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日薪8000元!机器人走秀成了一门生意,这个风口该不该跟?

©原创 2025-03-19 12:04

踏步、急行、跳跃、作揖……3月15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一楼2025武汉童书展上最东侧的一个展台前,2台宇树机器狗“卖力”地为雇主招揽顾客。

这2台机器狗属于武汉一家公司,这是他们第一次“出门打工”。与之遥遥相对的是最西侧的一个展台前,1台宇树机器人正“带着”2台机器狗走秀,它们来自长沙,已经是“资深模特”。

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身穿大花棉袄的宇树机器人登台扭秧歌、转手绢,红遍大江南北。有人看到其中商机,“日薪8000元”,出租机器人现在成了一门炙手可热的生意。

一天接几十个咨询电话

今年2月下旬,武汉木兰风光会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亮几经斟酌,以单价1.8万元下单了4台宇树机器狗。他说:“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我想借此提升公司竞争力。”

同期,湖南长沙从事豪车租赁生意的“小雷哥”,通过一条宇树G1机器人的开箱测试视频,引来千万流量。

机器人日租金8000元起步的价格,也挡不住汹涌而来的订单。“小雷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太忙了,一天接几十个咨询电话,订单排到4月份,最远的客户来自新疆和内蒙古。”

“小雷哥”(左一)操作机器人与观众互动。长江日报记者 孙笑天 摄

3月10日,王亮收到了订购的4台机器狗。经过几天的熟悉后,这些机器狗开始接单了,第一单来自2025武汉童书展的一个参展商。

王亮根据客户需求,每台机器狗每天的租赁价格为1500元到2000元。他预计,15场活动可以回本。

15日上午,记者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看到,王亮的同事用遥控器操作两台机器狗,展示行走、跳跃等动作,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当天,有参展商向王亮咨询租赁事宜。一位参展商工作人员介绍,租赁机器狗引流,算是“尝鲜”,以往会聘请模特或角色扮演者引流,每人每天的价格500元到1000元。

王亮的机器狗引来孩子互动。长江日报记者 孙笑天 摄

巧合的是,“小雷哥”这天也接了一个参展商的订单,他驱车4个小时从长沙赶来武汉。展台前,“小雷哥”娴熟地操作机器人挥手与观众互动,密密麻麻的人群跟着机器人有些僵硬的脚步围绕展台转圈。

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浏览咨询发现,机器人租赁业务近日火爆,商家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每台单日租金价格不等。

后悔当初没有多订购2台

去年10月起,位于东湖高新区的峰客(武汉)科技公司陆续订购了3台宇树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这是一家主要研发各类智能移动机器人、售货柜等智能硬件产品的公司。

今年1月,峰客(武汉)科技公司新增了机器人租赁业务,为企业宣传、舞台表演、教育培训等提供服务。租赁者多是商场、景区、培训机构、学校等,也有企业租赁用来拍摄宣传片或直播。

峰客(武汉)科技公司负责人陈警介绍,目前,开展机器人租赁业务的还不多,武汉甚至是个位数,大家全国接单,根据不同城市、使用场景、时长、客户需求定价。

陈警透露,每台机器人每天的租赁价格在8000元左右,北上广深等城市定价稍高,在1万元左右。如果客户需要定制化内容,额外有1000元到3000元的费用。但也有部分商家为引流故意标低价格。

陈警称,他曾接到来自香港的订单,但因路程和通关等原因放弃。

陈警介绍,在春晚之前,购买宇树机器人主要是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公司,大家买来进行二次开发,用于科研、技术验证、工业或特殊场景。春晚之后,一些“行外人”涌入租赁市场。

活动现场,机器人、机器狗引来市民围观。长江日报记者 孙笑天 摄

“小雷哥”告诉记者,他又订购了2台机器人,其中1台是深圳众擎的机器人,能做前空翻。“我加价4万元订购,但还不知何时到货。”

去年12月,“小雷哥”花31.9万元订购的这台宇树机器人,按目前的订单量,两个月就可以回本,他后悔当初没有多订购2台。

“目前,全国有约上百个团队做机器人租赁业务,未来市场竞争会变得激烈。”“小雷哥”说。

面对纷至沓来的客户咨询,王亮也准备再订购1台宇树机器人。目前,他所顾虑的是长达2个月的供货周期。

机器人租赁热能火多久?

“能不能帮忙带娃?”“能不能遛狗?”“能不能取快递?”……2025武汉图书展现场,面对观众的好奇,“小雷哥”多少有些无奈:统统不能。

“它像一个2岁的孩子,只会挥手、握手、走路、起立、下蹲,我给它起名叫‘笨笨’。”“小雷哥”说。

“小雷哥”在活动现场操作机器人演示。长江日报记者 孙笑天 摄

同样,在王亮的机器狗面前,想要跟“狗狗”互动的孩子们最终有些失望,狗狗只能根据操作员的遥控做动作。

“市面上用于租赁的机器人多是消费级,不支持二次开发,仅支持行走、挥手、握手几个动作,更像个大玩具。”陈警说。

作为专业人士,陈警的团队正在训练机器人学习“科目三”舞蹈,预计半个月后即可练成。

陈警认为,做租赁业务同样需要研发能力,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开发,经过开发训练的机器人可以实现园区安保巡逻、迎宾导览、产品讲解等功能,可以应用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

在陈警看来,如果没有开发能力,机器人仅靠出厂自带动作,只能是“吉祥物”,待产能增加、市场保有量增加后,很难保持竞争力。他提醒:“入行需谨慎。”

武汉力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全周持有同样观点。他在2022年就开展了交互式机器人租赁业务。

“租赁市场火爆,提升了机器人的曝光率、消费者的兴趣、对产业发展有促进,但随着产品普及,租赁市场会下滑,而开发机器人更多动作和功能需要专业团队,有相当的技术门槛。”黄全周说。

王亮从事会议服务行业10多年,在飞艇、智能平衡车火爆时,也曾“入局”。他说:“行业内,每个‘产品’的热度都是周期性的。目前,人们对机器人充满好奇,渴望与机器人互动、合影,但如果保持现状,热度终会消散,租赁的市场需求可能会有2年。”

“小雷哥”也在做长远打算。他准备开展机器人操作培训业务,未来还可能开一家“机器人4S店”。他的“笨笨”因持续高强度的工作,已经伤痕累累。

在张家界景区的一场活动中,“笨笨”四脚朝天摔倒在油菜花田里,胸部外壳摔裂,因档期已排满,它只能带伤工作。

(长江日报记者孙笑天)

【编辑:王戎飞】

踏步、急行、跳跃、作揖……3月15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一楼2025武汉童书展上最东侧的一个展台前,2台宇树机器狗“卖力”地为雇主招揽顾客。

这2台机器狗属于武汉一家公司,这是他们第一次“出门打工”。与之遥遥相对的是最西侧的一个展台前,1台宇树机器人正“带着”2台机器狗走秀,它们来自长沙,已经是“资深模特”。

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身穿大花棉袄的宇树机器人登台扭秧歌、转手绢,红遍大江南北。有人看到其中商机,“日薪8000元”,出租机器人现在成了一门炙手可热的生意。

一天接几十个咨询电话

今年2月下旬,武汉木兰风光会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亮几经斟酌,以单价1.8万元下单了4台宇树机器狗。他说:“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我想借此提升公司竞争力。”

同期,湖南长沙从事豪车租赁生意的“小雷哥”,通过一条宇树G1机器人的开箱测试视频,引来千万流量。

机器人日租金8000元起步的价格,也挡不住汹涌而来的订单。“小雷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太忙了,一天接几十个咨询电话,订单排到4月份,最远的客户来自新疆和内蒙古。”

“小雷哥”(左一)操作机器人与观众互动。长江日报记者 孙笑天 摄

3月10日,王亮收到了订购的4台机器狗。经过几天的熟悉后,这些机器狗开始接单了,第一单来自2025武汉童书展的一个参展商。

王亮根据客户需求,每台机器狗每天的租赁价格为1500元到2000元。他预计,15场活动可以回本。

15日上午,记者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看到,王亮的同事用遥控器操作两台机器狗,展示行走、跳跃等动作,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当天,有参展商向王亮咨询租赁事宜。一位参展商工作人员介绍,租赁机器狗引流,算是“尝鲜”,以往会聘请模特或角色扮演者引流,每人每天的价格500元到1000元。

王亮的机器狗引来孩子互动。长江日报记者 孙笑天 摄

巧合的是,“小雷哥”这天也接了一个参展商的订单,他驱车4个小时从长沙赶来武汉。展台前,“小雷哥”娴熟地操作机器人挥手与观众互动,密密麻麻的人群跟着机器人有些僵硬的脚步围绕展台转圈。

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浏览咨询发现,机器人租赁业务近日火爆,商家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每台单日租金价格不等。

后悔当初没有多订购2台

去年10月起,位于东湖高新区的峰客(武汉)科技公司陆续订购了3台宇树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这是一家主要研发各类智能移动机器人、售货柜等智能硬件产品的公司。

今年1月,峰客(武汉)科技公司新增了机器人租赁业务,为企业宣传、舞台表演、教育培训等提供服务。租赁者多是商场、景区、培训机构、学校等,也有企业租赁用来拍摄宣传片或直播。

峰客(武汉)科技公司负责人陈警介绍,目前,开展机器人租赁业务的还不多,武汉甚至是个位数,大家全国接单,根据不同城市、使用场景、时长、客户需求定价。

陈警透露,每台机器人每天的租赁价格在8000元左右,北上广深等城市定价稍高,在1万元左右。如果客户需要定制化内容,额外有1000元到3000元的费用。但也有部分商家为引流故意标低价格。

陈警称,他曾接到来自香港的订单,但因路程和通关等原因放弃。

陈警介绍,在春晚之前,购买宇树机器人主要是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公司,大家买来进行二次开发,用于科研、技术验证、工业或特殊场景。春晚之后,一些“行外人”涌入租赁市场。

活动现场,机器人、机器狗引来市民围观。长江日报记者 孙笑天 摄

“小雷哥”告诉记者,他又订购了2台机器人,其中1台是深圳众擎的机器人,能做前空翻。“我加价4万元订购,但还不知何时到货。”

去年12月,“小雷哥”花31.9万元订购的这台宇树机器人,按目前的订单量,两个月就可以回本,他后悔当初没有多订购2台。

“目前,全国有约上百个团队做机器人租赁业务,未来市场竞争会变得激烈。”“小雷哥”说。

面对纷至沓来的客户咨询,王亮也准备再订购1台宇树机器人。目前,他所顾虑的是长达2个月的供货周期。

机器人租赁热能火多久?

“能不能帮忙带娃?”“能不能遛狗?”“能不能取快递?”……2025武汉图书展现场,面对观众的好奇,“小雷哥”多少有些无奈:统统不能。

“它像一个2岁的孩子,只会挥手、握手、走路、起立、下蹲,我给它起名叫‘笨笨’。”“小雷哥”说。

“小雷哥”在活动现场操作机器人演示。长江日报记者 孙笑天 摄

同样,在王亮的机器狗面前,想要跟“狗狗”互动的孩子们最终有些失望,狗狗只能根据操作员的遥控做动作。

“市面上用于租赁的机器人多是消费级,不支持二次开发,仅支持行走、挥手、握手几个动作,更像个大玩具。”陈警说。

作为专业人士,陈警的团队正在训练机器人学习“科目三”舞蹈,预计半个月后即可练成。

陈警认为,做租赁业务同样需要研发能力,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开发,经过开发训练的机器人可以实现园区安保巡逻、迎宾导览、产品讲解等功能,可以应用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

在陈警看来,如果没有开发能力,机器人仅靠出厂自带动作,只能是“吉祥物”,待产能增加、市场保有量增加后,很难保持竞争力。他提醒:“入行需谨慎。”

武汉力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全周持有同样观点。他在2022年就开展了交互式机器人租赁业务。

“租赁市场火爆,提升了机器人的曝光率、消费者的兴趣、对产业发展有促进,但随着产品普及,租赁市场会下滑,而开发机器人更多动作和功能需要专业团队,有相当的技术门槛。”黄全周说。

王亮从事会议服务行业10多年,在飞艇、智能平衡车火爆时,也曾“入局”。他说:“行业内,每个‘产品’的热度都是周期性的。目前,人们对机器人充满好奇,渴望与机器人互动、合影,但如果保持现状,热度终会消散,租赁的市场需求可能会有2年。”

“小雷哥”也在做长远打算。他准备开展机器人操作培训业务,未来还可能开一家“机器人4S店”。他的“笨笨”因持续高强度的工作,已经伤痕累累。

在张家界景区的一场活动中,“笨笨”四脚朝天摔倒在油菜花田里,胸部外壳摔裂,因档期已排满,它只能带伤工作。

(长江日报记者孙笑天)

【编辑:王戎飞】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