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厉害!江汉区现代服务业获国家发改委点赞

©原创 2017-12-13 19:52

国家省市发改委领导调研武汉CBD服务业发展情况 通讯员朱素芳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13日讯(记者刘元聪 通讯员朱素芳)13日,国家发改委和省市发改委领导一行到江汉区调研服务业发展和改革推进情况,并出席2017年武汉时装周开幕式。

江汉区是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全国十个、全省唯一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江汉区委负责人向相关领导介绍了该区从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到示范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效:全区服务业占经济总量92%以上,产业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包括武汉中央商务区(CBD)、江汉经济开发区在内的功能园区建设加快;包括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红T时尚创意街区等一批功能性项目持续推进。同时在规划引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调研人员一行来到武汉CBD规划沙盘,了解了区域内的产业生态、空间布局、新兴业态等情况。在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园区在网罗高端人才,提高人才供给效率等方面的强大功能。

江汉区相关负责人称,从国家试点到国家示范,江汉区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中央及省市发改委的指导与关心。步入新征程,有了园区、项目、楼宇等抓手,江汉区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的目标方向更明确、勇气更足、思想更统一。

“这个试点的帽子戴对了。”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李忠娟在听完汇报后,对江汉区服务业综合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有高度——服务业占比在全国都居领先地位,金融、物流、商贸、中介信息等服务业的几大支柱产业发展非常健康;有载体——推进了功能园区、功能项目,打造武汉时装周这样的重要活动品牌,搭建了实实在在的服务业综合平台;有亮点——包括统计制度的改革、投融资制度的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行政管理的改革,都是江汉区先行先试的成果。这5年,江汉区努力推动武汉市成为全国“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武汉市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全省服务业对未来长远的谋划和思考。

国家省市发改委领导与江汉区负责人座谈 通讯员朱素芳 摄

李忠娟表示,服务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获得感满足感,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希望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在五个方面进一步发力,促进全国服务的大繁荣。

抓政策落实。目前国家对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出台了发展大纲,但有政策没细则,各地要多做努力,推动政策在地方落地。

抓改革创新。中小型服务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主要源于诚信体系和评价体系缺失,党委政府应该为服务业企业做出衡量标准,探索投融资的改革。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统计制度的改革等。

抓载体建设。国家发改委将对各试验区将进行动态管理和评估。希望地方在“质量强国”的战略框架下,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抓新增长点。以区、县、镇为单位,依托地方的积极性,精准使发力、打造亮点,形成可参观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多策划日武汉时装周这类能带给老百姓品牌消费、体验感的活动,打造新的增长点。

抓统筹规划。过去的服务业基本是市场化发展,未来借助一代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地方应统筹设计好服务业空间布局,在知识产权、标准、信息、政策等软件方面跟上,借助国家战略,向外输出中国服务业企业的创新技术、标准和服务,发挥中国智慧。


【编辑 肖月】

国家省市发改委领导调研武汉CBD服务业发展情况 通讯员朱素芳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13日讯(记者刘元聪 通讯员朱素芳)13日,国家发改委和省市发改委领导一行到江汉区调研服务业发展和改革推进情况,并出席2017年武汉时装周开幕式。

江汉区是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全国十个、全省唯一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江汉区委负责人向相关领导介绍了该区从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到示范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效:全区服务业占经济总量92%以上,产业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包括武汉中央商务区(CBD)、江汉经济开发区在内的功能园区建设加快;包括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红T时尚创意街区等一批功能性项目持续推进。同时在规划引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调研人员一行来到武汉CBD规划沙盘,了解了区域内的产业生态、空间布局、新兴业态等情况。在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园区在网罗高端人才,提高人才供给效率等方面的强大功能。

江汉区相关负责人称,从国家试点到国家示范,江汉区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中央及省市发改委的指导与关心。步入新征程,有了园区、项目、楼宇等抓手,江汉区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的目标方向更明确、勇气更足、思想更统一。

“这个试点的帽子戴对了。”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李忠娟在听完汇报后,对江汉区服务业综合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有高度——服务业占比在全国都居领先地位,金融、物流、商贸、中介信息等服务业的几大支柱产业发展非常健康;有载体——推进了功能园区、功能项目,打造武汉时装周这样的重要活动品牌,搭建了实实在在的服务业综合平台;有亮点——包括统计制度的改革、投融资制度的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行政管理的改革,都是江汉区先行先试的成果。这5年,江汉区努力推动武汉市成为全国“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武汉市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全省服务业对未来长远的谋划和思考。

国家省市发改委领导与江汉区负责人座谈 通讯员朱素芳 摄

李忠娟表示,服务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获得感满足感,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希望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在五个方面进一步发力,促进全国服务的大繁荣。

抓政策落实。目前国家对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出台了发展大纲,但有政策没细则,各地要多做努力,推动政策在地方落地。

抓改革创新。中小型服务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主要源于诚信体系和评价体系缺失,党委政府应该为服务业企业做出衡量标准,探索投融资的改革。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统计制度的改革等。

抓载体建设。国家发改委将对各试验区将进行动态管理和评估。希望地方在“质量强国”的战略框架下,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抓新增长点。以区、县、镇为单位,依托地方的积极性,精准使发力、打造亮点,形成可参观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多策划日武汉时装周这类能带给老百姓品牌消费、体验感的活动,打造新的增长点。

抓统筹规划。过去的服务业基本是市场化发展,未来借助一代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地方应统筹设计好服务业空间布局,在知识产权、标准、信息、政策等软件方面跟上,借助国家战略,向外输出中国服务业企业的创新技术、标准和服务,发挥中国智慧。


【编辑 肖月】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