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武汉巡察干部的“人情压力”变小了,是怎么做到的?

©原创 2017-12-06 19:29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6日讯(记者王雪 通讯员汪洋)曾经难以核实的线索,在交叉巡察后有了突破性进展,巡察干部没有再遇到“说情打招呼”的情况……为最大限度破除人情干扰,今年3月,武汉率先在全省探索区级交叉巡察。

区级交叉巡察,意味着各区组织巡察组,由市委巡察办安排进驻到另外一个区,各区委负责组织进驻巡察组这批“外援”对本区进行巡察。首轮交叉巡察试点在江岸、江汉、汉阳3个区开展,7月启动的第二轮交叉试点扩大至8个区。本月,区级交叉巡察实现全覆盖。

群众实名举报违纪问题被锁定

去年江汉区纪委不断收到群众匿名举报:常青街一名社区书记收受群众好处。由于没有举报人留下真实姓名,纪委工作人员只能“旁敲侧击”,走访了100多户曾居住在该社区的居民。由于是本区工作人员调查,这些居民都有顾虑,没有人愿意出面作证,问题线索没有得到直接证据印证,导致调查工作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

就在工作陷入“僵局”时,区级交叉巡察启动,江岸区派驻巡察组进驻江汉区。巡察组对外公布联系方式,进驻20多天后,一封群众的实名举报信被送到了巡察组驻地,举报内容还是反映相同问题。巡察组将问题线索移交,常青街纪工委马上介入调查,联系上了这位实名举报的市民。这一问题得以查实:该社区书记在为居民办理低保、申请廉租房、发放淹水慰问金时,多次收受礼金共2900元。最终,该社区书记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已被调离社区书记、主任岗位。

区内巡察时,不少举报人会担心调查人员和被举报人是“熟人同事”,往往不愿站出来。“在巡察组进驻后,能有群众实名举报,说明了对巡察工作的充分信任”,经办该案件的工作人员表示。

巡察干部甩掉包袱敢较真

区内巡察,往往有“熟人查熟人”“说情打招呼”的困扰。交叉巡察启动后,巡察干部都是“生面孔”,当“包公”不再有顾虑。

一名曾参与巡察的干部感受深刻。江岸区去年底开展自主巡察时,这名干部担任巡察组组长。他发现,由于长期在本区工作,巡察碰到的都是熟人,往往问题还没开始深入调查,招呼已经打了过来。他委婉地表示,区内巡察容易“得罪人”,不愿再参加下轮巡察。今年初,得知交叉巡察是派到外区工作时,他打消了顾虑,没了包袱,主动参与到交叉巡察工作中。

消除了人情干扰,巡察干部可以撇开情面、一查到底。今年4月,江汉区派驻汉阳区的巡察组在巡察部分街道时,发现有些街道干部网上学习记录齐全,却对网上学习内容不甚了解。巡察组工作人员随即请部分干部当场输入学习页面登录密码,这时候不少人懵了——这就存在找人“代学”的问题。这名巡察组工作人员说:“如果在本区巡察,让人家当面输账号密码还有些难为情,毕竟都是区内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

据了解,各巡察组的巡察干部档案都会经过严格审核,保证巡察干部本人及家属都与被巡察区没有任何联系。市委巡察办也会加强监督,各区不能对进驻巡察组发现的问题“遮掩”和“袒护”。市委巡察办在调研中发现,试点区在交叉巡察时普遍没有发现打招呼、托关系的情况,巡察干部基本没有了“人情压力”,敢于对问题较真。

专业型巡察干部汽油票中发现线索

面对被巡察单位的各种情况,如何在纷繁的线索和资料中发现问题?市委巡察办明确要求,每个巡察组要有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审计等专业型干部,每组中至少有2人参加过巡察工作,以此借助巡察干部的“火眼金睛”,揪出违纪违规者。

江岸区派驻江汉区巡察时,巡察组成员到万松街一基层站所摸排线索。他们翻账本、查票据,“环卫所都是洒水车、垃圾运送车,加的油应该是低标号柴油,为什么有大量的高标号汽油发票?”巡察组成员经过比对,发现了汽油票中的蹊跷。

随即,巡察组向该所核实了这一问题线索。江汉区纪委将线索转交至万松街纪工委。调查发现,该所多次采取加油卡少充值多开票,以高标号汽油发票报销用于日常工作接待的香烟费用,达1.64万元。最终,所长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市委巡察办针对区级交叉巡察建立了严格的考评体系,将从发现问题线索、巡察报告、巡察队伍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对各区考核,评选交叉巡察优秀城区、优秀巡察组和优秀巡察干部,提升巡察的质量和效果。

紧盯重点人 重点事 重点问题

巡察组进驻后,不仅要揪出贪腐问题,还要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突出政治巡察要求。

全市第二轮交叉巡察试点启动后,汉阳区派驻蔡甸区巡察组在一家单位党组巡察时,发现该单位党组未制定党组议事规则,存在以行政办公会代替党组会的现象,“三重一大”事项未经党组会研究决策。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超过万元以上的重大资金支付190笔,达6438万元,未见党组会研究决策记录。发现此问题后,巡察组瞄准该单位的“重点人”——党组书记,发现该书记未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在本单位“选人用人程序不规范”“财政资金涉嫌违规使用”“涉嫌违规发放津补贴”等诸多问题中负有主要责任。巡察组将相关问题线索移交蔡甸区纪委,该单位党组书记已被党纪立案审查。

据统计,武汉市首轮试点发现面上问题441个,问题线索206件;第二轮8个试点区24个巡察组初步发现面上问题1270个,问题线索332件,相关问题线索将反馈或移交有关部门办理。

【编辑:朱艳琳】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6日讯(记者王雪 通讯员汪洋)曾经难以核实的线索,在交叉巡察后有了突破性进展,巡察干部没有再遇到“说情打招呼”的情况……为最大限度破除人情干扰,今年3月,武汉率先在全省探索区级交叉巡察。

区级交叉巡察,意味着各区组织巡察组,由市委巡察办安排进驻到另外一个区,各区委负责组织进驻巡察组这批“外援”对本区进行巡察。首轮交叉巡察试点在江岸、江汉、汉阳3个区开展,7月启动的第二轮交叉试点扩大至8个区。本月,区级交叉巡察实现全覆盖。

群众实名举报违纪问题被锁定

去年江汉区纪委不断收到群众匿名举报:常青街一名社区书记收受群众好处。由于没有举报人留下真实姓名,纪委工作人员只能“旁敲侧击”,走访了100多户曾居住在该社区的居民。由于是本区工作人员调查,这些居民都有顾虑,没有人愿意出面作证,问题线索没有得到直接证据印证,导致调查工作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

就在工作陷入“僵局”时,区级交叉巡察启动,江岸区派驻巡察组进驻江汉区。巡察组对外公布联系方式,进驻20多天后,一封群众的实名举报信被送到了巡察组驻地,举报内容还是反映相同问题。巡察组将问题线索移交,常青街纪工委马上介入调查,联系上了这位实名举报的市民。这一问题得以查实:该社区书记在为居民办理低保、申请廉租房、发放淹水慰问金时,多次收受礼金共2900元。最终,该社区书记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已被调离社区书记、主任岗位。

区内巡察时,不少举报人会担心调查人员和被举报人是“熟人同事”,往往不愿站出来。“在巡察组进驻后,能有群众实名举报,说明了对巡察工作的充分信任”,经办该案件的工作人员表示。

巡察干部甩掉包袱敢较真

区内巡察,往往有“熟人查熟人”“说情打招呼”的困扰。交叉巡察启动后,巡察干部都是“生面孔”,当“包公”不再有顾虑。

一名曾参与巡察的干部感受深刻。江岸区去年底开展自主巡察时,这名干部担任巡察组组长。他发现,由于长期在本区工作,巡察碰到的都是熟人,往往问题还没开始深入调查,招呼已经打了过来。他委婉地表示,区内巡察容易“得罪人”,不愿再参加下轮巡察。今年初,得知交叉巡察是派到外区工作时,他打消了顾虑,没了包袱,主动参与到交叉巡察工作中。

消除了人情干扰,巡察干部可以撇开情面、一查到底。今年4月,江汉区派驻汉阳区的巡察组在巡察部分街道时,发现有些街道干部网上学习记录齐全,却对网上学习内容不甚了解。巡察组工作人员随即请部分干部当场输入学习页面登录密码,这时候不少人懵了——这就存在找人“代学”的问题。这名巡察组工作人员说:“如果在本区巡察,让人家当面输账号密码还有些难为情,毕竟都是区内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

据了解,各巡察组的巡察干部档案都会经过严格审核,保证巡察干部本人及家属都与被巡察区没有任何联系。市委巡察办也会加强监督,各区不能对进驻巡察组发现的问题“遮掩”和“袒护”。市委巡察办在调研中发现,试点区在交叉巡察时普遍没有发现打招呼、托关系的情况,巡察干部基本没有了“人情压力”,敢于对问题较真。

专业型巡察干部汽油票中发现线索

面对被巡察单位的各种情况,如何在纷繁的线索和资料中发现问题?市委巡察办明确要求,每个巡察组要有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审计等专业型干部,每组中至少有2人参加过巡察工作,以此借助巡察干部的“火眼金睛”,揪出违纪违规者。

江岸区派驻江汉区巡察时,巡察组成员到万松街一基层站所摸排线索。他们翻账本、查票据,“环卫所都是洒水车、垃圾运送车,加的油应该是低标号柴油,为什么有大量的高标号汽油发票?”巡察组成员经过比对,发现了汽油票中的蹊跷。

随即,巡察组向该所核实了这一问题线索。江汉区纪委将线索转交至万松街纪工委。调查发现,该所多次采取加油卡少充值多开票,以高标号汽油发票报销用于日常工作接待的香烟费用,达1.64万元。最终,所长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市委巡察办针对区级交叉巡察建立了严格的考评体系,将从发现问题线索、巡察报告、巡察队伍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对各区考核,评选交叉巡察优秀城区、优秀巡察组和优秀巡察干部,提升巡察的质量和效果。

紧盯重点人 重点事 重点问题

巡察组进驻后,不仅要揪出贪腐问题,还要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突出政治巡察要求。

全市第二轮交叉巡察试点启动后,汉阳区派驻蔡甸区巡察组在一家单位党组巡察时,发现该单位党组未制定党组议事规则,存在以行政办公会代替党组会的现象,“三重一大”事项未经党组会研究决策。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超过万元以上的重大资金支付190笔,达6438万元,未见党组会研究决策记录。发现此问题后,巡察组瞄准该单位的“重点人”——党组书记,发现该书记未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在本单位“选人用人程序不规范”“财政资金涉嫌违规使用”“涉嫌违规发放津补贴”等诸多问题中负有主要责任。巡察组将相关问题线索移交蔡甸区纪委,该单位党组书记已被党纪立案审查。

据统计,武汉市首轮试点发现面上问题441个,问题线索206件;第二轮8个试点区24个巡察组初步发现面上问题1270个,问题线索332件,相关问题线索将反馈或移交有关部门办理。

【编辑:朱艳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