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兰萍(左二)在北京受奖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20日讯(记者王晶 通讯员邓婉君)12月17日,2017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召开,论坛同期举行了“科普中国•最美乡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活动颁奖仪式,武汉市黄陂区循环家庭农场理事长朱兰萍等10人获“全国标兵”称号。
今年46岁的朱兰萍,曾被黄陂区授予“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称号,也是武汉市现代农业教育中心(市农校)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典型。2003年,她看到村里荒地越来越多,于是流转了100多亩地种菜、喂猪、养鱼等,但都各自独立。2009年,朱兰萍投资一百多万元,对农场进行了改造,水渠、沼气、水管,这才将整个农场串成了一体。
2012年从市农校创业培训班学成后,朱兰萍认定要搞循环农业,便在黄陂吴店办起循环立体的家庭农场。在她家这块120亩的农场里,猪圈、农田、池塘、沼气池错落有致,各自独立却又连城一体。她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有机生物,把猪粪培养成有机肥料,减小环境污染,同时也有利于蔬菜种植。
朱兰萍的循环农场以养殖业为主
现在朱兰萍的农场扩建到308亩,养猪3000多头,种植蔬菜百余亩,一年能挣近百万元,她也成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主。在农忙时节,朱兰萍还会雇佣附近村的留守老人、妇女甚至残疾人来帮忙,给他们提供一些收入。
今年,长江新城起步区建设在黄陂启动,朱兰萍的农场也在长江新城范围内。为了避免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朱兰萍也在积极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她打算逐步退出养殖业,改向生态种植业发展。但发展种植业风险较大,朱兰萍内心没谱。看到周围有朋友种植菌菇,又能给她提供技术支撑,朱兰萍近期决定到宜昌去学习菌菇类种植方法。她打算重新开辟一条农业致富的新路子:种植较易保存、市面上比较少见的高端菌菇产品,实现自产自销。
【编辑 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