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糖画、打珠子,孩子们“穿越”回父母的童年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30日讯 手绘风筝、DIY个性香囊、在民间技艺集市玩泥塑、粘糖画……在爸爸妈妈小时候生活过的场景里畅玩。这个“六一”,江岸区实验幼儿园把80后经典的儿时场景搬进幼儿园,搭配不同年代的生活用具营造浓郁的年代氛围,让和孩子一起过"六一"的爸妈们倍感亲切与惊喜。
祖孙三代在幼儿园特色主题场馆前合影
进入民间游戏场主题馆,每个游戏场地周边都围满了跃跃欲试的孩子,刚刚和孩子一起在“弹珠PK”中落败的爸爸周先生似乎并不沮丧,他说“这些儿时的游戏已经成为记忆,童年的小伙伴现在聚在一起的机会少了,但和孩子一起战斗非常开心,虽然游戏中落败了,但真真切切找到了小时候的乐趣”。
“妈妈,这个转糖是你小时候最喜欢的吗?那我以后经常买给你吃呀!”懂事的中三班小姑娘黄柠檬的一番话引得周边人哈哈大笑。纸鸢阁、曹祥泰、扎染馆等主题场馆的打造,让孩子们在动手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博大精深。
孩子们体验捏面人
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遇见·小时候”"六一"主题party旨在将传统文化进校园与我的小时候,妈妈的小时候,妈妈的妈妈的小时候绘本相融合,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穿越。在同一年代过"六一",在亲情互动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来重新感受童年的快乐,也更加珍惜给予孩子快乐童年。
武汉这所小学庆“六一”,师生都是最闪亮的星
班班出彩,人人上台,一个都不少。5月30日上午,武汉市硚口区红旗村小学开展“迎军运 唱响新时代,庆六一 红旗熠生辉”主题活动,全校800余名师生都是舞台上最闪亮的星。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30日一早,红旗村小学操场上歌声嘹亮,学生们用传统的老歌表达内心的激动。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首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不仅勾起了老师们的童年回忆,还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围观,隔着校门同唱一首歌。
“我们全班同学都上台表演了,大家都很开心。”该校二(2)班学生金玲说,班里这次表演的节目是歌舞《红星歌》,她扮演了一名小红军。虽然并不是每位同学都有舞蹈功底,但老师鼓励大家都来参与,还精心安排了不同角色,说要让每位同学都有用武之地。
熠熠生辉的不光是孩子们。活动中,红旗村小学首届校园“十佳教师”的亮相,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一次长时间欢呼。
“你们看,有我们何老师,何老师是年度教师!”看到班主任何丹走向舞台中央,六(2)班学生全体起立深情呼唤“何老师”。学生单文乐说,何老师陪他们走了六年,是大家公认的有“温度”的好老师。何老师从来不在家长面前“告状”,总是跟家长分享他们进步的快乐。老师常说:“你们成长,我就欣慰。你们快乐,我就幸福。”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也属于每一位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教育人。”红旗村小学校长段敏说,该校坚守了30年环保特色,先后四次被评为国际生态学校,也是首批全国生态道德教育示范校。这些荣誉离不开一批师德高尚、教学精湛的好老师。为进一步弘扬教书育人、敬业奉献的高尚品德,充分激发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决定在全校在岗教师中评选首届校园“十佳教师”。今年4月—5月,在全校师生中发起心中的“十佳教师”海选,并通过网络投票产生了包括年度教师、实力教师、魅力教师、活力教师、潜力教师等10位优秀教师代表。
不拼体力拼脑力,武汉小学校园里开起“智力运动会”
同样是比速度,但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手疾脑快”。30日上午,江岸区光华路小学首次举办“智力运动会”,全校学生通过七巧板、华容道、数字魔方等益智游戏开展脑力比拼。
魔方接力赛。通讯员潘虹 摄
上午9:30,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光华路小学设计的智力运动会按年级分为6个项目,分别是一年级“极速七巧板”、二年级“跳跃六宫数独”、三年级“激情四巧板”、四年级“数字华容道”,以及五年级“膨胀正方形”和六年级“梦幻魔方”。最为激烈的是五六年级两组比赛。五年级“膨胀正方形”比赛中,学生们两人一组,既要配合步伐,又要手脑并用,用15个不规则图形摆拼出大小不一的规则正方形。六年级比赛项目“灵动魔方接力赛”则是每个班分配5个异形魔方,各班派出的选手依次出场,快速旋转魔方,通过接力的方式完成挑战。
学校首次举办“智力运动会”,也吸引了近百名家长现场观战。他们有的不停给孩子加油,有的拿出手机录下比赛视频,还有人干脆借来魔方自己尝试。不少家长感叹说:“别看魔方不大,玩起来还真不容易。这些孩子个个都是‘最强大脑’。”
数字华容道比赛 。通讯员潘虹 摄
“智力运动会会成为每一个孩子不同于课堂的数学课程体验。”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叶显发表示,光华路小学通过创新运动会形式,融数学与体育活动为一体,通过数学游戏化、游戏人格化的精巧设计,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更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研究数学。
这份“清凉”的礼物,让不少家长直呼“暖心”
“被各界关注,让我们心里很温暖。”5月30日上午,武汉市教育局、市妇女事业发展促进会庆“六一”慰问活动,走进武汉市江岸区三眼桥小学,为学生们送去10台空调。这份“清凉”的礼物,让不少家长直呼“暖心”。
学生表演《梨花颂》选段
“孩子们朝气蓬勃又多才多艺。”对于这份特别的“六一”礼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感谢,令大家惊喜。在学校的多功能厅里,《中国少年说》《梨花颂》《岳母刺字》等一出出“好戏”轮番上演,学生们专业的服装、敬业的表演,让现场掌声不断。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家长不停地用手机记录着学生们的精彩瞬间,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己是学校家委会宣传部一员,要将今天的活动向全校宣传。这位家长是黑龙江人,妻子是湖北人,孩子6岁前都在黑龙江,夫妻俩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把孩子接到武汉来读书。作为随迁子女家长,他说:“今天这份‘礼物’不仅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更代表的是各部门对孩子的关心关注,挺让人暖心。”
目前,武汉市随迁子女在汉就读学生达14万,武汉市江岸区三眼桥小学是武汉市首批指定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开放的学校。校长杜丽虹介绍,近千名学生中95%都是随迁子女,学校将用爱的教育为他们构筑起温暖的家园,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六一”前夕,建设者们给孩子上“梦想”主题英语课
通讯员 罗超群 祝琼 摄
“六一”前夕,中建三局二公司“蓝精灵”志愿者走进咸宁市第七小学,给该校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公开课,孩子们围绕梦想展开讨论,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
该公司还向学校捐赠价值6万元的“微图书馆”,用于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丰富校园师生的课外读物。咸宁市第七小学现有学生917人,其中留守儿童70人,贫困生50余人。
皮影、戏曲、中西乐器演奏样样惊艳,光谷学生社团交出亮眼“成绩单”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30日讯 30日,“争做光谷新时代好少年”东湖高新区“六一”庆祝大会暨学生社团展演活动隆重举行。整个会场化作了一个超大型的“社团游园会”,跳芭蕾、演皮影、唱戏曲、吹陶笛,还有学校的社团进行了环保时装表演秀……精致绚丽的舞台上,学生们尽情展示风采,挥洒自信,用精彩纷呈的展演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本次学生社团展演活动现场,甄选出的12个优秀节目依次登台亮相,颂祖国、秀环保、奏民乐、展传统等丰富题材,舞蹈、合唱、器乐、课本剧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了东湖高新区学生爱党爱国、健康幸福、快乐成长、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众多社团中,光谷十五小的皮影社团颇为引人注目,表演的皮影戏《龙宫借宝》在现场引发多次喝彩。《龙宫借宝》讲的是孙悟空得到金箍棒的故事,节目中孩子们还呈现了悟空与众多兵将打斗的激烈场景,精彩异常。除了操控皮影,孩子们还加入了绘声绘色的配音、现代元素的舞蹈等。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这出《龙宫借宝》曾荣获全国第二届少儿皮影传习成果展演金奖。
东湖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共有学生社团600多个,学生参与率高达80%,其中不少学校实现了100%的学生参与率。学生社团涵盖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和实践活动等,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呈现出“百花齐放满园春,百团大战竞风流”的繁荣局面。 (记者向洁 邓小龙 舒筱 杨枫 通讯员庞晓颖 曹斌 乐钢 潘虹 邹永宁 罗超群 祝琼 蓝秋香 胡静)
【编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