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从实验室到教学楼,他继续追逐“科技助残梦”

©原创 2025-05-30 21:10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30日讯(记者刘晨玮 实习生王昱麟)30日一早,武汉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袁鑫和往常一样,来到实验室和研究生对论文再次进行修改。

袁鑫在湖北省“自强不息”宣讲进高校活动中进行宣讲。记者刘晨玮  摄

一天前,袁鑫来到湖北中医药大学,参加湖北省“自强不息”宣讲进高校活动,宣讲中,他说出“命运的程序里,我敲下‘不由天’的代码”这句话,让在场学生深深动容。

今年5月16日,袁鑫作为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称号的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登台接受表彰。回到武汉已有半月,他继续在实验室和教学楼间奔忙,还在周末赶到广东参加学术会议。最近,又完成了本科毕业生答辩工作。

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人工智能与无障碍技术》,他告诉记者,这与正在攻关的课题相关。课题目标是通过AI算法帮助视障者用语音“阅读”文字,让听障者的手语可实时转化为文字。

3岁时,袁鑫失去右臂,但他从未放弃,2014年,他考入武汉科技大学,求学的9年里,他获得70多项奖励荣誉。2023年,袁鑫留校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今年3月起,他还负责本科生两门课程的授课工作。

在他的指导下,研究生万美琪在一个项目中取得进展,即将完成第一篇学术论文。6月初,另一名研究生张智勇也打算把一篇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向外投稿。

“他们能在第一学年取得一定成果,是很不错的。”袁鑫非常肯定学生的努力。万美琪和张智勇告诉记者,做科研碰到挫折是常事,袁鑫会耐心开导学生,更会给学生提出有效建议。

袁鑫介绍,除了3月获批的一个科研项目,今年底,还有两个项目需要结题,“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实验室里一路闯关是很有趣的”。

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后,袁鑫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给自己列下四个“小目标”:在科研上,让科技成为残疾人追梦的“翅膀”;在教学中,帮助更多学生取得进步;在网络上,分享励志故事温暖大家;在实验室里,攻克更多难关。袁鑫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残疾人生活得更便利、更幸福。

【编辑:王戎飞】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30日讯(记者刘晨玮 实习生王昱麟)30日一早,武汉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袁鑫和往常一样,来到实验室和研究生对论文再次进行修改。

袁鑫在湖北省“自强不息”宣讲进高校活动中进行宣讲。记者刘晨玮  摄

一天前,袁鑫来到湖北中医药大学,参加湖北省“自强不息”宣讲进高校活动,宣讲中,他说出“命运的程序里,我敲下‘不由天’的代码”这句话,让在场学生深深动容。

今年5月16日,袁鑫作为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称号的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登台接受表彰。回到武汉已有半月,他继续在实验室和教学楼间奔忙,还在周末赶到广东参加学术会议。最近,又完成了本科毕业生答辩工作。

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人工智能与无障碍技术》,他告诉记者,这与正在攻关的课题相关。课题目标是通过AI算法帮助视障者用语音“阅读”文字,让听障者的手语可实时转化为文字。

3岁时,袁鑫失去右臂,但他从未放弃,2014年,他考入武汉科技大学,求学的9年里,他获得70多项奖励荣誉。2023年,袁鑫留校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今年3月起,他还负责本科生两门课程的授课工作。

在他的指导下,研究生万美琪在一个项目中取得进展,即将完成第一篇学术论文。6月初,另一名研究生张智勇也打算把一篇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向外投稿。

“他们能在第一学年取得一定成果,是很不错的。”袁鑫非常肯定学生的努力。万美琪和张智勇告诉记者,做科研碰到挫折是常事,袁鑫会耐心开导学生,更会给学生提出有效建议。

袁鑫介绍,除了3月获批的一个科研项目,今年底,还有两个项目需要结题,“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实验室里一路闯关是很有趣的”。

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后,袁鑫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给自己列下四个“小目标”:在科研上,让科技成为残疾人追梦的“翅膀”;在教学中,帮助更多学生取得进步;在网络上,分享励志故事温暖大家;在实验室里,攻克更多难关。袁鑫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残疾人生活得更便利、更幸福。

【编辑:王戎飞】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