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7日讯(记者 李佳) “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不仅仅是邀请了一批企业家到武汉来投资,也不仅仅是邀请了一些优秀的校友回到武汉发展,对武汉这座城市而言,是一种综合效应”,15日,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武汉市招才局副局长孙志军,在资智回汉中南大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说。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半年来武汉连办三场校友资智回汉活动,4000亿元签约额背后,签约项目也正在加紧落地,实实在在扎根武汉。
2个月内连开三店,正在装修的第四家武汉小米之家,下月将在光谷步行街开业。位于光谷金融港的小米武汉总部仍在加紧装修中,“北京总部的管理人员正在逐步到位,后期速度会更快”,小米相关人士介绍。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是武大校友,也是武汉首届“资智回汉杰出校友”,6月,武汉市与小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在东湖高新区投资建设小米(武汉)总部,落地长江小米产业基金、小米之家及其销售总部。
“雷校友还带回了小米产业链”,东湖高新区招商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小米产业链上7、8家颇具影响力的企业,正在加紧与区里洽谈落户,涵盖“做零件、做软件等”,“就在上周光谷十名小米专班的专员,刚与小米方面开完周会,差不多每周都要碰头,加速项目落地”。
在资智回汉武大专场中,武大校友知卓资本董事长陶闯宣布,联合李德仁院士,在汉建知卓空间研究院,打造湖北空间信息和大数据基地,东湖高新区招商部门相关人士介绍,陶闯正在区内寻找办公地,下周将再回汉洽谈。
武大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蹇宏介绍,最早响应武汉“资智回汉”的校友企业中珈资本,3月成立,年底便能贡献税收,其中小企业总部基地项目正在加紧与江夏区落实推进。
武汉市招商局相关人士介绍,更早在汉结出资智回汉硕果的华中科大校友,项目也正在加紧洽谈中,有的正在办规划手续,有的在敲定落地细节。此前,华中科大校友张斌在汉签约投资50亿元发展全渠道新零售项目。长江日报记者17日致电物美集团CEO张斌,他介绍,项目正在落实中。
“ 我们在引进、吸引好的项目回到武汉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很多超越项目本身的效应,比如产业结构的转型、城市智力密集程度的提升、新的战略思想的梳理、城市品牌的扩展、学校影响的良性扩大等”,孙志军说,中南大专场签约引进的激光显示产业集群等项目,有助于产业良性发展,能产生带动性,同时具有该校特色的金融管理服务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将为武汉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持久动力。
“资智回汉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据了解,11月武汉还将举办资智回汉专场活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等校都在积极筹备中。同时,武汉招才部门还将通过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支持高校引进海外科创人才、加快建设新型工研院等,继续探索“大学+”新模式。
【编辑: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