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沙湖公园 记者王谦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29日讯(记者王谦 通讯员于海涛)近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昌内沙湖,只见地面和水中绿化景观相映成趣,不少居民在人行步道和亲水平台上休闲锻炼。从2015年起,内沙湖水质持续保持在Ⅲ类,是中心城区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
“以前这个湖没有治理之前,水又黑又臭,我们情愿多走点路绕开这里,现在湖水变清了,还修建了步道,环境彻底变了,周边居民都经常来这里休闲娱乐。”家住武昌内沙湖附近的居民胡望生说。
内沙湖是武昌中心城区的一个小型湖泊,总面积154亩,其中湖泊面积87亩,主要靠降雨补给,治理前湖泊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常年水质为劣五类,呈黄浊态,透明度不到30厘米。
2008年至2011年市区先后投资新建两闸连通工程,杜绝污水入湖。2013年初,武昌区联合省水科院在内沙湖进行了湖泊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外源截污、水生植被构建、鱼类群落调控等手段,改善湖泊底质。
内沙湖公园 记者王谦 摄
经过持续的生态整治,湖泊生态系统得到重建,水也清了,水下“森林”清晰可见。2015年以来,内沙湖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标准,2017年以来,内沙湖水质多月达到地表水Ⅱ类。
现在的内沙湖公园,居民可以春赏野花、夏观绿荫、秋看芦花、冬品枯藤,公园绿化面积1.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88%,有1.2公里人行步道和3处亲水平台,人水和谐。
“内沙湖实行区、街道、社区三级湖长制,除定期巡湖外,每天指定专门巡湖人员巡查,劝阻影响水生植被、环境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武昌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目前武昌区共有四美塘、内沙湖、紫阳湖、都司湖进行了水生态修复工程,其中四美塘、内沙湖水质均稳定在Ⅲ类,紫阳湖、都司湖水质提升至Ⅳ类。
(图片 记者王谦摄)
【编辑:朱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