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华为一样掌握世界最先进技术,企业才可以没有风口照样飞,飞越全球化时代的一切惊涛骇浪。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美国商务部近日将华为列入所谓“实体名单”,让华为与美国市场和产业链脱钩。但华为海思总裁在内部邮件中称,多年前就做出了极限生存假设,以应对不能获得美国先进芯片和技术的可能,今天所有我们曾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可确保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
美国人显然是想重演去年卡住中兴脖子的一幕,他们以为,这回华为是死定了,而且以中国在内的全球5G业务将因此延缓落地。但华为为极限生存准备的一手将会使美国人大失所望。一家企业,面对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国家机器的打压而能立于不败之地,显示了华为技术能力的足够强大。
关键时刻,华为与很多国内企业的不同之处就凸显出来了:一是和中兴一类企业比,华为是拥有全部核心技术的,从而能够避免极限条件下受制于人;二是相比“在风口飞的猪”,华为不是从风口借力,而是拥有自主飞翔的能力。很多人还记得,去年4月美国宣布封杀中兴通信的时候,中兴通信创始人侯为贵重新出山,四处奔走。但同样的“封杀令”颁下后,华为却异常淡定从容,这就是俗话说的“艺高人胆大”吧?
这几年宏观经济形势不如以前,很多企业时常埋怨宏观环境、外部环境不好。另一些企业则相信小米总裁雷军的一句名言:“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两类企业都寄希望于外部环境和外在力量,而不是立足于企业的内在力量。外部环境是外在力量,把猪吹起来的风口也是一种外在力量。《庄子·逍遥游》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就是说,舟是借助水深来成就自己的运载能力的,这似乎也是某种客观规律。
办企业的确离不开一定的内外部环境、机遇等,但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似乎形成了一种“环境决定论”,把自身之外的环境、机会等视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经济学家用“比较优势”解释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企业没有技术、资金、管理优势,但依靠中国人多、劳动力成本低,把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企业对货币政策、财政补贴等也相当敏感。他们总在那里等这样那样的“风口”。
华为现在面对的不是能把猪吹起来的“风口”,而是美国的无情碾压,好在他们有替代美国技术和零配件的“备胎”。这种“备胎”不是华为海思已经研发成功的几种先进芯片,而是能够支撑起华为大部分产品所需技术与零配件的自主研发能力。华为摆脱了对“厚水”与“风口”的依赖,获得了一种自主可控的“飞行能力”。
全球化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挥洒空间,但也将企业置于各种潜在风险中,这不仅有竞争的风险,也包括类似美国政府打压的风险。企业要做的,不是继续躺在人口红利、劳动力成本低等“比较优势”上睡大觉,也不能等风口把猪吹起来,而是要让自己拥有自主飞行能力。像华为一样掌握世界最先进技术,企业才可以没有风口照样飞,飞越全球化时代的一切惊涛骇浪。
【编辑: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