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 供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25日讯(记者王震)5月25日,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内琴声悠扬,“2019韩·中钢琴声乐大赛”湖北赛区比赛在此举行。每个周末,这里都会举行与钢琴相结合的文化艺术活动。
工学博士办起全国最大钢琴博物馆
2014年8月,学地质出身的工学博士贺立军在武汉琴台大剧院一楼,开了一家全国最大的钢琴博物馆。
贺立军旅美期间做的是矿业投资咨询,他想给女儿买台钢琴,无意间遇上一台古董钢琴。他见卖家保留着1911年买琴的收据,当即买下。“古董钢琴每件都是纯手工打造,既是乐器又是家具,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从此,他迷上了古董钢琴收藏,开着卡车横穿美国,四处寻找。2013年回国时,他将80多台古董钢琴用集装箱海运回汉。此后,他每年飞欧美淘琴,或委托当地机构代为收藏。
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 供图
目前,该馆有约2300平方米的展厅,收藏着18世纪至20世纪的古董钢琴有300多台,光是被誉为“钢琴之王”的施坦威品牌钢琴就有70台。施坦威钢琴用材讲究,而该馆拥有全国私人收藏最多的施坦威钢琴,包括100周年纪念款、美国贵族公主琴及彩绘琴等。
该馆还收藏有其他珍贵钢琴,如鲍德温品牌推出的中国风青花瓷钢琴,引进当时最先进的自动演奏系统。查克林公司1887年制造的9尺演奏琴,琴身全部由黄花梨制作,琴键由白玉制成。
精心修复,古董钢琴焕发新生
众多钢琴中,作为钢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台1865年的9尺施坦威黄金音乐大钢琴。据施坦威官方记载,这台编号10014的钢琴,是美国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家族花50斤黄金定制,作为小女儿陪嫁礼物,也是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钢琴。后来,这台钢琴被捐给一所教堂。
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 供图
贺立军说,这种表面鎏金艺术钢琴,施坦威公司历史上只生产了5台,这是最大的一台。他看到一些资料中提到这台琴,苦苦打听一年,辗转美国好几个州,最终在一座老剧院的地下室找到它,将其运回武汉。
随后,他与欧美专业公司联合设立全球古董钢琴修复技术中心(中国武汉),引进最新钢琴重建技术及专用设备,并专门去纽约施坦威总部请来高级技师。中外技师花了6个多月时间,用了近3万片金箔,将其性能几乎恢复到出厂状态,让这台百年名琴再次焕发生机。
现在,该中心每年修复的古董钢琴达50至80台。除了国内的客户外,还有不少欧美客户,即将有60台意大利钢琴送来修复。
活动多多,探索非国有博物馆运营模式
作为非国有的博物馆,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几千万的投资由贺立军个人投入,同时每年约200万元的运行开支,也需要他自筹。“非国有博物馆运营确实很艰难。”他说,尽管有门票收入及政府补贴,但也不够维持博物馆的运转。如何活下来,成了贺立军考虑的首要问题。几年来,他也努力探索博物馆的良性运营模式,不断开发文化产业。
在琴台钢琴博物馆,大部分钢琴被恢复到演奏级。“古董钢琴的声音浑厚、有磁性、有穿透力,仿佛打开一扇奇妙的时空之门,让人禁不住沉浸其中。”不少体验过古董钢琴弹奏的琴友,非常享受这里的艺术氛围,于是不少钢琴培训机构将他们的比赛、交流活动选择在这里举行。博物馆还和汉绣、陶瓷、雕塑、诗歌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跨界融合,推出众多新的文化项目。
目前,每年在钢琴博物馆举办的各类活动就有50至70场,还积极参与了众多公益活动。今年4月,他们受邀参加了在北京航天城举办的中国航天日庆祝活动,为庆祝活动提供了20台彩绘钢琴及一台1865年的施坦威9尺钢琴。活动中,钢琴演奏家与20名航天人及家属现场演奏了《东方红》《保卫黄河》等经典曲目,航天员刘洋、翟志刚、陈东与现场群众一起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并在央视亮相,贺立军也因此被授予“中国航天文化大使”荣誉称号。
【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