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这群小伙,帅爆了!

2019-01-28 16:35 CCTV挑战不可能 人民日报客户  

有一群年轻人,他们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米85,每天专注训练骑摩托车。训练最艰苦时,3天磨坏一只轮胎,7天磨坏一双手套,骑着165辆摩托车,行驶总里程700多万公里。

他们从不飙车竞速,而是保持严格的队形,时而大“V”,时而一字长龙。组建5年多以来,一茬茬官兵通过6大模块18个科目超100项考核,经历至少2000个小时的训练,千锤百炼铸就万无失一,圆满完成国宾护卫任务2391场次。

他们,就是武警国宾护卫队 。

武警国宾护卫队被誉为“中华第一骑”,主要担负来我国访问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政要在行驶途中的礼宾警卫任务。近几年,武警国宾护卫队先后完成了比如APEC 会议、“9·3”阅兵、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一系列重大任务。

你以为他们只是负责骑车直行?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们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技能。

直角漂移▼

极限甩尾▼

以80公里时速快速处置路面出现的可疑障碍物▼

每位队员经历6大模块18个科目超100项考核,超过2000小时的严格训练才能正式执勤。他们熟练掌握高速排障、180度紧急掉头、通过限制窄桥、穿越火障、漂移过弯等摩托车驾驶高难度动作。练就擒拿格斗、准确射击等绝技,可谓“护卫场上一分钟,训练场上数年功”。

尽管一场次护卫任务最长的也就只有27分钟,肩负着国家崇高的施礼任务的他们严格刻苦训练,用完成护卫任务零失误,展现中国大国形象和中国军人风采。

武警国宾护卫队最近来到《挑战不可能之加油中国》节目中,参加了一项高难度的精准测距骑行挑战。11名队员,经历了独木桥、玻璃直角通道、鱼缸等多项困难障碍,齐心协力完成1.5米和2.5米这两关不同间距的极致测距考验。

这次精准测距骑行的挑战能够圆满成功,不仅仅是每一个人的努力,也考验着团队配合的默契,更是武警国宾护卫队精益求精、完美执勤的生动体现。

这场护卫任务武警国宾护卫队的队员们,从钓鱼台国宾馆出发,经过天安门、复兴门等一系列地标至首都国际机场。全程以高规格高标准的方式对待我们国家的外宾。

在这么完美执行安全警卫任务的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据统计,自2013年武警国宾护卫队重组以来,6年间官兵们磨坏了12000多双手套,这每一双手套都是他们的荣誉勋章。

要知道,这些队员们的摩托车重达500多斤,上肢力量不强的话。根本没办法驾驭精准控制摩托位置。

在竞技体育上有一种说法,纠正一个技术动作需要5000次正确的重复。而摩托车手的这种感觉能力的形成也需要上千小时的训练。武警国宾护卫队的训练和执行任务过程中,千锤百炼铸就万无一失,正是每个人一次又一次挑战不可能,才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在部队,他们是军人,在家里,他们是孩子。年轻的队员们见到久别的家人时,流露出可爱又温暖的一面。姚鹏见到7年未曾来探望自己的母亲,但这次母亲晕车也坚持来团聚,铁血男儿忍不住心疼,饱含热泪抱着家人。家人们以自己的孩子为傲,每一个孩子都是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的热血男儿。

武警国宾护卫队的队员们,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致力于让世界看到中国大国形象和中国军人风采。

同为追梦人,青春无悔。向每一个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的中国人,致敬!

【编辑:符樱】

有一群年轻人,他们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米85,每天专注训练骑摩托车。训练最艰苦时,3天磨坏一只轮胎,7天磨坏一双手套,骑着165辆摩托车,行驶总里程700多万公里。

他们从不飙车竞速,而是保持严格的队形,时而大“V”,时而一字长龙。组建5年多以来,一茬茬官兵通过6大模块18个科目超100项考核,经历至少2000个小时的训练,千锤百炼铸就万无失一,圆满完成国宾护卫任务2391场次。

他们,就是武警国宾护卫队 。

武警国宾护卫队被誉为“中华第一骑”,主要担负来我国访问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政要在行驶途中的礼宾警卫任务。近几年,武警国宾护卫队先后完成了比如APEC 会议、“9·3”阅兵、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一系列重大任务。

你以为他们只是负责骑车直行?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们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技能。

直角漂移▼

极限甩尾▼

以80公里时速快速处置路面出现的可疑障碍物▼

每位队员经历6大模块18个科目超100项考核,超过2000小时的严格训练才能正式执勤。他们熟练掌握高速排障、180度紧急掉头、通过限制窄桥、穿越火障、漂移过弯等摩托车驾驶高难度动作。练就擒拿格斗、准确射击等绝技,可谓“护卫场上一分钟,训练场上数年功”。

尽管一场次护卫任务最长的也就只有27分钟,肩负着国家崇高的施礼任务的他们严格刻苦训练,用完成护卫任务零失误,展现中国大国形象和中国军人风采。

武警国宾护卫队最近来到《挑战不可能之加油中国》节目中,参加了一项高难度的精准测距骑行挑战。11名队员,经历了独木桥、玻璃直角通道、鱼缸等多项困难障碍,齐心协力完成1.5米和2.5米这两关不同间距的极致测距考验。

这次精准测距骑行的挑战能够圆满成功,不仅仅是每一个人的努力,也考验着团队配合的默契,更是武警国宾护卫队精益求精、完美执勤的生动体现。

这场护卫任务武警国宾护卫队的队员们,从钓鱼台国宾馆出发,经过天安门、复兴门等一系列地标至首都国际机场。全程以高规格高标准的方式对待我们国家的外宾。

在这么完美执行安全警卫任务的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据统计,自2013年武警国宾护卫队重组以来,6年间官兵们磨坏了12000多双手套,这每一双手套都是他们的荣誉勋章。

要知道,这些队员们的摩托车重达500多斤,上肢力量不强的话。根本没办法驾驭精准控制摩托位置。

在竞技体育上有一种说法,纠正一个技术动作需要5000次正确的重复。而摩托车手的这种感觉能力的形成也需要上千小时的训练。武警国宾护卫队的训练和执行任务过程中,千锤百炼铸就万无一失,正是每个人一次又一次挑战不可能,才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在部队,他们是军人,在家里,他们是孩子。年轻的队员们见到久别的家人时,流露出可爱又温暖的一面。姚鹏见到7年未曾来探望自己的母亲,但这次母亲晕车也坚持来团聚,铁血男儿忍不住心疼,饱含热泪抱着家人。家人们以自己的孩子为傲,每一个孩子都是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的热血男儿。

武警国宾护卫队的队员们,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致力于让世界看到中国大国形象和中国军人风采。

同为追梦人,青春无悔。向每一个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的中国人,致敬!

【编辑:符樱】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