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帮找工作解决家人生计,永丰司法所用温情感化矫正对象

©原创 2017-12-11 15:41

父亲早逝,母亲有智力障碍,社区矫正对象因家境困难出现思想波动,永丰街司法所与社区组建“一对一”帮教小组,帮其找到工作,解决实际困难,感化了矫正对象。12月11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他不但自己顺利解矫,还转变成为“正能量”,积极帮助其他矫正对象顺利解矫。

2014年,家住永丰街的21岁小伙小林(化名)因寻衅滋事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成为永丰司法所辖区的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刚来社区服刑时,小林有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工作,一直表现较好。然而,自2015年上半年开始,小林的表现开始反常,不仅不按时报到,还精神恍惚,像变了个人一样。负责帮教他的工作人员察觉到异常后,开始密切关注其行踪,并找他谈心。小林将单位辞退的事和盘托出并诉苦,父亲早逝,母亲有智力障碍,没有其他亲朋好友,丢了工作后,他和母亲的生活没了着落,不得不想其他办法。永丰司法所所长许光和得知情况后,迅速与社区沟通建立“一对一”帮教小组,很快在辖区的一个建筑公司为小林找到了一份土方的工作,每个月可以赚到4000多元,足够维持小林和母亲的生活。不仅如此,帮教小组的成员还坚持轮流谈心,按时给小林做思想工作。在帮教小组的努力下,小林不仅自己顺利解矫,还渐渐转变为积极分子,以亲身经历鼓励其他矫正对象一起进步。

据了解,建立“一对一”帮教小组,只是永丰街司法所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多方参与帮教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所利用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平台,组建心理咨询师、社区群干等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落实帮教志愿者责任,并将多方参与矫正帮助工作机制与“帮困解难”相结合,注重人性化帮教,助其顺利解矫。

父亲早逝,母亲有智力障碍,社区矫正对象因家境困难出现思想波动,永丰街司法所与社区组建“一对一”帮教小组,帮其找到工作,解决实际困难,感化了矫正对象。12月11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他不但自己顺利解矫,还转变成为“正能量”,积极帮助其他矫正对象顺利解矫。

2014年,家住永丰街的21岁小伙小林(化名)因寻衅滋事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成为永丰司法所辖区的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刚来社区服刑时,小林有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工作,一直表现较好。然而,自2015年上半年开始,小林的表现开始反常,不仅不按时报到,还精神恍惚,像变了个人一样。负责帮教他的工作人员察觉到异常后,开始密切关注其行踪,并找他谈心。小林将单位辞退的事和盘托出并诉苦,父亲早逝,母亲有智力障碍,没有其他亲朋好友,丢了工作后,他和母亲的生活没了着落,不得不想其他办法。永丰司法所所长许光和得知情况后,迅速与社区沟通建立“一对一”帮教小组,很快在辖区的一个建筑公司为小林找到了一份土方的工作,每个月可以赚到4000多元,足够维持小林和母亲的生活。不仅如此,帮教小组的成员还坚持轮流谈心,按时给小林做思想工作。在帮教小组的努力下,小林不仅自己顺利解矫,还渐渐转变为积极分子,以亲身经历鼓励其他矫正对象一起进步。

据了解,建立“一对一”帮教小组,只是永丰街司法所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多方参与帮教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所利用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平台,组建心理咨询师、社区群干等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落实帮教志愿者责任,并将多方参与矫正帮助工作机制与“帮困解难”相结合,注重人性化帮教,助其顺利解矫。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