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习近平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7-12-09 08:37 新华社  

新华社电中共中央12月6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2018年是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经济工作要贯彻新理念、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李克强、俞正声、张高丽、王沪宁、韩正出席座谈会。李克强通报了今年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中共中央关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考虑。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林毅夫先后发言。他们拥护中共十九大的决策部署,赞成中共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明年经济工作的考虑,并就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加快税收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绿色发展、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重视住房管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步伐、提高中医药国际市场竞争力、把握好在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中的主动权、做好争取台湾民心工作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表示,一年来,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科学把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

习近平指出,一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就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振兴和提升实体经济等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80余件,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和有效施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大家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

习近平强调,大家围绕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听了很受启发,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

习近平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发展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其他领域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这5年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凡,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5年的实践证明,中共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对经济工作的决策、对发展思路的调整是正确的。

习近平强调,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

习近平给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出3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深入学习领会中共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共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共同致力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希望大家充分发挥特点和优势,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找准履职尽责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真知灼见,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积极营造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希望各民主党派以换届为契机,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深化政治交接,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水平。他还希望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做好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作。

丁薛祥、刘鹤、尤权、周小川,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齐续春、陈晓光、马培华和郝明金、刘新成、何维、蒋作君、苏辉、徐辉、辜胜阻、朱永新、曹鸿鸣、黄荣、李稻葵等。

解读: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18年中国经济走向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根本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这次会议对2018的定位不同寻常——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蓝图,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2018年经济发展的清晰走向。

一个根本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作出这一判断。

此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

在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制定政策,要看清出发点在哪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有利于更好摆脱围绕速度判断经济发展的范畴,从发展的本质出发,引导政策重心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而“稳中求进”是推动三大变革、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遵循的工作总基调。

一个重点:

现代化经济体系开篇布局

即将到来的2018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宏大棋局如何落子?

此次会议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列入明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

这些重点工作也是十九大报告列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方向所在。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务和基本途径,对中国发展意义重大。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长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明年经济工作将重点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好篇布好局,并力求取得实效。”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说。

一个长效机制:

加快住房制度改革保障住有所居

力度空前的调控之后,明年房地产市场动向如何,备受关注。

此次会议将“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列为2018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强调要“力争取得明显成效”。这意味着明年我国在落实“住有所居”目标上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住房制度的建立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应着重落实“怎么住”的问题;加快长效机制建设,则可以更好地维护市场稳定、防范风险。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018年有望成为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建设年。”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建议,应坚持调控不动摇、不放松、不歇脚、不松懈,从金融、土地、财税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道防火墙:

防范风险要取得积极成效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并明确提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确保打赢三大攻坚战。”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防范风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于今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说,面向未来,金融机构应将防范风险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加强全面风险管理,防控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两手抓、两手硬。

一个底线任务:

向深度贫困地区发力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此次会议提出,精准脱贫要瞄准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

现在中央确定的深度贫困地区有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三区三州”,这些地区致贫原因复杂,贫困程度很深。

“深度贫困是当前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将采取超常规举措攻克深度贫困。”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

会议还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为明年重点工作之一,这意味着2018年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将有更多暖心政策出台,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一条红线: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明显减少

污染防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此次会议对明年环保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污染防治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明显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此外,还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环保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多地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重点地区、重点时段污染程度依然严重。目前环保部门正在开展专项行动,探索和建立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努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我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无疑将迎来更大力度的攻坚之战。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政治局会议还强调各地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进一步释放出转变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的信号。

环保督察是推进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说,在后续中央环保督察中,将重点完善相关机制和配套措施,研究推进有关法规制定,并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问题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

新华社电

【编辑李露】



新华社电中共中央12月6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2018年是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经济工作要贯彻新理念、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李克强、俞正声、张高丽、王沪宁、韩正出席座谈会。李克强通报了今年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中共中央关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考虑。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林毅夫先后发言。他们拥护中共十九大的决策部署,赞成中共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明年经济工作的考虑,并就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加快税收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绿色发展、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重视住房管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步伐、提高中医药国际市场竞争力、把握好在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中的主动权、做好争取台湾民心工作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表示,一年来,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科学把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

习近平指出,一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就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振兴和提升实体经济等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80余件,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和有效施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大家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

习近平强调,大家围绕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听了很受启发,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

习近平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发展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其他领域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这5年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凡,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5年的实践证明,中共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对经济工作的决策、对发展思路的调整是正确的。

习近平强调,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

习近平给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出3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深入学习领会中共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共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共同致力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希望大家充分发挥特点和优势,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找准履职尽责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真知灼见,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积极营造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希望各民主党派以换届为契机,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深化政治交接,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水平。他还希望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做好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作。

丁薛祥、刘鹤、尤权、周小川,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齐续春、陈晓光、马培华和郝明金、刘新成、何维、蒋作君、苏辉、徐辉、辜胜阻、朱永新、曹鸿鸣、黄荣、李稻葵等。

解读: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18年中国经济走向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根本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这次会议对2018的定位不同寻常——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蓝图,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2018年经济发展的清晰走向。

一个根本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作出这一判断。

此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

在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制定政策,要看清出发点在哪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有利于更好摆脱围绕速度判断经济发展的范畴,从发展的本质出发,引导政策重心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而“稳中求进”是推动三大变革、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遵循的工作总基调。

一个重点:

现代化经济体系开篇布局

即将到来的2018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宏大棋局如何落子?

此次会议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列入明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

这些重点工作也是十九大报告列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方向所在。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务和基本途径,对中国发展意义重大。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长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明年经济工作将重点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好篇布好局,并力求取得实效。”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说。

一个长效机制:

加快住房制度改革保障住有所居

力度空前的调控之后,明年房地产市场动向如何,备受关注。

此次会议将“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列为2018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强调要“力争取得明显成效”。这意味着明年我国在落实“住有所居”目标上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住房制度的建立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应着重落实“怎么住”的问题;加快长效机制建设,则可以更好地维护市场稳定、防范风险。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018年有望成为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建设年。”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建议,应坚持调控不动摇、不放松、不歇脚、不松懈,从金融、土地、财税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道防火墙:

防范风险要取得积极成效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并明确提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确保打赢三大攻坚战。”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防范风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于今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说,面向未来,金融机构应将防范风险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加强全面风险管理,防控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两手抓、两手硬。

一个底线任务:

向深度贫困地区发力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此次会议提出,精准脱贫要瞄准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

现在中央确定的深度贫困地区有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三区三州”,这些地区致贫原因复杂,贫困程度很深。

“深度贫困是当前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将采取超常规举措攻克深度贫困。”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

会议还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为明年重点工作之一,这意味着2018年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将有更多暖心政策出台,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一条红线: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明显减少

污染防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此次会议对明年环保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污染防治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明显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此外,还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环保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多地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重点地区、重点时段污染程度依然严重。目前环保部门正在开展专项行动,探索和建立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努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我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无疑将迎来更大力度的攻坚之战。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政治局会议还强调各地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进一步释放出转变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的信号。

环保督察是推进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说,在后续中央环保督察中,将重点完善相关机制和配套措施,研究推进有关法规制定,并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问题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

新华社电

【编辑李露】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