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生物医药企业出海如何保护专利?专家:布局是重点

©原创 2023-04-01 21:0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日讯(记者刘克取  通讯员周丽梅)“企业‘出海’既需要关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还要避免海外侵权风险。”3月30日,“冲突与机遇——探索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与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医药专场)”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学界和业界的4位专家从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动向、高价值专利培育、海外市场风险应对以及企业创新等角度与50家医药企业代表进行分享,共话本土医药企业在出海中遭遇的实际问题及应对策略。

“冲突与机遇——探索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与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医药专场)”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新企业群雄并起,我国的传统制药行业整体处于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化的阶段。以曾经“高大上”的抗癌免疫药物为例,截至2022年底,国内已有8款PD-1和2款PD-L1国产药品获批上市,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后果是市场空间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如何破局?哥伦比亚大学法律博士、神经生物学博士吴立表示,生物医药企业“出海”势在必行。

吴立介绍,生物医药企业的“出海”模式主要分为三种:自主出海、借“船”出海、合作出海。自主出海即企业凭借自己的力量在海外开展临床研究,申报上市并开展后期的商业化销售,这种模式对于资金和研发、临床、商业团队要求很高。借“船”出海即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及知识产权许可给海外合作者,是我国药物出海最常用的模式。

吴立在演讲中。

“生物医药行业是通过专利来对话的,构建完善的专利布局是出海的基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化学部生物化学室副主任王宗岳表示,在所有的技术领域内,生物医药行业对知识产权的依存度最高。

王宗岳在演讲中。  记者刘克取 摄

当专利技术布局出现漏洞时,轻则影响交易,重则寸步难行。吴立表示,生物医药企业出海时应积极构建全球专利布局,针对海外不同的专利法实践,全面梳理可能具有专利申请价值的各主要技术点及其外围的关联技术,充分创建核心专利、支撑专利和外围专利相互组合、卡位,系统地组建严密、有效的专利保护网。

“一方面可以培育巩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与竞争对手形成有效对抗;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相关技术要点上构成反制。”王宗岳呼吁武汉生物医药企业重视专利挖掘和布局的重要战略意义。

会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詹映详细讲解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知识产权的内容和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近动向,并就AI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展开分析。  记者刘克取 摄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杨喆分享了联影医疗的产、学、研、医融合创新的成功案例,他认为专利是创新的重要抓手,并就企业如何做好创新从文化、人才、制度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杨喆表示,专利是创新的重要抓手。  记者刘克取 摄

下一步,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及时跟进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来自创新主体、高校院所、服务机构的资深专家开展主题研讨和交流分享,促进经验共享和观点碰撞,助力我市创新主体“出海”。

关注最新民生资讯,请入群——

【编辑:丁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日讯(记者刘克取  通讯员周丽梅)“企业‘出海’既需要关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还要避免海外侵权风险。”3月30日,“冲突与机遇——探索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与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医药专场)”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学界和业界的4位专家从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动向、高价值专利培育、海外市场风险应对以及企业创新等角度与50家医药企业代表进行分享,共话本土医药企业在出海中遭遇的实际问题及应对策略。

“冲突与机遇——探索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与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医药专场)”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新企业群雄并起,我国的传统制药行业整体处于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化的阶段。以曾经“高大上”的抗癌免疫药物为例,截至2022年底,国内已有8款PD-1和2款PD-L1国产药品获批上市,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后果是市场空间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如何破局?哥伦比亚大学法律博士、神经生物学博士吴立表示,生物医药企业“出海”势在必行。

吴立介绍,生物医药企业的“出海”模式主要分为三种:自主出海、借“船”出海、合作出海。自主出海即企业凭借自己的力量在海外开展临床研究,申报上市并开展后期的商业化销售,这种模式对于资金和研发、临床、商业团队要求很高。借“船”出海即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及知识产权许可给海外合作者,是我国药物出海最常用的模式。

吴立在演讲中。

“生物医药行业是通过专利来对话的,构建完善的专利布局是出海的基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化学部生物化学室副主任王宗岳表示,在所有的技术领域内,生物医药行业对知识产权的依存度最高。

王宗岳在演讲中。  记者刘克取 摄

当专利技术布局出现漏洞时,轻则影响交易,重则寸步难行。吴立表示,生物医药企业出海时应积极构建全球专利布局,针对海外不同的专利法实践,全面梳理可能具有专利申请价值的各主要技术点及其外围的关联技术,充分创建核心专利、支撑专利和外围专利相互组合、卡位,系统地组建严密、有效的专利保护网。

“一方面可以培育巩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与竞争对手形成有效对抗;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相关技术要点上构成反制。”王宗岳呼吁武汉生物医药企业重视专利挖掘和布局的重要战略意义。

会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詹映详细讲解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知识产权的内容和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近动向,并就AI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展开分析。  记者刘克取 摄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杨喆分享了联影医疗的产、学、研、医融合创新的成功案例,他认为专利是创新的重要抓手,并就企业如何做好创新从文化、人才、制度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杨喆表示,专利是创新的重要抓手。  记者刘克取 摄

下一步,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及时跟进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来自创新主体、高校院所、服务机构的资深专家开展主题研讨和交流分享,促进经验共享和观点碰撞,助力我市创新主体“出海”。

关注最新民生资讯,请入群——

【编辑:丁翾】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