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专题邮展引来市民集体点赞,方寸之间感受非凡魅力

2019-04-12 21:09 长江日报  

启动仪式现场 记者詹松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12日讯 4月12日上午,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执委会在武汉市民之家举办“展方寸邮情 聚天下知音”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倒计时60天暨重点城市推广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展出了主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邮票上的桥梁”“邮票上的武汉”“邮票上的花卉”等集邮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和集邮爱好者的驻足欣赏,大家不约而同盛情点赞:“展览非常精美,印象十分深刻,让人在方寸之间,真切感受到了小小邮票的魅力。”

活动现场。记者詹松 摄

江岸区晋合世家小区居民吴迪:

儿时记忆从邮票上寻回

12日的活动现场,吴迪在邮品推广展台前仔细挑选着纪念邮票。吴迪说:“今天正巧到市民之家办事,看到世界邮展的推广活动感觉特别亲切。”

吴迪说,她母亲是一位资深集邮爱好者,在母亲的熏陶下,她从小也特别喜欢邮票,现在连儿子都喜欢上了这些小小的、漂亮的邮票。“儿子从小就喜欢武汉的桥梁,展览中就有‘邮票上的桥梁’这一主题,也想给儿子选一些邮票。”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吴迪对武汉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了如指掌,“今天现场的展览有不少武汉元素,参观后让人激动不已,这将向全世界展现武汉成就。”

对吴迪个人来说,她特别喜欢“邮票上的武汉”这一专题展览,“邮票上展现出武汉不同时期的人文风貌,特别珍贵、特别激动。武汉无论从交通、还是风景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从小到大经常去的地方,变化从邮票上就能体现,看着这些邮票仿佛又重新回到小时候第一次去东湖时的情景。”

老师带领小朋友观看邮品推广展台。记者詹松 摄

江岸区花桥一村居民彭皆利:

方寸邮票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步伐

“这个世界邮展倒计时60天活动办得真好,我虽然不是集邮爱好者,却通过这些现场展览领略了邮票的魅力,今年6月邮展在武汉开幕时,我一定要去现场看看这些珍贵的邮票。”江岸区花桥一村居民彭皆利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展览前,对即将开幕的世界邮展充满期待。

让彭皆利久久驻足的是一枚1999年中华人民共同成立五十周年时发行的《民族大团结》纪念套邮,56张邮票上生动的描绘着 56个民族不同的衣着风格、人物形态,“邮票越来越多的反映着人民的幸福生活,这都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变化。”

彭皆利说,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这些方寸间的邮票来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步伐、成就,非常有新意。彭皆利指着一张2018年发行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说,这张邮票画面选取深圳垦荒牛雕塑,还有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票样、小岗村大包干雕塑,背景有麦田、港口、建筑塔吊等元素,“这些都生动地反映出改革开放每个时期不同的经济、社会大事,这样的邮票不仅有收藏价值,更有纪念意义。”

市民观看现场邮展。记者詹松 摄

江夏区纸坊街道育才社区居民叶家明:

邮票上的武汉元素让我倍感荣耀

“武汉长江大桥、古琴台、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朱光亚、武汉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这么多的武汉元素通过邮票艺术性地展示了出来,非常有纪念价值和意义,更让我们市民倍感骄傲与荣耀!”12日,49岁的叶家明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12日上午的活动中展出的 “邮票上的武汉”的专题邮展,让叶家明印象十分深刻。叶家明家住江夏区纸坊街道育才社区,12日早晨是搭乘地铁专程赶到武汉市民之家参加活动的。

“十分期待今年6月在武汉举办的中国2019世界邮展,相信这场‘集邮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也一定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珍品邮票。”叶家明说。

市民观看现场邮展。记者詹松 摄

东西湖区常青花园居民梁晋川:

方寸之间感受到深深的国家情怀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专题邮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辉煌40年的历史进程。”12日,东西湖区常青花园65岁的居民梁晋川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梁晋川退休前是江汉区商务局的公务员,“我小学是在崇仁路小学读的,当时受到班上集邮同学的影响,从7岁起就开始集邮,并一直坚持至今。”

梁晋川说,邮票被称为“国家的名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专题邮展,在方寸之间集中展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谱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篇章和光辉历程,让人看了感到非常的振奋和自豪,深深的国家情怀油然而生!”

武汉国旅部门经理陈波:

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中国桥梁文化

“从苏州到凤凰,从澳门到厦门,从香港到重庆……‘邮票上的桥梁’ 的专题邮展,让我们集中看到了全国各地不同桥梁的风采,确实让人大开眼界,也感受到了邮票上别具一格的中国桥梁文化与魅力。”12日,武汉国旅部门56岁的经理陈波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陈波是一位资深集邮爱好者,至今已坚持集邮40年。陈波说,武汉是新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诞生地,集聚了桥梁建设的勘测设计、科学研究、工程施工、装备研发、材料研制、钢结构加工、旧桥维修加固等完整产业链,武汉的桥梁文化更是十分深厚。

“去年12月看过长江日报的一篇报道中说:近10年来,世界著名的大桥中,‘武汉设计’‘武汉造’超过半数。”陈波说,希望通过‘邮票上的桥梁’ 的专题邮展,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中国及武汉的桥梁文化、“建桥力量”。 (记者王刚 付莎 实习生柴亚娟)

【编辑:彭向东】

启动仪式现场 记者詹松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12日讯 4月12日上午,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执委会在武汉市民之家举办“展方寸邮情 聚天下知音”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倒计时60天暨重点城市推广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展出了主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邮票上的桥梁”“邮票上的武汉”“邮票上的花卉”等集邮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和集邮爱好者的驻足欣赏,大家不约而同盛情点赞:“展览非常精美,印象十分深刻,让人在方寸之间,真切感受到了小小邮票的魅力。”

活动现场。记者詹松 摄

江岸区晋合世家小区居民吴迪:

儿时记忆从邮票上寻回

12日的活动现场,吴迪在邮品推广展台前仔细挑选着纪念邮票。吴迪说:“今天正巧到市民之家办事,看到世界邮展的推广活动感觉特别亲切。”

吴迪说,她母亲是一位资深集邮爱好者,在母亲的熏陶下,她从小也特别喜欢邮票,现在连儿子都喜欢上了这些小小的、漂亮的邮票。“儿子从小就喜欢武汉的桥梁,展览中就有‘邮票上的桥梁’这一主题,也想给儿子选一些邮票。”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吴迪对武汉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了如指掌,“今天现场的展览有不少武汉元素,参观后让人激动不已,这将向全世界展现武汉成就。”

对吴迪个人来说,她特别喜欢“邮票上的武汉”这一专题展览,“邮票上展现出武汉不同时期的人文风貌,特别珍贵、特别激动。武汉无论从交通、还是风景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从小到大经常去的地方,变化从邮票上就能体现,看着这些邮票仿佛又重新回到小时候第一次去东湖时的情景。”

老师带领小朋友观看邮品推广展台。记者詹松 摄

江岸区花桥一村居民彭皆利:

方寸邮票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步伐

“这个世界邮展倒计时60天活动办得真好,我虽然不是集邮爱好者,却通过这些现场展览领略了邮票的魅力,今年6月邮展在武汉开幕时,我一定要去现场看看这些珍贵的邮票。”江岸区花桥一村居民彭皆利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展览前,对即将开幕的世界邮展充满期待。

让彭皆利久久驻足的是一枚1999年中华人民共同成立五十周年时发行的《民族大团结》纪念套邮,56张邮票上生动的描绘着 56个民族不同的衣着风格、人物形态,“邮票越来越多的反映着人民的幸福生活,这都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变化。”

彭皆利说,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这些方寸间的邮票来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步伐、成就,非常有新意。彭皆利指着一张2018年发行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说,这张邮票画面选取深圳垦荒牛雕塑,还有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票样、小岗村大包干雕塑,背景有麦田、港口、建筑塔吊等元素,“这些都生动地反映出改革开放每个时期不同的经济、社会大事,这样的邮票不仅有收藏价值,更有纪念意义。”

市民观看现场邮展。记者詹松 摄

江夏区纸坊街道育才社区居民叶家明:

邮票上的武汉元素让我倍感荣耀

“武汉长江大桥、古琴台、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朱光亚、武汉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这么多的武汉元素通过邮票艺术性地展示了出来,非常有纪念价值和意义,更让我们市民倍感骄傲与荣耀!”12日,49岁的叶家明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12日上午的活动中展出的 “邮票上的武汉”的专题邮展,让叶家明印象十分深刻。叶家明家住江夏区纸坊街道育才社区,12日早晨是搭乘地铁专程赶到武汉市民之家参加活动的。

“十分期待今年6月在武汉举办的中国2019世界邮展,相信这场‘集邮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也一定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珍品邮票。”叶家明说。

市民观看现场邮展。记者詹松 摄

东西湖区常青花园居民梁晋川:

方寸之间感受到深深的国家情怀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专题邮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辉煌40年的历史进程。”12日,东西湖区常青花园65岁的居民梁晋川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梁晋川退休前是江汉区商务局的公务员,“我小学是在崇仁路小学读的,当时受到班上集邮同学的影响,从7岁起就开始集邮,并一直坚持至今。”

梁晋川说,邮票被称为“国家的名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专题邮展,在方寸之间集中展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谱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篇章和光辉历程,让人看了感到非常的振奋和自豪,深深的国家情怀油然而生!”

武汉国旅部门经理陈波:

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中国桥梁文化

“从苏州到凤凰,从澳门到厦门,从香港到重庆……‘邮票上的桥梁’ 的专题邮展,让我们集中看到了全国各地不同桥梁的风采,确实让人大开眼界,也感受到了邮票上别具一格的中国桥梁文化与魅力。”12日,武汉国旅部门56岁的经理陈波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陈波是一位资深集邮爱好者,至今已坚持集邮40年。陈波说,武汉是新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诞生地,集聚了桥梁建设的勘测设计、科学研究、工程施工、装备研发、材料研制、钢结构加工、旧桥维修加固等完整产业链,武汉的桥梁文化更是十分深厚。

“去年12月看过长江日报的一篇报道中说:近10年来,世界著名的大桥中,‘武汉设计’‘武汉造’超过半数。”陈波说,希望通过‘邮票上的桥梁’ 的专题邮展,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中国及武汉的桥梁文化、“建桥力量”。 (记者王刚 付莎 实习生柴亚娟)

【编辑:彭向东】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