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退烧手机壳”火后,研究团队在车谷研究海水降温、汽车节能

©原创 2022-04-14 22:18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4日讯(记者郝天娇 王双双)随着手机性能越发强大,手机散热成了年轻人关注的热点。一个月前,一款“退烧手机壳”经过长江日报率先报道,成了网友追捧的“网红”手机壳:不管是打游戏、看视频、工作,套上这款手机壳,就能缓解手机散发的高热量。

记者了解到,这背后是一家名为“武汉润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润德公司)的努力。该公司以武汉大学教授胡雪蛟为带头人,汇聚了一批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府的管理和技术精英,专注于研究各种“降温”难题。

为海水降温,解决海洋热污染难题

4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武汉润德公司,见到了武汉润德合伙人兼副研究员章先涛,他说:“散热和降温,是我们研究的方向。”2012年,章先涛在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攻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接触到了热能相关理论。经过10年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沉淀,与武汉大学教授胡雪蛟于2019年11月21日共同成立了公司,又经过2年技术成果转化,才终于实现了突破。

除了给手机散热,武汉润德公司也致力于为海洋“降温”。章先涛告诉记者,近年来,海洋热污染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为此,武汉润德公司运用纳米仿生技术去消纳近海热污染。

章先涛正在介绍纳米防生海水淡化系统。记者郝天娇 摄

走进武汉润德公司实验室,记者看到,这台给海水降温的设备通体银色,体型庞大,几乎有两人高。“这台实验设备仅管道组成部分就有十余条,把海水抽进管道里,运送到高空的散热材料内,以达到降温效果。”章先涛说。

他表示,仅测试环节的装备,就经历了2轮装备迭代升级。因此,最终交付的产品会比在实验室看到的设备更大、更重。

“其实,给海水降温利用了植物的蒸腾原理。”章先涛解释道,夏季天气炎热,大家普遍认为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大树本身就是一个蒸腾降温系统,通过树木对热量的大量吸收以及树叶中水分的不断蒸发,实现环境降温。

而纳米仿生技术类似于大树的降温原型。通过在电站搭建一套利用纳米防生海水淡化系统,实现对海水的降温,解决热污染的同时还能获得高附加值的淡水。“这套系统可以将海水的热量降温到4摄氏度,每天能产出2000吨可利用的淡水。”

“此时此刻,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在广东进行设备调试。预计今年年底交付系统。”章先涛说。

未来,可延伸至汽车节能、汽车尾气热能转化利用等领域

章先涛透露,粗略估计,仅在运行的核电市场做温排水降温工程的规模可达百亿,不包含火电站和在建的电站。

但也面临着生产周期长、投入成本大、工程回款慢的难题。因属于高尖端行业,目前面临人才紧缺,以及资本的支持。

“武汉经开区独特的汽车产业优势,能为公司研发和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帮助。”章先涛表示,公司入驻启迪协信科创园不到2年,就享受到了园区独有的‘高新技术企业’、‘车谷英才’定向直补奖励、融资协助,和一系列武汉经开区提供的政策红利。“很大程度上帮我们解决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像我们这样的自主创新科技公司,非常需要新技术孵化成功以后对外宣传,之前,长江日报等媒体报道了我们的手机壳,让我们一下成了‘网红’。”章先涛笑着说,“一下子,火电、光伏相关的一些发电能源企业都主动上门跟我们谈合作了。”

章先涛正在介绍光伏降温模拟测试台。记者郝天娇 摄

章先涛介绍,目前,通过运用纳米仿生技术,企业已成功研发出给建筑物、光伏板、半导体降温等数款产品。“甚至我们穿的衣服,也可能实现降温应用。”未来,还可延伸至汽车节能、汽车尾气热能转化利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编辑:冀杰】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4日讯(记者郝天娇 王双双)随着手机性能越发强大,手机散热成了年轻人关注的热点。一个月前,一款“退烧手机壳”经过长江日报率先报道,成了网友追捧的“网红”手机壳:不管是打游戏、看视频、工作,套上这款手机壳,就能缓解手机散发的高热量。

记者了解到,这背后是一家名为“武汉润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润德公司)的努力。该公司以武汉大学教授胡雪蛟为带头人,汇聚了一批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府的管理和技术精英,专注于研究各种“降温”难题。

为海水降温,解决海洋热污染难题

4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武汉润德公司,见到了武汉润德合伙人兼副研究员章先涛,他说:“散热和降温,是我们研究的方向。”2012年,章先涛在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攻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接触到了热能相关理论。经过10年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沉淀,与武汉大学教授胡雪蛟于2019年11月21日共同成立了公司,又经过2年技术成果转化,才终于实现了突破。

除了给手机散热,武汉润德公司也致力于为海洋“降温”。章先涛告诉记者,近年来,海洋热污染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为此,武汉润德公司运用纳米仿生技术去消纳近海热污染。

章先涛正在介绍纳米防生海水淡化系统。记者郝天娇 摄

走进武汉润德公司实验室,记者看到,这台给海水降温的设备通体银色,体型庞大,几乎有两人高。“这台实验设备仅管道组成部分就有十余条,把海水抽进管道里,运送到高空的散热材料内,以达到降温效果。”章先涛说。

他表示,仅测试环节的装备,就经历了2轮装备迭代升级。因此,最终交付的产品会比在实验室看到的设备更大、更重。

“其实,给海水降温利用了植物的蒸腾原理。”章先涛解释道,夏季天气炎热,大家普遍认为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大树本身就是一个蒸腾降温系统,通过树木对热量的大量吸收以及树叶中水分的不断蒸发,实现环境降温。

而纳米仿生技术类似于大树的降温原型。通过在电站搭建一套利用纳米防生海水淡化系统,实现对海水的降温,解决热污染的同时还能获得高附加值的淡水。“这套系统可以将海水的热量降温到4摄氏度,每天能产出2000吨可利用的淡水。”

“此时此刻,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在广东进行设备调试。预计今年年底交付系统。”章先涛说。

未来,可延伸至汽车节能、汽车尾气热能转化利用等领域

章先涛透露,粗略估计,仅在运行的核电市场做温排水降温工程的规模可达百亿,不包含火电站和在建的电站。

但也面临着生产周期长、投入成本大、工程回款慢的难题。因属于高尖端行业,目前面临人才紧缺,以及资本的支持。

“武汉经开区独特的汽车产业优势,能为公司研发和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帮助。”章先涛表示,公司入驻启迪协信科创园不到2年,就享受到了园区独有的‘高新技术企业’、‘车谷英才’定向直补奖励、融资协助,和一系列武汉经开区提供的政策红利。“很大程度上帮我们解决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像我们这样的自主创新科技公司,非常需要新技术孵化成功以后对外宣传,之前,长江日报等媒体报道了我们的手机壳,让我们一下成了‘网红’。”章先涛笑着说,“一下子,火电、光伏相关的一些发电能源企业都主动上门跟我们谈合作了。”

章先涛正在介绍光伏降温模拟测试台。记者郝天娇 摄

章先涛介绍,目前,通过运用纳米仿生技术,企业已成功研发出给建筑物、光伏板、半导体降温等数款产品。“甚至我们穿的衣服,也可能实现降温应用。”未来,还可延伸至汽车节能、汽车尾气热能转化利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编辑:冀杰】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