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7日讯(记者王晶 通讯员胡思洁)近日,央视聚焦湖北“三乡工程”,黄陂成为“湖北样板”。12月6日晚,黄陂区委书记吴祖云与全区金融机构齐聚一堂,为“三乡工程”助力,共商乡村振兴之道。
实施“三乡工程”,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行动,是贯彻省委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建设农业强省的具体行动,是市委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一体化发展的开创性举措。黄陂区心性笃定,积极行动,解放思想,担当作为,扎实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有力促进了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有效解决了诸多当前农村发展想解决而长期乏力解决的问题,让广大群众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曙光。
发放贷款31.7亿元,18亿支持旅游
今年1-10月份,黄陂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90.4亿元,比年初增加22.1亿元,增幅3.89%;贷款余额340.9亿元,比年初增加24.9亿元,增幅7.88%,全区新增存贷比112.6%。
今年以来,黄陂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三乡工程”,全心全意全力做好“三乡工程”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11月底,支持“三乡工程”贷款余额94.3亿元。今年,累计发放户数735笔,金额31.7亿元。其中,支持旅游企业7笔,金额18亿元。
实施乡村振兴,金融机构各有高招
农行黄陂支行推出支持“三乡工程”的信贷产品,包括兴业贷、农户安家贷款、土地扭转贷款、精准扶贫贷。农商行黄陂支行发放“三乡工程”序列卡,为支持“三乡工程”的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服务,同时组建旅游团队,支持旅游企业。湖北银行与华夏幸福签订100亿战略协议。汉口银行将160万党费支持贫困村脱贫。为异地打工、回乡买房的农民工提供购房贷款8000万等。邮政黄陂支行成立“三农”事业部,支持小微企业贷款1900万等。
创新结合,为“三乡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金融机构还创新结合,为“三乡工程”提供更加有力支撑。如与金融网格工作相结合,实现金融网络化全覆盖,走在全市前列。通过建立全区671个金融网格,94余万户金融档案,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目前通过金融网格为王艳华等“市民下乡”、余金桥“能人回乡”提供信贷支持8220万元。通过与土地经营权试点工作相结合,用土地经营权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通过对接银政企三方搭建“惠农贷”平台,市农投提供保障措施,企业享受低息贷款,银行降低土地经营权贷款风险,达到三方共赢。通过与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凝聚商业银行履行好金融精准扶贫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实地调查走访,积极调动企业吸收贫困户就业的积极性,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每个贫困户可贷10万元。
下一步,黄陂区各金融机构将继续做好“三乡工程”金融服务,为开创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湖北经验”和“武汉样板”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今年累计发放贷款31.7亿元,列举部分项目:
● 支持湖北庚亿林业管理有限公司500万信贷资金
● 支持木兰花乡旅游项目5000万,即将再提供1亿元资金支持
● 支持楚扬养殖项目950万信贷资金
● 支持木兰天池旅游项目共7.5亿元
● 支持群益建设六指滨湖村7500万信贷资金
● 支持石桥源公司建设姚集石桥村1.1亿元
● 武汉卓尔文旅集团有限公司2亿元
● 云雾山生态旅游项目1.02亿元
● 木兰草原旅游项目8600万元
● 木兰蛋鸡养殖场8700万元
● 锦里沟旅游项目1000万元
● 煜江能农业科技9200万元
【编辑 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