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北京推出医耗联动综合改革

2018-12-27 12:50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18年12月27日,为持续深化医改,北京市启动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规范医疗服务项目,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助推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提升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明年6月中旬在全市3000多所医疗机构实施。

本轮改革与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一脉相承,方案主体内容概述为“五个一”,即一降低、一提升、一取消、一采购、一改善。

“一降低”是指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验项目价格,控制检查费用。

“一提升”是指提升中医、手术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先期推出较为成熟的1600余项价格进行规范调整。坚持升降同步,调整服务项目比价关系,变“卖药品、用耗材”为“提升服务、规范服务”,通过价格调整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服务价值。调整后的价格于2019年6月中旬实施,除国家明确规定不报销的项目外,按照能报尽报安排,统一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大限度地减轻参保人员的医药费负担,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待遇。

“一取消”是指取消医用耗材加成,降低耗材价格。目前,医疗机构收费耗材对患者实行进价加差率收费,耗材进价500元以上的加成5%收费,500元以下的加成10%收费。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后,医疗机构将不再收取5%和10%的加成费用,直接按采购进价收费,患者在医用耗材上的花费将会减少。

“一采购”是指实施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带量采购,进一步腾出费用空间。在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不含军队所属医疗机构)范围内,组织实施心内血管支架类、人工关节类等六类医用耗材联合采购。逐步扩大联合采购的医用耗材范围和规模,稳步落实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通过联合采购和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药品耗材价格,减轻患者负担。

“一改善”是指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本次同步印发了《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2019年行动计划》。重点包括:进一步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将三级医院号源更多下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联体核心医院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号源,专科医联体核心医院的相关专科预留30%专家号源给合作医疗机构,三级医院全部开展知名专家团队服务。进一步扩大基层慢病用药种类,加强合理用药指导,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急诊急救服务,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超过90%。建立疫苗接种过程全覆盖、来源可追溯、服务可预约、异常反应全程保险的安全接种服务链条。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绩效考评和绩效工资制度,健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实行优绩优酬,调动医务人员改善服务的积极性。

“此轮改革是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持续和深化。”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五个一”是一套组合拳,突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强调坚持改革与改善、改革与监管、改革与保障同步推进,进一步通过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改变不合理的医疗服务比价关系,降低检查、药品的价格,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理顺价格关系,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让公众有更多获得感。

据悉,北京从2017年4月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总体平稳、符合预期、反响良好。截至2018年11月底,已完成门急诊量3.5亿人次,580万出院和住院病人治疗有序,取消了存在60多年的以药补医机制,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得到加强。药品阳光采购金额累计1066亿元,节省药品费用超过101亿元。

【编辑:付豪】

2018年12月27日,为持续深化医改,北京市启动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规范医疗服务项目,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助推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提升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明年6月中旬在全市3000多所医疗机构实施。

本轮改革与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一脉相承,方案主体内容概述为“五个一”,即一降低、一提升、一取消、一采购、一改善。

“一降低”是指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验项目价格,控制检查费用。

“一提升”是指提升中医、手术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先期推出较为成熟的1600余项价格进行规范调整。坚持升降同步,调整服务项目比价关系,变“卖药品、用耗材”为“提升服务、规范服务”,通过价格调整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服务价值。调整后的价格于2019年6月中旬实施,除国家明确规定不报销的项目外,按照能报尽报安排,统一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大限度地减轻参保人员的医药费负担,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待遇。

“一取消”是指取消医用耗材加成,降低耗材价格。目前,医疗机构收费耗材对患者实行进价加差率收费,耗材进价500元以上的加成5%收费,500元以下的加成10%收费。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后,医疗机构将不再收取5%和10%的加成费用,直接按采购进价收费,患者在医用耗材上的花费将会减少。

“一采购”是指实施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带量采购,进一步腾出费用空间。在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不含军队所属医疗机构)范围内,组织实施心内血管支架类、人工关节类等六类医用耗材联合采购。逐步扩大联合采购的医用耗材范围和规模,稳步落实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通过联合采购和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药品耗材价格,减轻患者负担。

“一改善”是指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本次同步印发了《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2019年行动计划》。重点包括:进一步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将三级医院号源更多下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联体核心医院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号源,专科医联体核心医院的相关专科预留30%专家号源给合作医疗机构,三级医院全部开展知名专家团队服务。进一步扩大基层慢病用药种类,加强合理用药指导,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急诊急救服务,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超过90%。建立疫苗接种过程全覆盖、来源可追溯、服务可预约、异常反应全程保险的安全接种服务链条。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绩效考评和绩效工资制度,健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实行优绩优酬,调动医务人员改善服务的积极性。

“此轮改革是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持续和深化。”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五个一”是一套组合拳,突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强调坚持改革与改善、改革与监管、改革与保障同步推进,进一步通过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改变不合理的医疗服务比价关系,降低检查、药品的价格,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理顺价格关系,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让公众有更多获得感。

据悉,北京从2017年4月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总体平稳、符合预期、反响良好。截至2018年11月底,已完成门急诊量3.5亿人次,580万出院和住院病人治疗有序,取消了存在60多年的以药补医机制,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得到加强。药品阳光采购金额累计1066亿元,节省药品费用超过101亿元。

【编辑:付豪】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