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20日讯 “不同意该单位用上缴收入弥补经营亏损的申请。”“依据是什么?”“依照市财政局和市园林局印发的有关规定,上缴收入可作为配套设施建设和事业发展,而经营亏损不属于该范畴。”在武汉市园林局的一次局务会上,武汉市纪委派驻市城建委纪检组最终否决了这一申请。
依法依规,敢于对驻在部门重要议题说“不”。20日,记者从市纪委驻市城建委纪检组获悉,今年以来,派驻纪检组在党组会、局长(主任)办公会上参与研究重大议题135项,提出建议72条,否决事项29项,体现派驻监督权威。
市纪委驻市城建委纪检组负责市城建委及市园林和林业局的监督执纪工作。城建和园林系统的不少处室和单位,项目多、资金大,违纪问题易发。如何发挥“探头”作用?派驻纪检组紧盯两个单位的权力运行关键点、内部管理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构建权力监督矩阵。
在整治建设领域“红顶中介”过程中,派驻纪检组根据省纪委移交线索,对武汉混凝土协会等3家中介组织存在的违规收费、滥发津补贴等8个问题进行查处,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批评教育2人,通报批评1人。同时下达督办函,提出中介组织分离、切断管理机构与中介组织利益关联、明确监管指导职责等建议,规范中介组织运行。
派驻纪检组进驻后意识到,发挥监督作用,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于是,他们集中培训了两家单位的119名基层纪检委员,并让基层纪检委员当起“前哨”,成立5个巡查组,在系统内启动交叉检查。巡查组不打招呼直奔一线,深入25家单位,直击管理薄弱环节,发现违规发放津补贴、办公用房超标等8大类24项共计109个问题。
交叉检查结束后,派驻纪检组从制度层面提出11条23项针对性建议。两家驻在部门不避讳、不遮掩,照单全收立行立改。派驻纪检组还将交叉巡查常态化,成为了每季度的“规定动作”,督促驻在部门不断查找、整改薄弱环节。
据了解,今年市纪委驻市城建委纪检组共处置问题线索16件,立案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人,运用“第一种形态”199次,开展集体廉政谈话124人次,谈话提醒79人,批评教育4人。(记者王雪 通讯员陶涛 李沛)
【编辑:朱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