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要做一块为百姓服务的抹布,为群众抹去困难和烦恼,带来‘光亮’和欢乐。”
我是汉阳区江堤街江欣苑社区居民,肖诗龙,这是我们江欣苑社区的“抹布书记”——胡明荣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十五年如一日,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江欣苑社区的普通居民,亲身经历了社区这几年的巨大变化,让我打心底佩服咱们这个“抹布书记”。
回想入住初期,我们社区很多居民居然保留着农村的生活状态,将鸡、鸭,甚至是牛、羊都带进了社区,还有些居民将小区绿化改成菜园和鱼池,整个社区俨然像个城里的“农村”。
后来为了拉近与居民的距离,胡书记就像个无怨无悔的“家长”,几乎天天六点起早在社区转悠,与居民聊聊天,收集居民的问题和建议,不让群众的问题变成群众的焦虑,那时候我和邻里向胡书记反映没地方晾晒衣服,只能将衣物乱搭在树木和花坛上晾晒,不久后社区每栋楼下便安装了整齐的晾衣架;还有一些社区老人抱怨社区没有休息和健身的地方,于是休闲亭、休闲椅和健身器材就建立了起来……她还建立进栋入户“六级组织服务体系”,后来听说也成了各个社区纷纷效仿的模式。
“我是最基层的“红色头雁”,社区的事情就是‘烧火带引伢,一抹带十杂’”。群众是很实在的,如何为群众服务?胡大姐有自己的理解:“做一天的报告还不如和群众聊一下家常;讲一百条大道理,还不如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我听说她小时候曾经在河南逃过荒,饿过肚子,对群众疾苦十分懂得。因此,她把困难户视同亲人,不遗余力发动我们在社区里找亲戚、认亲人,大家受她感染逐渐成为在群众中一呼百应的“群众骨干”。
更让我吃惊的是,她竟然把社区做成了非遗文化传承园,做成了AAA景区,做成了百姓创业就业的基地,这是何等的付出换来的。如今,近百位手艺人就像找到了“家”,放心带徒,安心创业,上千群众从中直接受益,他们也习惯称比自己小的胡明荣妹妹为“家长”,一说起这位“家长”无不佩服。
不但如此,非遗文化带动社区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赛家风”“戏曲协会”等应有尽有,胡书记经常对我们说,社区是居民自己的,她希望社区由我们居民自己来管理,几年下来,我认识的邻里居民都被丰富的活动从“麻将”桌上拉了下来,像柯丹、苏刚、罗大清等,社区好人渐渐多了起来。
不过,我们身边的居民也常常为这位贴心书记的身体担心,碰到时总会叮嘱一声注意身体,可她总笑着说没事的,这就是“拼命三郎”胡明荣,她心中永远记着我们老百姓沉甸甸的信任和嘱托,甘心做一块平凡普通的“抹布”,为我们换来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宜居环境。
(作者 肖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