会主动提示“建议线下就诊”。
为保证医疗安全,“数字名医”仅承担复诊咨询与建议生成,最终诊断、治疗等关键环节仍由医疗团队真人审核确认。此外,“数字名医”还可为医联体机构提供远程协诊服务,医联体机构医生可通过“e联同济”平台上传疑难病例资料获取“数字名医”团队的诊疗建议。
【编辑:余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