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恢复“瘫痪”委员会,搭建居民“桥梁”,描绘社区美好画卷

©原创 2017-12-28 12:23

“咱们王书记,年轻,有朝气;说话办事情,那没得说,雷厉风行,说到做到;骨子里面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韧劲。自从她来到咱们四社区以后呀,整个社区从上到下都有了生气与活力,小区和之前相比呀,也发生相当大的变化,领导班子凝聚力增强了,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也变好了,咱们老百姓呀,生活也幸福了!对于一位女同志、女领导来说,能做到这些,那真的是不容易呀!”这是常青花园第四社区居民共同的声音,这就是他们眼中的王书记——王芩。

强化组织建设构筑坚强“堡垒”

在王书记接手四社区之前,四社区工作班子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散,态度松懈,精神懈怠,缺乏凝聚力。居民当时对社区充满了失望,根本没有什么信心,一直到王书记调来,居民都还在说,“新书记来了又怎样,是位女同志,反正吧,我不看好她能带来好的改变”。失落与失望,不相信与不信任的负面情绪笼罩在整个社区,给新上任的王书记相当大的压力。但是王书记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相反,她迎难而上,直面问题,亲力亲为。

凝聚力不足,王书记立马召开工作人员会议,狠抓思想,私下里,她主动找同事聊天,做思想工作,先后组织制定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制度,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学习,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宗旨。就这样,社区班子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不仅社区班子建设的好,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也同样的好。随着王书记的到来,基层党组织网格化管理也来到了第四社区,以小区为单位成立基层党支部,把小区里面的党员凝聚起来,由社区党委统一领导。同时,制定了党组织管理制度,规范了党组织的管理,保证了党组织生活的正常有序开展,让基层党员有了一个家。一位老党员这样说到,“以前呐,在我们小区没有党组织,党组织生活,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个党员找不到依靠,心中啊,很难受,感觉心里缺少了什么,落不下心。自从小区成立了党支部,我们终于找到了依靠,终于有了一个属于我们党员的家,感受到了温暖,这颗心,也终于落下了”。后来,小区内的党员自发组建了自愿巡逻队伍,利用休息时间,定期对小区进行夜间巡逻,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小区的治安,充分发挥出了党员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深群众联系搭建心灵“桥梁”

刚到四社区的时候,遇到了各种棘手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其中一个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瘫痪”,业主委员会难以发挥其作用。“再这样下去,会越来越严重,必须马上想办法恢复业委会”。王书记亲自到该小区的业委会连续坐班一个多星期,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接触、交流。在坐班期间,王书记亲自上门入户进行走访,听取居民意见,深入了解小区情况,记满了厚厚的一本。“这都是居民的声音,这是他们的愿望,我要好好保存,然后一个一个兑现”。这是王书记对他们的承诺。针对业委会,王书记亲自督导业委会换届事项,为了提高业委会的质量,王书记优先推选党员代表,她说:“党员更加具有责任和使命,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优良品质和作用。”就这样,以党员代表组成的业委会重新成立了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运作,小区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居民也渐渐看到了希望。

烈日炎炎,顶着火辣的太阳,王书记来到各小区业委会、物业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慰问,问他们缺什么,需要什么。同时,还专门对社区内的老同志同党员进行看望,虚心听取老同志们对小区建设发展的意见,有时甚至现场办公,现场解决。“说句心里话,当初我真的不看好,但是,当我看到社区、小区的一点点变化,我就看到了希望。今后王书记的各项工作,我们都会大力支持”。这是居民的承诺。

“群众的事是大事,只要深入群众,搭建起与群众之间心灵的‘桥梁’,一心围绕群众办事情,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呢!”这是王芩书记最根本的工作方法。

践行“党员常青”感染身边群众

“我都一把年纪了,过点舒舒服服的日子那不挺好的,谁想往自己身上揽事儿呢”,这位来自东北,现年68岁的网格支部书记薛景萍这样说道,“每当我看到王书记带领社区里面的一群女同志,那样拼命,为咱们小区的建设任劳任怨,有什么事始终冲锋在前,真真正正的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员常青’精神,我就为之动容,深受感染。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还真得向这些年轻党员学习。”就这样,薛景萍主动担任了网格支部书记,将事儿揽在了身上。小区里面现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啥事儿,找老薛”。

率先垂范,这是最好的示范,这也蕴藏着巨大的感染力,一批批新老党员被带动了起来,身边的群众也被带动了起来,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精气神也更加饱满了,心中的自豪感越来越强烈了,这就是常青花园第四社区现在的精神风貌,这也是王芩书记执笔书写的一副美好画卷!

“咱们王书记,年轻,有朝气;说话办事情,那没得说,雷厉风行,说到做到;骨子里面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韧劲。自从她来到咱们四社区以后呀,整个社区从上到下都有了生气与活力,小区和之前相比呀,也发生相当大的变化,领导班子凝聚力增强了,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也变好了,咱们老百姓呀,生活也幸福了!对于一位女同志、女领导来说,能做到这些,那真的是不容易呀!”这是常青花园第四社区居民共同的声音,这就是他们眼中的王书记——王芩。

强化组织建设构筑坚强“堡垒”

在王书记接手四社区之前,四社区工作班子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散,态度松懈,精神懈怠,缺乏凝聚力。居民当时对社区充满了失望,根本没有什么信心,一直到王书记调来,居民都还在说,“新书记来了又怎样,是位女同志,反正吧,我不看好她能带来好的改变”。失落与失望,不相信与不信任的负面情绪笼罩在整个社区,给新上任的王书记相当大的压力。但是王书记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相反,她迎难而上,直面问题,亲力亲为。

凝聚力不足,王书记立马召开工作人员会议,狠抓思想,私下里,她主动找同事聊天,做思想工作,先后组织制定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制度,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学习,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宗旨。就这样,社区班子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不仅社区班子建设的好,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也同样的好。随着王书记的到来,基层党组织网格化管理也来到了第四社区,以小区为单位成立基层党支部,把小区里面的党员凝聚起来,由社区党委统一领导。同时,制定了党组织管理制度,规范了党组织的管理,保证了党组织生活的正常有序开展,让基层党员有了一个家。一位老党员这样说到,“以前呐,在我们小区没有党组织,党组织生活,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个党员找不到依靠,心中啊,很难受,感觉心里缺少了什么,落不下心。自从小区成立了党支部,我们终于找到了依靠,终于有了一个属于我们党员的家,感受到了温暖,这颗心,也终于落下了”。后来,小区内的党员自发组建了自愿巡逻队伍,利用休息时间,定期对小区进行夜间巡逻,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小区的治安,充分发挥出了党员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深群众联系搭建心灵“桥梁”

刚到四社区的时候,遇到了各种棘手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其中一个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瘫痪”,业主委员会难以发挥其作用。“再这样下去,会越来越严重,必须马上想办法恢复业委会”。王书记亲自到该小区的业委会连续坐班一个多星期,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接触、交流。在坐班期间,王书记亲自上门入户进行走访,听取居民意见,深入了解小区情况,记满了厚厚的一本。“这都是居民的声音,这是他们的愿望,我要好好保存,然后一个一个兑现”。这是王书记对他们的承诺。针对业委会,王书记亲自督导业委会换届事项,为了提高业委会的质量,王书记优先推选党员代表,她说:“党员更加具有责任和使命,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优良品质和作用。”就这样,以党员代表组成的业委会重新成立了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运作,小区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居民也渐渐看到了希望。

烈日炎炎,顶着火辣的太阳,王书记来到各小区业委会、物业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慰问,问他们缺什么,需要什么。同时,还专门对社区内的老同志同党员进行看望,虚心听取老同志们对小区建设发展的意见,有时甚至现场办公,现场解决。“说句心里话,当初我真的不看好,但是,当我看到社区、小区的一点点变化,我就看到了希望。今后王书记的各项工作,我们都会大力支持”。这是居民的承诺。

“群众的事是大事,只要深入群众,搭建起与群众之间心灵的‘桥梁’,一心围绕群众办事情,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呢!”这是王芩书记最根本的工作方法。

践行“党员常青”感染身边群众

“我都一把年纪了,过点舒舒服服的日子那不挺好的,谁想往自己身上揽事儿呢”,这位来自东北,现年68岁的网格支部书记薛景萍这样说道,“每当我看到王书记带领社区里面的一群女同志,那样拼命,为咱们小区的建设任劳任怨,有什么事始终冲锋在前,真真正正的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员常青’精神,我就为之动容,深受感染。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还真得向这些年轻党员学习。”就这样,薛景萍主动担任了网格支部书记,将事儿揽在了身上。小区里面现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啥事儿,找老薛”。

率先垂范,这是最好的示范,这也蕴藏着巨大的感染力,一批批新老党员被带动了起来,身边的群众也被带动了起来,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精气神也更加饱满了,心中的自豪感越来越强烈了,这就是常青花园第四社区现在的精神风貌,这也是王芩书记执笔书写的一副美好画卷!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