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文喜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何晓刚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特派记者华智超 刘晨玮)“近一年来,我们村发生了大变化。”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陈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文喜,如数家珍地晒出这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单”: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陈玉村引进了种植农业合作社,在村里建起了近1000亩早熟桃基地和约700亩油茶基地,两处基地都有很好的效益。种植农业合作社带动了村民致富,帮助村里18户贫困家庭脱贫摘帽。村民既可以把土地承包出去,也能拿分红,还可以在种植基地工作,“在家门口上班拿工资”。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村口的两条水泥路拓宽了,进出村子更方便;村子筹集资金投入约450万元建设美丽村湾,投资90万元左右建设绿化公园。
建设美丽村湾和绿化公园时,陈玉村特意修了许多宣传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提高村民的文明素养,让乡风更加文明。
作为陈玉村的“当家人”,张文喜始终惦记村里的贫困户。近一年来,陈玉村所有贫困家庭的危房改造全面完成,没有一个适龄儿童失学,贫困户的医保全部免除,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困难。
住进新房、能喝净水、走幸福路、唱致富歌、品文化茶,这是张文喜自己总结出的目标。在他看来,只要陈玉村继续走乡村振兴道路,终有一天能实现这些目标。他坦言,如果没有乡村振兴战略,陈玉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绩,“永远跟党走已经深入陈玉村村民的心中”。
【编辑:朱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