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想看宋元明清60部珍贵古籍吗?来典籍博物馆

©原创 2017-12-26 21:57

省图镇馆之宝北宋《华严经》。记者何晓刚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26日讯(记者周满珍 通讯员刘虹)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6日,湖北典籍博物馆在湖北省图书馆落成并对公众开放,“荆楚宝典——珍贵古籍展”同步展出,60部珍贵古籍“走出深闺”,和大众零距离。

省图镇馆之宝北宋《华严经》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记者何晓刚 摄

湖北典籍宏富,简牍、金石,尤以古籍蔚为大宗。据估计,湖北全省收藏古籍多达150万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26部。新落成的湖北典籍博物馆位于省图书馆五楼,面积近5000平方米,首次推出的珍籍展横跨宋元明清,共展出古籍60部,以刻本为主,辅以写本、钤印本、活字本等,全方位向大众展示不同版本形态的古籍。

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管小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2015年入藏省图的北宋《华严经》,堪称镇馆之宝。这件在北宋时,由浙江海盐县金粟山广惠禅院书写的金粟山大藏经本,目前存世约二十件。其珍稀之处不在经书内容,而是由桑树、桉树做成的专用金粟笺,表面砑光,并经染潢,“一千年后,看起来还像昨天写的一样,甚至再放一千年都没有问题”。管小柳说,历代历朝都有人想模仿这种纸,只有清朝乾隆皇帝成功,金粟笺成为他最喜欢的专用纸。

明万历武昌府刻本黄鹤楼集三卷 记者何晓刚 摄

同时展出的其他古籍珍本还有明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六卷、清戴震手写稿本、明万历武昌府刻本黄鹤楼集三卷等。管小柳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黄鹤楼复建,今天游客看到的所有诗词、楹联,都来自这套黄鹤楼集。一些失传的黄鹤楼诗词,也借此得以保留。

由于古籍最适合的生存环境是恒温恒湿,温度18-20度、湿度60%-65%为最佳状态,为了保护珍贵古籍,省图接下来将策划不同的主题,让更多珍贵古籍轮流展出,与观众见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示区还设有古籍修复工具实物展示,读者可近距离体验、观摩古籍修复、碑文拓印等服务。对一些特别受欢迎的古籍珍本,典籍博物馆还计划推出影印本,让大众将古籍带回家。

【编辑:朱佳琪】


省图镇馆之宝北宋《华严经》。记者何晓刚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26日讯(记者周满珍 通讯员刘虹)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6日,湖北典籍博物馆在湖北省图书馆落成并对公众开放,“荆楚宝典——珍贵古籍展”同步展出,60部珍贵古籍“走出深闺”,和大众零距离。

省图镇馆之宝北宋《华严经》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记者何晓刚 摄

湖北典籍宏富,简牍、金石,尤以古籍蔚为大宗。据估计,湖北全省收藏古籍多达150万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26部。新落成的湖北典籍博物馆位于省图书馆五楼,面积近5000平方米,首次推出的珍籍展横跨宋元明清,共展出古籍60部,以刻本为主,辅以写本、钤印本、活字本等,全方位向大众展示不同版本形态的古籍。

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管小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2015年入藏省图的北宋《华严经》,堪称镇馆之宝。这件在北宋时,由浙江海盐县金粟山广惠禅院书写的金粟山大藏经本,目前存世约二十件。其珍稀之处不在经书内容,而是由桑树、桉树做成的专用金粟笺,表面砑光,并经染潢,“一千年后,看起来还像昨天写的一样,甚至再放一千年都没有问题”。管小柳说,历代历朝都有人想模仿这种纸,只有清朝乾隆皇帝成功,金粟笺成为他最喜欢的专用纸。

明万历武昌府刻本黄鹤楼集三卷 记者何晓刚 摄

同时展出的其他古籍珍本还有明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六卷、清戴震手写稿本、明万历武昌府刻本黄鹤楼集三卷等。管小柳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黄鹤楼复建,今天游客看到的所有诗词、楹联,都来自这套黄鹤楼集。一些失传的黄鹤楼诗词,也借此得以保留。

由于古籍最适合的生存环境是恒温恒湿,温度18-20度、湿度60%-65%为最佳状态,为了保护珍贵古籍,省图接下来将策划不同的主题,让更多珍贵古籍轮流展出,与观众见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示区还设有古籍修复工具实物展示,读者可近距离体验、观摩古籍修复、碑文拓印等服务。对一些特别受欢迎的古籍珍本,典籍博物馆还计划推出影印本,让大众将古籍带回家。

【编辑:朱佳琪】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