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研学活动
教师读书活动
学生经典诵读活动
黄陂区前川一小建于1928年。九十年风雨办学路,学校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为依托,在“以人为本,文化立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努力打造关爱型、学习型、“互动式”校园文化和“经典诵读”的学校特色。
以文立校,以文治学。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历史与未来的起承转合间,前川一小不断创新,不仅有文化体系的构建,更有文化育人的实践,以为仁求真的教师文化、格物致知的科研文化、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谱写了一曲优质教育的华章。学校先后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省教科研50强学校、市文明单位、市综合办学水平先进学校等一百余项荣誉称号。
捧一颗真心办教育 打造为仁求真的教师文化
今年9月,前川一小副校长邓格枝被评为2018年武汉市年度教师。在全市教育工作大会上,邓格枝的一句“选择了教育,就要用爱坚守一辈子。若爱,请深爱;若教,请全力以赴”,让不少听众热泪盈眶,被她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深深感动。
在前川一小老师们眼中,邓格枝是灯塔般的存在。自1985年从黄陂师范毕业后,她走上了一直向往的讲台,一站便是34年。34年教学生涯里,她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更依托“邓格枝名师工作室”,引领一批批优秀青年教师扎根乡村讲台,成为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
前川一小校长乐红珍说,为师者,要有为仁求真之心,邓格枝正是其最佳诠释者,也是学校优秀教师团队的缩影。
仁者,即慈爱厚道,有德行;真者,即教育要遵循育人和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作为教师,要通过为仁求真的实践,完善教育行为,遵循学科教学、品行培养和意志磨砺的基本规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秉承这一思想,前川一小注重教师文化的创建,力求让老师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学校创新管理,实施梯队培养,不断完善干部选聘、任用等管理机制,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将优秀中青年教师选拔到干部队伍中来,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力求观念相互融通,注重团队成员之间以工作事务的协商为通道,重视思想观念的内在融合,主张超越工作内容的外显聚合。例如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不搞校长一言堂、一人说了算,而是广开言路,无论是制定新一轮发展规划,还是制定每个学期工作计划或制定各项制度,学校都会发动全体教师参与进来,让领导团队内部的协商和全体教师的参与成为探索学校发展新路的智慧源泉。
近年来,学校党支部以培育“红色头雁”为契机,积极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形成了“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的“双培”机制,着力推行“播种子、找苗子、搭台子、压担子、出点子”的“五子”工作法。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使其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领头雁。
教师文化,师之根本,校之重器。共同发展愿景的构建,为学校发展提供持久的力量。老师们以学校为家,以学校发展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管理骨干和优秀教师,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怀一方热忱求真知 崇尚格物致知的教研文化
常规出质量,科研促发展。在前川一小,这所农村小学的科研氛围浓厚到令人惊讶的程度。学校平均每年都有近50篇教师论文发表和获奖,由邓格枝带领的骨干教师团队完成的教学论文《小学“互动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成果荣获200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对一所小学来说,获得以知识产权和发明为主的科技进步奖,确实不容易。
这样的成绩,与学校多年的教科研传统分不开。学校深刻认识到,教育科研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之根本。学校教育科研蔚然成风,老师们从教育教学中提炼出带共性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寻根问底,探究策略。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文化内涵。
例如“聚焦常规,专题教研”式,主要做好互听互评、同课研究、集体磨课、自我反思等研究活动;“现场展示,互助分享”式,主要活动是优课展示、骨干点津、经验呈现;“沙龙研讨,智慧碰撞”式,主要活动板块是提出困惑、感同身受、交换策略、各抒己见。
潜心课题研究,孕育出累累硕果。“十二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市级规划重点课题《小学文化管理的理念与策略研究》,2015年12月通过市级专家评审鉴定,高质量顺利结题;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武汉市重点课题《利用地域人文资源,建设校园特色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循“二程文化”之理,助推学校品牌发展》、市级重点课题《小学生学习方法习得研究——小学拼音教学习得方法研究》均按期高质量结题,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今天,前川一小抢抓机遇,建设学科内容基本齐全、管理规范的信息技术资源库,收集了大量学科信息资源。2014年武汉市教科院征集教学数字资源,学校推荐了100多节课教学资源参评,均获得优秀资源一二三等奖,黄陂区参赛单位获奖率最高。2016年“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中,有8名教师录像课被评为省级优课,4位教师录像课被评为部级优课(全区共15节),获奖率居全区前列。
守一份情怀育真人 坚持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
在前川一小,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校本课。和其他学校的经典诵读不同,这里的学生诵读的,除了常规篇目,还有极具黄陂地域特色的文化经典。这是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前川一小位于“二程故居”旧址,也是黄陂区现代教育的中心,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以其厚重的文化积淀,把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载体,努力打造“经典诵读”学校文化特色和名片。
老师们汲取“二程”文化精华,开发了“二程文化”“乡土文化”,编写有《二程故事》《二程诗歌》《二程语录》和《话说中秋》《快乐童谣》《入乡随俗》等校本教材,让地域经典文化走进了课堂。学校还以“读书、明理、行善、养习”为主线,广泛开展“晨读一语、日诵一句、月明一理、年养一习”主题实践活动;创办《木兰童心》校报,通过刊发师生以及家长的优秀作品,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
学校里教师的读书活动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新建的职工书屋环境温馨典雅,是教师们阅读休闲的温馨家园。在这里,经常能看到老师们安静看书、挥毫畅写的身影。职工书屋俨然已成为老师们读书分享的书香园地,放松身心的心灵之屋。
“经典诵读厚其文化底蕴、强其道德根基、砺其品行意志、提其精神品位。”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下,师生的文化底蕴不断深厚。学生们知识面广,阅读能力强。同时,他们自觉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行,改正自己的缺点,规范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人人爱读书、善读书”,成为前川一小的校园风尚。
撰文:陈晓彤 乐红珍 邓格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