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一子落 治理全盘活
臭水池变俏花坛
“‘臭水池’变‘俏花坛’,全靠党建引领、各方联动,在这里生活真是越来越幸福了!”和平社区居民高兴地说。
红卫路街和平社区江南春城小区景观池由于年久失修,遇到夏天和雨天,池内积水不易排放,生活垃圾不断堆积,造成恶臭难闻,蚊虫滋生。小区居民多次向物业、社区反映,物业公司、社区干部集中力量清理整顿,但问题反反复复,令居民苦不堪言。
臭水池变俏花坛
近日,困扰居民一年多的“臭水池”,被填平了,还种上月季、冬青等植物,华丽转身变成“俏花坛”,令过往居民称赞连连。
臭水池变俏花坛
近年来,红卫路街通过党建引领,突出服务主线,组织和整合社区各类资源,以和平社区为示范点,开启了一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自我变革。
“红色”铺就物业底色
红色物业
两年前,和平社区缺失的物业管理、多元的群众诉求,让居民群众怨声载道,社区工作推进困难重重。红卫路街直击现实痛点,按照市、区的要求,在和平社区深入推进“红色物业”。
红色物业
为加强物业服务力量的引导,社区指导齐家物业公司成立了党支部。
为激发群众自治活力,社区党支部牵头帮助成立业主委员会,让群众监督物业公司运行。
“小区变化这么大,根本原因是强化了党组织在小区物业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和平社区党总支书记何友斌介绍。
电梯检修
2017年上半年,青山区质监局到社区江南春城检查电梯运行情况,发现电梯内的五方呼叫系统因年限较长,应停止使用34部电梯,并立即整改。在社区的协商沟通下,区质监局考虑到居民实际情况,决定每单元2部电梯轮换停其中一部。社区及时与物业、业委会沟通,经商议由物业先垫资,一周内更新设备。通过“三方联动”,仅用一周时间,小区电梯内五方对讲系统安装完毕,并通过了区质监局的检查,电梯正常运行。
电梯检修
为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更有实效,和平社区实行“红色物业双网格”模式,即社区、物业网格员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联合办公,让“红色”成为物业企业的底色,提升服务居民质量,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网”兜起大事小情
微邻里推广
今年以来,红卫路街和平社区认真落实市、区、街道“1314”部署要求,依托网格组建功能型特色党支部,确立网格化覆盖、功能化组建、特色化活动的基层党支部新格局。
早在“红色物业”推进之前,和平社区就建立了党员微信群,方便及时掌握、协调解决居民身边的急事、难事。
上门探望
社区第6网格书记赵凤梅,每天上门探望一位80多岁独居的张奶奶,并送去生活用品。“老人年龄大了,耳朵不好,有时把门敲得‘震震响’都敲不开,后来便约好每天定时上门看望她。”
今年8月,随着“红卫路微邻里”信息平台推广使用,社区通过网格群走上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实现了统筹党员管理、区域治理、居民服务三大功能。
党建单元由“大”变“小”,和平社区实现了“身边人解决身边事、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和谐局面。
让“幸福”走进民心
迎军运楼栋立面整治
在党建引领下,和平社区建立健全三方联动机制,让小区业主诉求更顺畅,党组织介入更精准,物业党员服务更及时。
和平社区老旧小区41街53门,原设有垃圾楼洞,后来因社区发展,垃圾通道被封了,但是楼底的垃圾楼洞还在,日积月累成为小区的垃圾堆。
迎军运楼栋立面整治
社区以喜迎军运为契机,三在干部、党员骨干、社区志愿者等迅速行动,在老旧小区开展楼道、楼顶清洁行动,开展墙体立面整治,拆除了4个单元的垃圾楼洞,还小区一片洁净。
迎军运楼栋立面整治
此外,社区党支部牵头组建艺术团—春之韵舞蹈团。在社区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舞蹈团吸纳许多优秀的表演队伍和文艺达人,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生活。
舞蹈队
国庆节前夕,和平社区举办以“秋风有情染黄花,普天同庆颂中华”为主题的精彩文艺汇演,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展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志愿活动服务
在“红色引擎 共同创造”的理念下,社区居民群众的正能量被激发,一个红色细胞被激活。
志愿活动宣传
小区里的居民群众找到了用武之地,纷纷加入社区志愿队,肩戴红袖章,经常向居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军运知识、扫黑除恶等内容;每天不定时巡逻,监督小区事务运行,及时上报、调解矛盾,在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志愿活动清洁
近年来,红卫路街以党组织为引领,通过整合资源、贴心服务、协商民主等方式,形成组织网络系统化、基层治理一体化、服务群众精准化、核心引领示范化、运行保障长效化的基层治理方式,推动和平社区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每一位社区居民沐浴在党的阳光下!
(作者 童拓鹏)
【编辑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