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社会各界缅怀武大资深教授谭崇台,年过九旬还给学生授课

©原创 2017-12-13 20:57

谭崇台先生 武汉大学供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13日讯 12月13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国内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谭崇台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举行。

人们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谭老最后一程

告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谭崇台遗体安详地静卧于花丛中,鲜红的党旗覆于胸前。告别大厅内,白色的花圈和挽联布满了大厅的四周,鲜花围绕的正面墙中央悬挂着谭崇台遗像,“几渡重洋学贯中西厚德博识谋发展成就学林景仰,数十春秋道通今古亲仁慈爱躬耕耘桃李天下芳菲”的挽联,高度概括了谭崇台矢志学术、执着追求的一生。

中央和省、市级相关部门领导发来唁电唁函、送来花圈花篮,以不同的方式对谭崇台先生的去世表示哀悼。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等60多所财经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武汉大学现任校领导和老领导、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谭崇台的亲属、生前友好及学生等参加了告别仪式。人们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谭老最后一程,大家默哀之后,一一走进大厅,向谭崇台鞠躬送别,共同缅怀这位为中国发展经济学奉献一生的好教授。

与张培刚并称为中国发展经济学界的“双子星”

在谭老去世当天,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发来唁电表示沉痛哀悼。原来,谭崇台与张培刚相识相交于哈佛,两人学术志向相同,人生志趣相近。后来,张培刚成了谭崇台的妹夫,两人由朋友而成为至亲,肝胆相照,相携相助逾大半个世纪。这对郎舅的人生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留学后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一生始终充满爱国主义情怀,晚年仍致力推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两人并称为中国发展经济学界的“双子星”,缔结了一段不朽的学术传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谭崇台促成了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上的亲密合作,对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谭崇台一生所撰写的多部发展经济学著作填补了国内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空白,对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结合做出了卓越贡献。2009年,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将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授予了谭崇台。如今,相继于98岁辞世的这对郎舅,让后学无比伤怀。

年过九旬还在三尺讲台给学生授课

生前,面对外界赞誉,谭崇台一直称自己是一名老师、一个教书匠,要继续带学生,直到不能带为止。谭老带出的首位博士生、武大经济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熙保教授回忆说,自己从本科就跟着谭老,从1978年至今,他一共带了七八十个博士,今年还带着两个。他很关心学生,每届学生答辩,必到现场参加。当时,年满90高龄的老先生,还曾坐在三尺讲台一口气为学生讲座三个小时。前两年,还在家给学生们讲课、指导学生们写论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主任文建东说,谭老在经济学上的成就,推动了我国发展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应用人才。他的一生,是与国家共命运的一生;他的逝世,是中国经济学界和武汉大学的巨大损失。(记者明凌翔 通讯员吴江龙 曾文晖)

【编辑:朱佳琪】


谭崇台先生 武汉大学供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13日讯 12月13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国内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谭崇台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举行。

人们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谭老最后一程

告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谭崇台遗体安详地静卧于花丛中,鲜红的党旗覆于胸前。告别大厅内,白色的花圈和挽联布满了大厅的四周,鲜花围绕的正面墙中央悬挂着谭崇台遗像,“几渡重洋学贯中西厚德博识谋发展成就学林景仰,数十春秋道通今古亲仁慈爱躬耕耘桃李天下芳菲”的挽联,高度概括了谭崇台矢志学术、执着追求的一生。

中央和省、市级相关部门领导发来唁电唁函、送来花圈花篮,以不同的方式对谭崇台先生的去世表示哀悼。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等60多所财经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武汉大学现任校领导和老领导、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谭崇台的亲属、生前友好及学生等参加了告别仪式。人们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谭老最后一程,大家默哀之后,一一走进大厅,向谭崇台鞠躬送别,共同缅怀这位为中国发展经济学奉献一生的好教授。

与张培刚并称为中国发展经济学界的“双子星”

在谭老去世当天,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发来唁电表示沉痛哀悼。原来,谭崇台与张培刚相识相交于哈佛,两人学术志向相同,人生志趣相近。后来,张培刚成了谭崇台的妹夫,两人由朋友而成为至亲,肝胆相照,相携相助逾大半个世纪。这对郎舅的人生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留学后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一生始终充满爱国主义情怀,晚年仍致力推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两人并称为中国发展经济学界的“双子星”,缔结了一段不朽的学术传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谭崇台促成了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上的亲密合作,对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谭崇台一生所撰写的多部发展经济学著作填补了国内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空白,对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结合做出了卓越贡献。2009年,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将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授予了谭崇台。如今,相继于98岁辞世的这对郎舅,让后学无比伤怀。

年过九旬还在三尺讲台给学生授课

生前,面对外界赞誉,谭崇台一直称自己是一名老师、一个教书匠,要继续带学生,直到不能带为止。谭老带出的首位博士生、武大经济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熙保教授回忆说,自己从本科就跟着谭老,从1978年至今,他一共带了七八十个博士,今年还带着两个。他很关心学生,每届学生答辩,必到现场参加。当时,年满90高龄的老先生,还曾坐在三尺讲台一口气为学生讲座三个小时。前两年,还在家给学生们讲课、指导学生们写论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主任文建东说,谭老在经济学上的成就,推动了我国发展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应用人才。他的一生,是与国家共命运的一生;他的逝世,是中国经济学界和武汉大学的巨大损失。(记者明凌翔 通讯员吴江龙 曾文晖)

【编辑:朱佳琪】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