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西风哥,装着心脏起搏器跑马拉松

2019-01-15 19:01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15日讯(记者陈开 余国华)只看照片的话,你多半不敢相信,56岁的傅官铭曾是体重170多斤的胖子。而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如今这个一年要奔跑6000公里,驰骋在各个马拉松赛场的武汉大叔,竟是身体里装着起搏器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傅官铭 本人供图

这样的尝试国内没听说过

出生于1962年的傅官铭,家住在汉口北湖。身高1.68米的他,跑步的初衷,只是为了减肥。最开始的时候,他围着西北湖公园绕圈,一圈只有1000多米都跑不下来。逐渐的,傅官铭脚步变得轻盈,可心脏却又出毛病了。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他,在2013年病情加重,“晚上睡不着觉,极度缺氧难受,心跳最慢的时候一分钟才27次,我每天担心自己第二天早上就起不来了”。这一年,他接受手术,戴上了心脏起搏器。

手术后3个月,傅官铭在医生指导下,重新奔跑起来,速度从慢到快,距离从近到远。那像自己这样的情况,能不能跑马拉松呢?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他忍不住写了封邮件给心脏起搏器的器材商,“我之前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国外有过这样的先例,但当时在国内还没听说”。

发邮件的结果,厂家主动派出工程师,随他一起前往现场,全程跟踪进行心率检测。就这样,2015年,四川都江堰,傅官铭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马拉松征程。

傅官铭 本人供图

越跑越快的武汉“西风哥”

傅官铭的马拉松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越跑越快。3年前第一次参加都江堰马拉松赛,他的成绩是将近4小时,而2018年11月11日,他跑完咸宁马拉松赛,成绩是2小时59分,突破了3小时大关。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越跑越远,武汉“西风哥”(傅官铭的微信名)在跑圈里声名鹊起。都江堰、广州、厦门、桂林、秦皇岛、驻马店……各个马拉松赛场都留下了傅官铭的脚印。3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参加了20多场马拉松比赛,包括在浙江举行的50公里山地马拉松赛,甚至还有100公里超级马拉松赛,“其实实际距离是98公里,我跑了10小时43分钟”。

在傅官铭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比赛是都江堰马拉松赛,毕竟那是他起步的地方,所以每年都会去参加。咸宁马拉松赛因为道路平坦、气温宜人,他在那里的成绩最好。而家门口的武汉马拉松赛,已经参加3次的傅官铭表示,这是他见过氛围与口碑最好的赛事,唯一的遗憾,是由于有长江大桥等上下坡路段,他去年只跑出3小时19分,没能刷新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

据傅官铭统计,自己一年大概要跑6000公里,这些年下来,别说当初的西北湖公园,绕地球都要超过一圈了。

不过比起这些,傅官铭更得意的是,在他带动下,不仅他的爱人多次参加半程马拉松,连身边很多二三十年的朋友,也开始爱上了长跑。“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谁不更珍惜健康呢?我这样的情况,就更有说服力了!去年咸宁马拉松赛,我们一共15个人结伴参赛,呼朋唤友就像一同去旅游,别提多开心了。”

可以景仰 不宜学习

身体里装着起搏器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爱上马拉松,奔跑不止。那么,这个事情对普通人,或者说对也装有起搏器的人,有没有普及意义呢?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湖北全运会足球队队医王兰海,王医生说:“可以景仰,不宜学习。”

王兰海表示,装有起搏器的人,当他觉得身体没有什么不适时,自然会问医生一个问题:我能否运动,比方跑步,比方游泳。我相信这一类的提问和回答,在百度上可以看到非常多,而医生百分之百会这样回答:可以散步,可以温和运动,但是不宜做剧烈的运动。

为什么医生会这样说呢,这要从运动的机理说起。人体血液里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的作用是携带氧,而推送血液流向全身的动力源就是心脏。心脏不好,氧达不到,人就会难受,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如果人的心脏功能很好,那就没有必要装起搏器;既然装了起搏器,自然是心脏曾经有缺陷。这个推理是成立的。

傅先生现在的马拉松成绩,在业余选手中算是非常好的,达到三小时左右。这个已经不是非剧烈运动了,这个就是剧烈运动。即使不经过锻炼的正常人,也难以达到。所以,傅先生在心脏装有起搏器的情况下,跑出这个成绩,非常了不起,但不适宜大家来学习,特别是心脏装有起搏器的人学习。

马拉松运动和很多运动不同,它的时间长,运动量大,医疗监督很重要。傅先生自己也说,第一次跑马拉松,他和厂家联系,厂家主动派出工程师,随其一起前往现场,全程跟踪进行心率检测。不是任何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全程有专业人士监督的。

总之,对于心脏装有起搏器的人,还是以温和运动为主,散步啊,打打太极拳。当然,任何事情不排除个例。

【编辑:刘思】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15日讯(记者陈开 余国华)只看照片的话,你多半不敢相信,56岁的傅官铭曾是体重170多斤的胖子。而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如今这个一年要奔跑6000公里,驰骋在各个马拉松赛场的武汉大叔,竟是身体里装着起搏器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傅官铭 本人供图

这样的尝试国内没听说过

出生于1962年的傅官铭,家住在汉口北湖。身高1.68米的他,跑步的初衷,只是为了减肥。最开始的时候,他围着西北湖公园绕圈,一圈只有1000多米都跑不下来。逐渐的,傅官铭脚步变得轻盈,可心脏却又出毛病了。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他,在2013年病情加重,“晚上睡不着觉,极度缺氧难受,心跳最慢的时候一分钟才27次,我每天担心自己第二天早上就起不来了”。这一年,他接受手术,戴上了心脏起搏器。

手术后3个月,傅官铭在医生指导下,重新奔跑起来,速度从慢到快,距离从近到远。那像自己这样的情况,能不能跑马拉松呢?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他忍不住写了封邮件给心脏起搏器的器材商,“我之前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国外有过这样的先例,但当时在国内还没听说”。

发邮件的结果,厂家主动派出工程师,随他一起前往现场,全程跟踪进行心率检测。就这样,2015年,四川都江堰,傅官铭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马拉松征程。

傅官铭 本人供图

越跑越快的武汉“西风哥”

傅官铭的马拉松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越跑越快。3年前第一次参加都江堰马拉松赛,他的成绩是将近4小时,而2018年11月11日,他跑完咸宁马拉松赛,成绩是2小时59分,突破了3小时大关。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越跑越远,武汉“西风哥”(傅官铭的微信名)在跑圈里声名鹊起。都江堰、广州、厦门、桂林、秦皇岛、驻马店……各个马拉松赛场都留下了傅官铭的脚印。3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参加了20多场马拉松比赛,包括在浙江举行的50公里山地马拉松赛,甚至还有100公里超级马拉松赛,“其实实际距离是98公里,我跑了10小时43分钟”。

在傅官铭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比赛是都江堰马拉松赛,毕竟那是他起步的地方,所以每年都会去参加。咸宁马拉松赛因为道路平坦、气温宜人,他在那里的成绩最好。而家门口的武汉马拉松赛,已经参加3次的傅官铭表示,这是他见过氛围与口碑最好的赛事,唯一的遗憾,是由于有长江大桥等上下坡路段,他去年只跑出3小时19分,没能刷新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

据傅官铭统计,自己一年大概要跑6000公里,这些年下来,别说当初的西北湖公园,绕地球都要超过一圈了。

不过比起这些,傅官铭更得意的是,在他带动下,不仅他的爱人多次参加半程马拉松,连身边很多二三十年的朋友,也开始爱上了长跑。“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谁不更珍惜健康呢?我这样的情况,就更有说服力了!去年咸宁马拉松赛,我们一共15个人结伴参赛,呼朋唤友就像一同去旅游,别提多开心了。”

可以景仰 不宜学习

身体里装着起搏器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爱上马拉松,奔跑不止。那么,这个事情对普通人,或者说对也装有起搏器的人,有没有普及意义呢?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湖北全运会足球队队医王兰海,王医生说:“可以景仰,不宜学习。”

王兰海表示,装有起搏器的人,当他觉得身体没有什么不适时,自然会问医生一个问题:我能否运动,比方跑步,比方游泳。我相信这一类的提问和回答,在百度上可以看到非常多,而医生百分之百会这样回答:可以散步,可以温和运动,但是不宜做剧烈的运动。

为什么医生会这样说呢,这要从运动的机理说起。人体血液里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的作用是携带氧,而推送血液流向全身的动力源就是心脏。心脏不好,氧达不到,人就会难受,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如果人的心脏功能很好,那就没有必要装起搏器;既然装了起搏器,自然是心脏曾经有缺陷。这个推理是成立的。

傅先生现在的马拉松成绩,在业余选手中算是非常好的,达到三小时左右。这个已经不是非剧烈运动了,这个就是剧烈运动。即使不经过锻炼的正常人,也难以达到。所以,傅先生在心脏装有起搏器的情况下,跑出这个成绩,非常了不起,但不适宜大家来学习,特别是心脏装有起搏器的人学习。

马拉松运动和很多运动不同,它的时间长,运动量大,医疗监督很重要。傅先生自己也说,第一次跑马拉松,他和厂家联系,厂家主动派出工程师,随其一起前往现场,全程跟踪进行心率检测。不是任何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全程有专业人士监督的。

总之,对于心脏装有起搏器的人,还是以温和运动为主,散步啊,打打太极拳。当然,任何事情不排除个例。

【编辑:刘思】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