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我是志愿者】崇德为民俯首惠民 洪山33年遍种文明之花

2017-12-07 21:01 中国文明网  

马应龙志愿队参加抗洪抢险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居民楼前的无障碍设施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11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举行,三年一届的全国“文明榜”出炉:2300多家单位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近500所学校列入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榜单上,“洪山”闪现了3次: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珞南街丽岛花园社区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广埠屯小学位列“全国文明校园”,上榜总数排在全市最前列。

其中,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武汉唯一上榜的工业企业,广埠屯小学是武汉唯一上榜的小学。

文明之路上,崇德为民,俯首惠民,洪山区已经走过了33年。

1984年洪山区委、区政府命名表彰了首届26个区级文明单位。次年,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洪山乡北港村为省级文明村,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区检察院等4个单位为市级文明单位。

此后,该区文明单位创建向街道(社区)、乡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不断延伸,获得称号的单位逐年增加,先进性、影响力不断增强。

到今年,洪山区级文明单位增加到489个(含街道和社区),市级文明单位由最初的4个增加到86个,省级文明单位由最初的1个增加到23个。

2012年,洪山区实现了全国文明单位零的突破,中建三局二公司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区国税局、中船重工722研究所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如今,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各单位踏上文明新征程: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投身诚信建设、帮扶共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争当排头兵,播下一颗颗崭新的文明之种。

在可见的未来,文明之花当在洪山遍地盛放。

珞南街丽岛花园社区

“洋雷锋”为丽岛花园社区孩子们上课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南湖之窗——丽岛花园社区,现有住户2015户,居民4520人。社区环境幽雅,居民生活和谐幸福,近年来,社区借助自身综合优势,开展文明城市建设各项活动,营造良好文明创建氛围,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曾被授予“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示范住宅社区”“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等称号。

“内外兼修”为居民订制服务

运用“三方联动”切实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同时,引入志愿者“外援”增强服务的体验感,丽岛花园社区的“订制式”惠民服务赢得居民一致赞誉。

引入“外援”升级志愿服务

12月3日,在丽岛社区的活动室,新一任“洋雷锋英语角”的志愿教师们与社区的孩子们见面。

他们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留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肤色各异,语言不同,却同样秉持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人生信条。

这个学期,他们每周末会到社区的“英语角”呆上1个多小时。30多位6-12岁的小学员们将与他们全程英语互动,在娱乐中体会不一样的异国文化。

7岁的徐则林从上学期就开始参加“洋雷锋英语角”活动,很是喜欢。孩子妈妈觉得,“孩子挺快乐,不仅学习口语,而且感受快乐!我会发动身边的朋友也来参与。”

同时服务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让志愿者发挥余温,让社区青少年感受着不一样的“雷锋”精神。

除了这些“外援”志愿者,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12支,组织社区党员群众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作贡献等活动,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做实事。围绕重大活动、重要节庆,广泛深入开展“讲法制、讲道德、讲感恩、讲奉献”和“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

“三方联动”为居民解难题

12月6日,家住丽岛花园竹园的刘先生出差回家,走到门栋口,他拖着大件的行李从侧边的斜坡轻轻松松进了楼。而在几个月前,门口没有无障碍设施,刘先生要回家还得哼哧哼哧扛行李,拖10多级台阶。

丽岛花园拥有地下停车场,总体地势比较高,不少楼栋门口都有2米多高的台阶,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进出不方便。

曾有位80多岁的老人行动不便,每天就搬把小凳,坐在台阶最上方,整日看着周围的风景,没法下楼走动。

多年来,丽岛花园一直在持续完善无障碍设施,方便居民出行。今年,竹园共5栋楼房的门前道路改善提上了日程。

拿出初步改造方案后,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与业委会组团“刷楼”——每家上门征求意见。有的居民对设计方案有想法,不让施工,有热心的居民主动请缨,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耐心说服。

如今,竹园的每座楼栋门口都增加了一条缓缓的小坡道,可容轮椅和婴儿车上下,居民们赞不绝口。

社区在文明建设工作中,强化“红色引领”打造服务品牌,形成了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动”共建模式,建立了“组织联建、阵地联用、信息联通、活动联办、环境联创、矛盾联调”六联工作机制。今年至今调解各类矛盾15起,开展共建活动20余次,不断促进社区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十九大报告: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点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广埠屯小学

广埠屯小学第二届“创客新”科技节开幕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创建于1955年,是武汉市办学水平示范校。2015年以来,学校不忘初心,坚持创建文明校园,提升文明品质,创立形成了以“雅行教育”鲜明特色的文明校园,探索构建了文明校园常态化的创新之路,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案例一等奖。

“互联网+”激励文明“小雅士”

将学生角色与家庭、社会角度融合,将科技与思想道德教育碰撞,广埠屯小学为文明“小雅士”的打造找到新的突破口。

融多重角色塑“三小”学生

课间休息时间,校长正带着几位陌生的宾客在校园里走走看看。五年级四班的学生王孟杨主动上前,为来宾们讲解校园的文化设施和背后的故事。

在广埠屯小学,王孟杨这样的孩子还有10多个,他们是学校培养的“小导游”。每周四中午,他们会在午休时间上一堂选修课,跟随专业老师学习礼仪,包括说话的语调和肢体语言等,增加表现力和感染力。一旦学校接待客人,或是社区里需要帮助,“小导游”们便会主动“上岗”,讲述文化经典,传播传统美德。除了小导游,学校还会给学生们提供升旗手、小农夫、红领巾值勤岗等“小岗位”。

回家后,孩子们在家里就成为了“小家政”,每天为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校我有“小岗位”、在家我会“小家政”、社区我当“小导游”,说的就是广埠屯小学的“三小”活动。“三小”活动涵盖了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的三个生活层面,帮助学生“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学习一种本领、体验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个习惯、形成一种品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评选一等奖、湖北省特等奖。

用“智慧校园”促自我成长

11月开始,广埠屯小学1300多名学生人手一只手环,上面没有计步器和时钟,一面画有卡通校园吉祥物,一面刻着学生编号。

学生的手环与老师的管理手环一碰,内置芯片就会自动记录此次老师对学生的奖励或惩罚分数。分数即时在APP后台更新,家长用手机登录后,即可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

据了解,2015年起,该校推行“阳光雨露伴成长”雅行评价体系,设计了阳光、雨露、营营、乐乐4个校园吉祥物电子勋章,前三者分别代表学生在品格、课业、义务活动的表现,由老师进行盖章打分,“乐乐”则表示孩子在家中表现,由父母打分。

老师和家长可单次奖励学生1-10分,分数积累到50分以后就可以自行兑换奖励项目,比如“心愿课堂”“小岗位”“外出实践”“传统校园文化行”等。其中,心愿课堂主要是烘焙、滑板、乐高等兴趣课程,小岗位是指升旗手、值勤岗等,外出实践则是到科技馆、博物馆等地的体验课,校园文化行则是传统节日,学校会出资购置一些应景的礼物,或请专业人士送音乐剧、戏剧进校园。

如今,这只手环已经成为课堂“激励神器”,促进学生在习惯养成、素养提升等方面的自我激励、自我成长。未来,广埠屯小学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学校文化进一步融合,探索大数据背景下个性化的深度教学,打造面向未来的幸福学校。

十九大报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马应龙志愿者为居民义诊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马应龙始创于公元1582年,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四百多年来,马应龙持续经营,谱写了惠民济世的医药传奇。尤其是1995年中国宝安集团控股经营以来,马应龙走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现已形成了含药品生产经营、连锁专科医院和诊疗技术、保健品和功能性化妆品等覆盖大健康全产业链的医药上市集团,国内治痔治疗领域第一品牌。

将公益融入企业“血脉”

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马应龙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承担起与企业能力相对应的社会责任,“双管齐下”:投诸人力,成立志愿者团队;加大药品、现金投放,积极扶贫济困。

2年近千余人次参与志愿行动

在南湖附近的绿道上,人们常常能看到一支红色的骑行队伍,挂着马应龙的标志,带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条幅。这是一个志愿者快速小分队,有30多名成员。

平日里,他们是热心公益的自行车爱好者,常利用双休、节假日,帮助解决公司生产经营的急难问题和为困难员工提供各类帮助。社会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就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志愿者队伍。

2016年、2017年夏季武汉遭受洪灾时,马应龙党员志愿者都抢在第一时间组成防汛突击队,赶赴重灾区天兴洲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在防汛队负责人李汉政记忆中,防汛确是一件苦活:天兴洲位于江中心,植被丰茂,“蚊子、苍蝇多得可以把人抬走,我们白天斗蝇,夜晚扛蚊”。防汛的临时住宿点条件简陋,无纱门纱窗,长时间无空调,酷暑难耐,“江边有风的地方有蚊虫,室内无蚊虫的地方没有风”。如此艰苦条件下,马应龙的抗洪队伍仍然坚守驻点,日夜加紧巡堤查险,帮助受灾群众安全转移。

近两年来,志愿队共组织50多次志愿活动,近1000余人次参与,广受好评。

10年约6000万元慈善救助

湖北荆州、宜昌、襄阳等地多个县市的百姓还记得,去年7月,家乡被洪水重创时,自己拿到了来自马应龙的药品,当时马应龙的捐赠药品价值180余万元。

过去10年,马应龙持续通过湖北省红十字会向省内80多个县市以及国内地震灾区无偿捐赠药品,总价值超过4700万元。这些药品被分配到各地卫生院、村卫生所和地震灾区,无偿供病患使用。

有别于其他捐赠方式,马应龙不仅是把药品捐出来,还建立受助地区档案,通过走访、电话等途径,实时跟踪掌握受助地区近况,确保捐赠药品使用到位,真正帮到有切实需要的人。

据了解,马应龙2007年就成立企业慈善基金(即“马应龙慈善基金”),建立起了一个完备的运作平台,统筹企业的慈善事业,遵循“不求锦上添花、但求雪中送炭”的原则,始终坚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帮扶救助弱势群体、履行企业公民责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宗旨,重点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公益助医、赈灾救危等方面实施精准救助。

除了捐赠药品和现金,马应龙还开展公益助医活动,十年来为数百名肛肠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无偿诊疗服务,帮助了特殊困难群体,也引起社会大众对肛肠健康更多的重视,普及了卫生知识。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来说,难的不是如何选择利他还是互利型的慈善方式,难的是把公益和慈善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让慈善能够不断地开花结果,并能周而复始进行爱的传递。

十九大报告: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长江日报 策划:刘勇 撰文:杨菁 马华进 曹嘉 罗璇 郑挚)


马应龙志愿队参加抗洪抢险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居民楼前的无障碍设施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11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举行,三年一届的全国“文明榜”出炉:2300多家单位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近500所学校列入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榜单上,“洪山”闪现了3次: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珞南街丽岛花园社区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广埠屯小学位列“全国文明校园”,上榜总数排在全市最前列。

其中,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武汉唯一上榜的工业企业,广埠屯小学是武汉唯一上榜的小学。

文明之路上,崇德为民,俯首惠民,洪山区已经走过了33年。

1984年洪山区委、区政府命名表彰了首届26个区级文明单位。次年,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洪山乡北港村为省级文明村,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区检察院等4个单位为市级文明单位。

此后,该区文明单位创建向街道(社区)、乡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不断延伸,获得称号的单位逐年增加,先进性、影响力不断增强。

到今年,洪山区级文明单位增加到489个(含街道和社区),市级文明单位由最初的4个增加到86个,省级文明单位由最初的1个增加到23个。

2012年,洪山区实现了全国文明单位零的突破,中建三局二公司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区国税局、中船重工722研究所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如今,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各单位踏上文明新征程: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投身诚信建设、帮扶共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争当排头兵,播下一颗颗崭新的文明之种。

在可见的未来,文明之花当在洪山遍地盛放。

珞南街丽岛花园社区

“洋雷锋”为丽岛花园社区孩子们上课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南湖之窗——丽岛花园社区,现有住户2015户,居民4520人。社区环境幽雅,居民生活和谐幸福,近年来,社区借助自身综合优势,开展文明城市建设各项活动,营造良好文明创建氛围,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曾被授予“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示范住宅社区”“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等称号。

“内外兼修”为居民订制服务

运用“三方联动”切实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同时,引入志愿者“外援”增强服务的体验感,丽岛花园社区的“订制式”惠民服务赢得居民一致赞誉。

引入“外援”升级志愿服务

12月3日,在丽岛社区的活动室,新一任“洋雷锋英语角”的志愿教师们与社区的孩子们见面。

他们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留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肤色各异,语言不同,却同样秉持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人生信条。

这个学期,他们每周末会到社区的“英语角”呆上1个多小时。30多位6-12岁的小学员们将与他们全程英语互动,在娱乐中体会不一样的异国文化。

7岁的徐则林从上学期就开始参加“洋雷锋英语角”活动,很是喜欢。孩子妈妈觉得,“孩子挺快乐,不仅学习口语,而且感受快乐!我会发动身边的朋友也来参与。”

同时服务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让志愿者发挥余温,让社区青少年感受着不一样的“雷锋”精神。

除了这些“外援”志愿者,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12支,组织社区党员群众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作贡献等活动,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做实事。围绕重大活动、重要节庆,广泛深入开展“讲法制、讲道德、讲感恩、讲奉献”和“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

“三方联动”为居民解难题

12月6日,家住丽岛花园竹园的刘先生出差回家,走到门栋口,他拖着大件的行李从侧边的斜坡轻轻松松进了楼。而在几个月前,门口没有无障碍设施,刘先生要回家还得哼哧哼哧扛行李,拖10多级台阶。

丽岛花园拥有地下停车场,总体地势比较高,不少楼栋门口都有2米多高的台阶,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进出不方便。

曾有位80多岁的老人行动不便,每天就搬把小凳,坐在台阶最上方,整日看着周围的风景,没法下楼走动。

多年来,丽岛花园一直在持续完善无障碍设施,方便居民出行。今年,竹园共5栋楼房的门前道路改善提上了日程。

拿出初步改造方案后,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与业委会组团“刷楼”——每家上门征求意见。有的居民对设计方案有想法,不让施工,有热心的居民主动请缨,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耐心说服。

如今,竹园的每座楼栋门口都增加了一条缓缓的小坡道,可容轮椅和婴儿车上下,居民们赞不绝口。

社区在文明建设工作中,强化“红色引领”打造服务品牌,形成了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动”共建模式,建立了“组织联建、阵地联用、信息联通、活动联办、环境联创、矛盾联调”六联工作机制。今年至今调解各类矛盾15起,开展共建活动20余次,不断促进社区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十九大报告: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点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广埠屯小学

广埠屯小学第二届“创客新”科技节开幕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创建于1955年,是武汉市办学水平示范校。2015年以来,学校不忘初心,坚持创建文明校园,提升文明品质,创立形成了以“雅行教育”鲜明特色的文明校园,探索构建了文明校园常态化的创新之路,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案例一等奖。

“互联网+”激励文明“小雅士”

将学生角色与家庭、社会角度融合,将科技与思想道德教育碰撞,广埠屯小学为文明“小雅士”的打造找到新的突破口。

融多重角色塑“三小”学生

课间休息时间,校长正带着几位陌生的宾客在校园里走走看看。五年级四班的学生王孟杨主动上前,为来宾们讲解校园的文化设施和背后的故事。

在广埠屯小学,王孟杨这样的孩子还有10多个,他们是学校培养的“小导游”。每周四中午,他们会在午休时间上一堂选修课,跟随专业老师学习礼仪,包括说话的语调和肢体语言等,增加表现力和感染力。一旦学校接待客人,或是社区里需要帮助,“小导游”们便会主动“上岗”,讲述文化经典,传播传统美德。除了小导游,学校还会给学生们提供升旗手、小农夫、红领巾值勤岗等“小岗位”。

回家后,孩子们在家里就成为了“小家政”,每天为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校我有“小岗位”、在家我会“小家政”、社区我当“小导游”,说的就是广埠屯小学的“三小”活动。“三小”活动涵盖了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的三个生活层面,帮助学生“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学习一种本领、体验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个习惯、形成一种品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评选一等奖、湖北省特等奖。

用“智慧校园”促自我成长

11月开始,广埠屯小学1300多名学生人手一只手环,上面没有计步器和时钟,一面画有卡通校园吉祥物,一面刻着学生编号。

学生的手环与老师的管理手环一碰,内置芯片就会自动记录此次老师对学生的奖励或惩罚分数。分数即时在APP后台更新,家长用手机登录后,即可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

据了解,2015年起,该校推行“阳光雨露伴成长”雅行评价体系,设计了阳光、雨露、营营、乐乐4个校园吉祥物电子勋章,前三者分别代表学生在品格、课业、义务活动的表现,由老师进行盖章打分,“乐乐”则表示孩子在家中表现,由父母打分。

老师和家长可单次奖励学生1-10分,分数积累到50分以后就可以自行兑换奖励项目,比如“心愿课堂”“小岗位”“外出实践”“传统校园文化行”等。其中,心愿课堂主要是烘焙、滑板、乐高等兴趣课程,小岗位是指升旗手、值勤岗等,外出实践则是到科技馆、博物馆等地的体验课,校园文化行则是传统节日,学校会出资购置一些应景的礼物,或请专业人士送音乐剧、戏剧进校园。

如今,这只手环已经成为课堂“激励神器”,促进学生在习惯养成、素养提升等方面的自我激励、自我成长。未来,广埠屯小学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学校文化进一步融合,探索大数据背景下个性化的深度教学,打造面向未来的幸福学校。

十九大报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马应龙志愿者为居民义诊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马应龙始创于公元1582年,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四百多年来,马应龙持续经营,谱写了惠民济世的医药传奇。尤其是1995年中国宝安集团控股经营以来,马应龙走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现已形成了含药品生产经营、连锁专科医院和诊疗技术、保健品和功能性化妆品等覆盖大健康全产业链的医药上市集团,国内治痔治疗领域第一品牌。

将公益融入企业“血脉”

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马应龙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承担起与企业能力相对应的社会责任,“双管齐下”:投诸人力,成立志愿者团队;加大药品、现金投放,积极扶贫济困。

2年近千余人次参与志愿行动

在南湖附近的绿道上,人们常常能看到一支红色的骑行队伍,挂着马应龙的标志,带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条幅。这是一个志愿者快速小分队,有30多名成员。

平日里,他们是热心公益的自行车爱好者,常利用双休、节假日,帮助解决公司生产经营的急难问题和为困难员工提供各类帮助。社会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就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志愿者队伍。

2016年、2017年夏季武汉遭受洪灾时,马应龙党员志愿者都抢在第一时间组成防汛突击队,赶赴重灾区天兴洲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在防汛队负责人李汉政记忆中,防汛确是一件苦活:天兴洲位于江中心,植被丰茂,“蚊子、苍蝇多得可以把人抬走,我们白天斗蝇,夜晚扛蚊”。防汛的临时住宿点条件简陋,无纱门纱窗,长时间无空调,酷暑难耐,“江边有风的地方有蚊虫,室内无蚊虫的地方没有风”。如此艰苦条件下,马应龙的抗洪队伍仍然坚守驻点,日夜加紧巡堤查险,帮助受灾群众安全转移。

近两年来,志愿队共组织50多次志愿活动,近1000余人次参与,广受好评。

10年约6000万元慈善救助

湖北荆州、宜昌、襄阳等地多个县市的百姓还记得,去年7月,家乡被洪水重创时,自己拿到了来自马应龙的药品,当时马应龙的捐赠药品价值180余万元。

过去10年,马应龙持续通过湖北省红十字会向省内80多个县市以及国内地震灾区无偿捐赠药品,总价值超过4700万元。这些药品被分配到各地卫生院、村卫生所和地震灾区,无偿供病患使用。

有别于其他捐赠方式,马应龙不仅是把药品捐出来,还建立受助地区档案,通过走访、电话等途径,实时跟踪掌握受助地区近况,确保捐赠药品使用到位,真正帮到有切实需要的人。

据了解,马应龙2007年就成立企业慈善基金(即“马应龙慈善基金”),建立起了一个完备的运作平台,统筹企业的慈善事业,遵循“不求锦上添花、但求雪中送炭”的原则,始终坚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帮扶救助弱势群体、履行企业公民责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宗旨,重点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公益助医、赈灾救危等方面实施精准救助。

除了捐赠药品和现金,马应龙还开展公益助医活动,十年来为数百名肛肠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无偿诊疗服务,帮助了特殊困难群体,也引起社会大众对肛肠健康更多的重视,普及了卫生知识。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来说,难的不是如何选择利他还是互利型的慈善方式,难的是把公益和慈善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让慈善能够不断地开花结果,并能周而复始进行爱的传递。

十九大报告: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长江日报 策划:刘勇 撰文:杨菁 马华进 曹嘉 罗璇 郑挚)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