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交通出行受关注、武汉城市圈发展成热词,2022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征集圆满收官

©原创 2021-12-17 06:14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刘海锋)12月9日至16日,2022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通过长江日报、武汉广播电视台等全媒体平台及武汉市政府门户网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征集。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市民网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纷纷通过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长江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长江网及武汉发布、武汉城市留言板等渠道,围绕住房保障、困难群体帮扶、市容环境、园林绿化、社区治理、交通出行等等方面,书写关于民生实事的意见、建议,表达对2022年城市发展的期待。

  “2022年民生实事征集,这是惠民为民的好举措。”征集活动中,有网友这样说道。

  群众基本生活广受关注

  在群众基本生活领域,市民对住房保障问题极为关注,不少市民呼吁加强商品房开发、销售、售后服务等多环节监管,进一步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建议搭建二手房交易官方平台,让房屋交易市场更透明。

  加强困难群体的帮扶,也是市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网友“罗小侃”留言建议:在全市所有公共场所、医院、超市的停车场,对残疾人专用车辆停车免费,对听力残疾人购买助听器和助听器电池实行补贴,且将助听器与助听器电池纳入医保。此外,建设残疾人体育健身场所,鼓励和提倡社会体育场所对残疾人实行优惠减免政策。

  人居环境改善众所期待

  本次市政府民生实事征集中,不少建言建议关注人居环境,充分体现了市民对于人居环境改善的期许。

  2022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征集以来,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留言建议一直比较集中。

  市民刘先生留言称,南湖机场老区建成已有40年,房屋十分老旧,同时缺乏物业管理,希望在2022年能够纳入改造计划。

  南湖机场老区紧邻雅安街,13栋老旧居民楼呈带状分布。10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该小区发现,不少居民对将该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充满期待。对此,武昌区南湖街回应称,南湖机场老区符合老旧改造政策并已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具体情况由区业务指导部门现场勘查后确定。

  此外,不少市民希望2022年政府能够多建公园绿道,在人员集中区域多建公共厕所。市民李先生留言称,保利心语三期后面靠野芷湖边有一大片空地,希望这里能够早日建成公园,改善市容环境,为周围广大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去处。

  改善交通出行呼声高

  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是本次民生实事征集过程中,市民关注度最高的。其中,改善交通出行,在市民网友中呼声最高。

  市民王先生留言称,这些年,武汉各个区域联系更为密切。他建议,增加一条公交线路,连接武汉城区南部的沌口、四新、白沙洲、南湖、光谷等板块,方便这些人口密集区域的居民上班通勤。

  网友“0”留言:藏龙岛栗庙路周边入住率高,大学林立,但交通出行极为不便,建议规划地铁等公共交通。

  网友“李晶晶”留言:汉阳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主城区,地铁线路却很少,特别是琴台大道方向,片区人员密集,成千上万人出行非常不便。请政府部门重视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将该片区轨道交通尽快纳入规划建设。

    热盼武汉城市圈同城化

  记者注意到,留言中,城市圈发展成为热词,不少市民网民希望加快武汉城市圈多维度互联互通,提升群众幸福感。

  网友“从其福”留言建议:武汉城市圈建设同城化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国家省级项目扶持等方面需通盘考虑,要吃一桌饭、画同心圆。此外,城市圈同城化实质性举措期盼落地,如旅游年卡一卡通、社保、公积金互通等。

  网友“阳先生”留言:2019年在武汉商贷购买一套自住房(首套刚需),工作单位在孝感,眼看单位缴纳的住房公积金逐年累加,却迟迟不能在武汉办理商转公,无法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建议尽快出台异地公积金商转公的惠民政策。

  此外,还有不少网友关注营商环境优化,希望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加大扶持力度,助力在汉中小微企业更好发展。如“熊金国”留言:武汉在招商引资方面应多鼓励民营企业落地,大力发展制造业,比如品牌鞋子、品牌服装、五金制造、电子产品等,吸引更多人留汉就业。

  专家:民生实事征集是全过程民主的生动实践

  本次民生实事征集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赵振宇也亲身参与,并提交了三条颇为具体的建议:一是加强城市路边商铺店面修建、增设便民厕所;二是加强城市建设占道管理,杜绝打围延时和扩充;三是加强“时间文明”建设,展现武汉人的时代风貌。

  赵振宇说,这三条建议比较宏观,政府每年也都在做,但希望每年都能做得更好一点。比如,近年来,市政府在公园、景区等处加大公共厕所建设力度,但道路两旁的超市、商铺、店面等,能供市民使用的公用厕所却不多,也会导致如厕不方便。“如果能把方便做到方便处,就能更好地维护我们城市的美好形象。”

  “开展市政府民生实事征集,已经成了武汉市每年的常规操作。”在赵振宇看来,政府依照合法程序,主动听取市民意见、建议,同时科学决策,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正是对“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的生动实践。

  “群众身边事,‘急难愁盼’的事,只有人民群众最清楚。”赵振宇说,在征求民意上实现制度化和程序化,正是武汉市在推进全过程民主中讲好真话、办好实事的重大举措。

    【实习编辑:汪宇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刘海锋)12月9日至16日,2022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通过长江日报、武汉广播电视台等全媒体平台及武汉市政府门户网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征集。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市民网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纷纷通过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长江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长江网及武汉发布、武汉城市留言板等渠道,围绕住房保障、困难群体帮扶、市容环境、园林绿化、社区治理、交通出行等等方面,书写关于民生实事的意见、建议,表达对2022年城市发展的期待。

  “2022年民生实事征集,这是惠民为民的好举措。”征集活动中,有网友这样说道。

  群众基本生活广受关注

  在群众基本生活领域,市民对住房保障问题极为关注,不少市民呼吁加强商品房开发、销售、售后服务等多环节监管,进一步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建议搭建二手房交易官方平台,让房屋交易市场更透明。

  加强困难群体的帮扶,也是市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网友“罗小侃”留言建议:在全市所有公共场所、医院、超市的停车场,对残疾人专用车辆停车免费,对听力残疾人购买助听器和助听器电池实行补贴,且将助听器与助听器电池纳入医保。此外,建设残疾人体育健身场所,鼓励和提倡社会体育场所对残疾人实行优惠减免政策。

  人居环境改善众所期待

  本次市政府民生实事征集中,不少建言建议关注人居环境,充分体现了市民对于人居环境改善的期许。

  2022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征集以来,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留言建议一直比较集中。

  市民刘先生留言称,南湖机场老区建成已有40年,房屋十分老旧,同时缺乏物业管理,希望在2022年能够纳入改造计划。

  南湖机场老区紧邻雅安街,13栋老旧居民楼呈带状分布。10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该小区发现,不少居民对将该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充满期待。对此,武昌区南湖街回应称,南湖机场老区符合老旧改造政策并已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具体情况由区业务指导部门现场勘查后确定。

  此外,不少市民希望2022年政府能够多建公园绿道,在人员集中区域多建公共厕所。市民李先生留言称,保利心语三期后面靠野芷湖边有一大片空地,希望这里能够早日建成公园,改善市容环境,为周围广大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去处。

  改善交通出行呼声高

  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是本次民生实事征集过程中,市民关注度最高的。其中,改善交通出行,在市民网友中呼声最高。

  市民王先生留言称,这些年,武汉各个区域联系更为密切。他建议,增加一条公交线路,连接武汉城区南部的沌口、四新、白沙洲、南湖、光谷等板块,方便这些人口密集区域的居民上班通勤。

  网友“0”留言:藏龙岛栗庙路周边入住率高,大学林立,但交通出行极为不便,建议规划地铁等公共交通。

  网友“李晶晶”留言:汉阳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主城区,地铁线路却很少,特别是琴台大道方向,片区人员密集,成千上万人出行非常不便。请政府部门重视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将该片区轨道交通尽快纳入规划建设。

    热盼武汉城市圈同城化

  记者注意到,留言中,城市圈发展成为热词,不少市民网民希望加快武汉城市圈多维度互联互通,提升群众幸福感。

  网友“从其福”留言建议:武汉城市圈建设同城化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国家省级项目扶持等方面需通盘考虑,要吃一桌饭、画同心圆。此外,城市圈同城化实质性举措期盼落地,如旅游年卡一卡通、社保、公积金互通等。

  网友“阳先生”留言:2019年在武汉商贷购买一套自住房(首套刚需),工作单位在孝感,眼看单位缴纳的住房公积金逐年累加,却迟迟不能在武汉办理商转公,无法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建议尽快出台异地公积金商转公的惠民政策。

  此外,还有不少网友关注营商环境优化,希望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加大扶持力度,助力在汉中小微企业更好发展。如“熊金国”留言:武汉在招商引资方面应多鼓励民营企业落地,大力发展制造业,比如品牌鞋子、品牌服装、五金制造、电子产品等,吸引更多人留汉就业。

  专家:民生实事征集是全过程民主的生动实践

  本次民生实事征集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赵振宇也亲身参与,并提交了三条颇为具体的建议:一是加强城市路边商铺店面修建、增设便民厕所;二是加强城市建设占道管理,杜绝打围延时和扩充;三是加强“时间文明”建设,展现武汉人的时代风貌。

  赵振宇说,这三条建议比较宏观,政府每年也都在做,但希望每年都能做得更好一点。比如,近年来,市政府在公园、景区等处加大公共厕所建设力度,但道路两旁的超市、商铺、店面等,能供市民使用的公用厕所却不多,也会导致如厕不方便。“如果能把方便做到方便处,就能更好地维护我们城市的美好形象。”

  “开展市政府民生实事征集,已经成了武汉市每年的常规操作。”在赵振宇看来,政府依照合法程序,主动听取市民意见、建议,同时科学决策,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正是对“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的生动实践。

  “群众身边事,‘急难愁盼’的事,只有人民群众最清楚。”赵振宇说,在征求民意上实现制度化和程序化,正是武汉市在推进全过程民主中讲好真话、办好实事的重大举措。

    【实习编辑:汪宇瑾】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