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黄文娟
五年级男生小轩(化名)性格活泼,学习成绩优秀。可最近,小轩妈妈发现孩子开始说脏话,有的甚至不堪入耳,不知道哪里学的。“这以后要是说习惯了,出口成‘脏’,怎么得了?”小轩妈妈向心理健康教师求助,希望能帮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本期“你问我答”邀请到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黄文娟,教大家如何帮孩子改掉说脏话的习惯。
为什么这么多学生喜欢说脏话? 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学生觉得说脏话是个性的彰显,这样“酷”劲儿十足,显得自己与众不同。也有学生认为,说脏话更合群,不说这种“时髦、时尚”的话,就无法与别人搞好关系。还有一大批学生认为在当今学习生活繁重、压力大的情况下,说脏话可以“发泄情绪”。也有少数学生认为脏话很有力量,说出来比较有威慑力。
其实,小学生讲脏话很多时候是模仿周围的环境,然后变成了口头禅。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首先,家长要多给孩子讲一些“美与丑”的故事。比如,孩子正在拼积木,拼错时,嘴里突然蹦出一句脏话。此时家长不要劈头盖脸一顿责骂,这样容易引起孩子逆反心理,应该耐心说服,让孩子从心底里认识到脏话是丑的,明白说脏话对拼好积木毫无益处。
其次,明确告诉孩子什么话不该说。孩子的模仿性强,控制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坏,看别人怎样,自己就跟着学。如果孩子跟着别人说脏话,父母需要解释清楚,这句话是骂人的话,不好听,更不文明,不要学别人说。
第三,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品质。在道德观念还未完全建成的幼年时期,孩子们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不当言行会对别人带来伤害,偶尔出言不逊也很难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家长一定不能忽视孩子的道德建设,与其呵斥孩子,不如尽早告诉他,尊重他人,应该从言语文明礼貌做起。
第四,家庭环境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长要注意自身言行,为孩子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不要让孩子将自己身上的臭毛病学了去。若家庭环境是文明的,孩子自然不会把肮脏的口头禅挂在嘴边了。
第五,引导孩子正确发泄情绪。在情绪紧张、劳累时引导孩子多听听音乐,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给自己解压。教孩子用健康、绿色的方式去发泄自己的情绪,如倾诉、做家务、运动、涂鸦、写书法等,都是很好的解压方法。
第六,立好规矩,配合适当的惩罚措施。家长可以在家庭日常交流中彼此监督,如有家庭成员口出脏字,就惩罚他洗一周的碗。父母和孩子以平等的身份互相监督,有利于孩子在监督大人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约束自己。
如果听到孩子说脏话,家长们先别气得炸毛,换个角度想想,成长过程中处处都有拔节之痛,不妨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放平心态和孩子谈谈心,说不定能解决比说脏话更严重的问题。此外,同学自己也要提高警惕,不受网络社交平台里不文明行为的影响,养成好习惯,不给坏习惯可乘之机。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实习生陈一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