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26日讯(临空港编辑部) 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第九届中国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军博会)现场。作为湖北唯一参与路演的高科技企业,武汉思瑞法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带着“黑科技”惊艳亮相。
“经过数年的研发和积累,今年我们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在临空港一年多,就从规下企业做到了规上企业的产值。”思瑞法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熊震说。
谈起一年多来的发展,熊震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在刚刚落户临空港的时候,企业市场开拓有限,经开区主动给予贷款贴息,解决了流动资金难题。与此同时,厂房费用的减免,让企业大胆试错成为可能,大大降低了创业风险。
如今,思瑞法已研发出中国首套金属管路系列机器人系统。公司产品对标欧美同行,平均每月生成专利1.5件,高速成长为一个知识密集型企业。
“原来只有20多人,现在员工人数增长了5倍,发展到了上百号人。”猫尚(武汉)科技有限公司CEO姚贤畅说。
去年8月份,猫尚签署协议正式入驻临空港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经开区很快为猫尚免费提供了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并予以装修费用补贴,为初创企业节约了大笔资金。创业者可将花在办公硬件上的资金拿去进行产品研发。
猫尚主要聚焦社区新零售业务,并于今年3月份推出了“梧桐猫社区便民e站”。通过围绕社区居民核心诉求,便民e站以生活服务、惠民消费、社区创业为纽带,打造最后1公里的便民商业及信息服务的智能综合体。
按照计划,猫尚已和全市117个社区签订了服务合同,目前已进驻60个;到今年底预计覆盖500个社区,明年推广至全省约2000个社区。
姚贤畅说,便民e站的用户以每周150%的速度增长。“相信这个产品既能为居民服务,也能满足商家的需求,成为社区生活标配。”
刚刚成立一年半的武汉星际量子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和猫尚一样,在创业初期得到了临空港经开区的大力支持。不过坚定地留在临空港,更是看中了这里的发展潜力。
“目前我们已经搭建了完善的研发和销售团队,并和公安、银行等领域的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也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星际量子通信总经理邹磊说。作为量子通信领域的探索者,邹磊预计该行业在2到3年内会迎来爆发期。他希望能依托国家网安基地的建设热潮,在临空港获得从人才到资源的整合,“3到5年内争取成功上市”。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提档升级的“经济振兴年”主题,促进全区整体实力提升,为“六个一”宣传推广营造良好区域环境。
【编辑 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