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4日讯 “五一小长假,步行街上的人挺多,沿街店铺人气却一般般。”从北京回武汉探亲的武汉伢刘婷对陪伴她整个青春时光的江汉路步行街有点失望。小长假期间,长江日报记者探访发现,曾经是武汉潮流地标的江汉路步行街,人气主要集中在路面,沿街店面人气削弱,真正购物的市民寥寥。
2019年5月1日,江汉路步行街迎来四面八方游客,人头攒动,吃货排成行。 记者刘斌 摄
今年是江汉路步行街19岁,正值芳华,但开街时的盛况已难再现。令人期待的是,江汉路步行街有望强势回归,成为武汉人的“时尚大道”。去年底,商务部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11条步行街开展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武汉江汉路步行街位列其中。商务部要求,对这11条步行街进行改造提升试点,用2至3年的时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品位步行街。
2019年2月27日,伴随着连日来的料峭春寒,曾是武汉潮流地标的江汉路步行街行人寥寥,人气减弱。 记者苗剑 摄
.现状.
这个五一小长假看起来人多
很多逛街人难忘“回忆杀”
“小长假这几天,人还算多的了。”与步行街同岁的休闲品牌森马、以纯等曾是这条街的“王牌”,这些年却不得不靠疯狂打折等来扛住成本压力、吸引客流。
4日,一家内衣店店员向长江日报记者透露,这个五一小长假看起来人挺多,实际上销售只比双休好一点而已。
5月4日,“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江汉路步行街游客人气仍然很旺,但两旁商家店铺弱显冷清,大多游客穿街而过,少有进店逗留。记者刘斌 摄
中山大道和步行街交会的路口,步行街老商户班尼路曾在这里“站”了19个年头。这个五一小长假,记者探访发现,班尼路已经悄悄闭店。
2010年9月30日,江汉路步行街上熙熙攘攘。 记者苗剑 摄
“偶尔会逛一下,值得买的不多了。”市民程女士与好友潘女士每个月还是会到江汉路“打卡”逛一逛,但“看看居多,买的很少”。让程女士念念不忘的还是 “回忆杀”。
.曾经.
当年“天下第一步行街”开街时
附近居民被挤得连家门都难进
百年老街江汉路是武汉人的骄傲,是汉口百年开埠商业繁盛的聚集区,一步一砖无不凝聚着每个武汉人的城市情结。百年前诗云“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江汉路当年的繁华可见一斑;1985年底,江汉路步行街地区被原国家商业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商业一条街”。
2017年春节,江汉路及旁边的江汉二路人气旺 记者金思柳 摄
2000年9月22日,江汉路步行街正式红火开街,全长1600米,摘得“天下第一步行街”美誉。 步行街上历史建筑粉饰一新,新潮商铺霓虹闪跃,多家武汉老字号重放光彩,成为华中乃至全国的潮流风向标。
江汉路老街坊、上海邨63岁市民王小妹仍记得开街时人头攒动的情景,附近居民被挤得连家门都难进。“但如今,孩子们都舍近求远,跑到光谷、汉街、街道口去购物、潇洒去了”。
.满满回忆.
婚戒、第一条裙子、汉堡生日宴……
当年江汉路承载武汉伢的时尚启蒙
“我的婚戒就是在江汉路步行街明牌店里买的。”80后武汉伢宋晓琴还记得2005年,她点的地方,和老公一起来挑选的;
“2001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我马上跑到步行街上买了高中三年来的第一条裙子。”已经当妈妈的陈虹说,“江汉路步行街承载了我的青春梦。”
“中学的时候,同学办生日宴都会邀请小伙伴在这条街上吃一顿麦当劳。”向女士回忆,“所有的休闲品牌可以一网打尽,当时能买一件就是很拉风的事情。在这里,我完成了时尚启蒙。”
江汉路步行街更是市民心中的武汉地标、武汉骄傲。
2017年春节,拥挤的街道江汉路及旁边的江汉二路人气旺 记者金思柳 摄
.市民期盼.
一二线知名品牌寥寥可数
武汉人期待江汉路跟上潮流步伐
长江日报记者一路探访,江汉路步行街上,鞋子50元起步,内衣三件百元……一二线知名品牌寥寥可数,更别提国际潮牌、大牌了。沿街店铺靠高音响、塑料巴掌“噼啪”对垒揽客,但收效甚微。
习惯去江汉路打卡的市民程女士说,“高端商品稀缺,有吸引力的美食餐厅在这条街上也难觅踪影。希望江汉路能跟上潮流变化的步伐。”
5月4日,“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江汉路步行街游客人气仍然很旺,但两旁商家店铺弱显冷清,大多游客穿街而过,少有进店逗留。记者刘斌 摄
商务部发文试点提升步行街
江汉路有望强势回归
令人期待的是,江汉路步行街有望强势回归,成为武汉人的“时尚大道”。2018年12月29日,《商务部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决定在全国11条步行街开展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武汉江汉路步行街位列其中。商务部要求,用2至3年的时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品位步行街。“引导街区内企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发挥步行街品牌集聚、产业融合、改革创新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记者孙珺 赵歆 张维纳)
2019年5月4日,“五一”假期最后一天,江汉路上依旧人头攒动,人们兴致不减的逛着街。记者詹松 摄
.长江评论.
重燃江汉路青春活力
复兴大武汉商业雄心
“去江汉路”,曾是武汉人最潮的邀约,外地人最炫的武汉体验。多少人在这里,买最潮的商品,看最新的时尚,过最看重的纪念日,留下最深的生活烙印。
在现代社会,消费远远不只是消费,它充满好奇与热望,追逐创造与新生。因此,它不但是时尚和潮流,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养分和辨识标签。
江汉路步行街在最近几年日趋冷清,是可观察的现象。
这并不意味着步行街因此退出历史舞台,恰恰相反,对很多城市,步行街是一座城市的商业发源地,也是商业资源集聚区,是本地居民的“消费乡愁”,也是一座城市的“潮流文化打卡地”——对武汉这样的传统商业强市尤甚。
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商品消费大国。在此背景下,去年底,包括江汉路在内的全国11条步行街,被商务部列入“打造高品位步行街”名单之列。这是江汉路重焕青春活力的机会,也是大武汉复兴商业雄心的机会。如何在商业供给和流通创新上升级蜕变,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以点带面,提升城市品位,重现大武汉商业盛景,百年江汉路,当借此东风,由此处破题。(长江日报评论员 鲁珊)
请你参与:
如何让百年老街重焕青春,我们期待您的参与,敬请您为江汉路步行街焕新改造计划提出宝贵建议。
参与方式:可发留言至城市留言板以及长江日报APP、长江日报头条号,也可以参与长江日报微博#我和江汉路的故事#话题互动。
【编辑:刘思 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