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鸡蛋、将其稳稳放在手指粗的细管上,
叠放酒瓶、还是瓶口向下层层垒高……
拼速度、还比精准,
这些徒手都难完成的精细动作,
她们竟能操作叉车快速完成。
她们,就是来自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某仓库女兵叉车班的
铿锵玫瑰们。
20日,“军营传军运”全国媒体采访和军运宣讲活动
开启第六站的行程
——走进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某仓库,
为官兵们带去武汉军运会筹办工作的最新进展。
现场播放的军运会形象宣传片和发放的军运会宣传手册都受到官兵们的热捧
“军营传军运”前期回顾
自今年9月以来,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
中央电视台、中国体育报、湖北日报、
湖北卫视、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等
12家军地媒体记者已先后走进
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
朱日和蓝军旅、福建某预备役高炮师、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八一飞行表演队等
五个有代表性部队和院校。
在军营里掀起军运热潮,
相关报道也被境内外多家媒体转载,
多篇报道阅读量达10万+。
“军营传军运”活动第六站
走进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某仓库,
有着特殊的意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2016年9月13日,我军历史上第一支联勤保障部队
在改革强军的伟大征程中正式成立,
主要由武汉联勤保障基地以及无锡、桂林、
西宁、沈阳、郑州等五大联勤保障中心组成。
“军营传军运”活动此次采访的驻武汉某仓库,
隶属于郑州联勤保障中心,
其前身是一支历史悠久的英雄部队,
六十九年来,圆满完成了解放海南岛,
抗美援朝,唐山地震救灾,98抗洪,
2008抗震救灾,反恐、维稳等重大任务,
多次受到中央军委表彰。
官兵代表在武汉军运会宣传横幅上签名
这里有一班“叉车霸王花”
别说记者们对联勤保障工作陌生,
入伍7年的联勤保障部队某仓库分队长黄欢,
一开始,也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过怀疑。
“刚开始也觉得很枯燥,
会觉得跟那种物流公司的仓库保管员没什么区别,
天天就是翻翻账、看看货、做些收发工作”。
但这种想法很快得到扭转。
“接触的多了,我才体会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
在部队,你供应的是前方,保障的是作战部队,
如果是在战时,
你的一个差错影响的就可能是前线的作战状态。”
联勤保障部队某仓库分队长黄欢接受记者采访
而黄欢也在这里迅速成长。
她所在的女兵叉车班,
是我军第一个女兵叉车班。
2011年,我军历史上第一支建制女兵叉车班成立,
成员全都是大学在读或毕业生,
个个身怀绝技,驾驶叉车如行云流水,
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荣立集体一等功。
央视七套《谁是终极英雄》栏目组曾来此地
录了一期《叉车霸王花》节目,
“女兵叉车班”的队员们使出浑身解数,
驾驶叉车完成了挑鸡蛋、垒板凳、
叠酒瓶等一系列不可能的任务。
当时入伍不久的黄欢勇夺第二名。
而这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动作背后,
是几年如一日的付出。
“为了能够掌握这项技能,
那时有我在的地方就有叉车的身影”,黄欢说。
他们的工作平凡而伟大
除了苦练叉车技巧,
在进行物资保管和供应的过程中,
黄欢也一直以“零收发差错,
储存质量优良”来要求自己,不容有失。
“储精存优为前线,默默无闻作奉献”,
在军营里,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不只黄欢,这里的每一位官兵,
都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
做着不容有丝毫闪失的保障工作。
该仓库11月20日正在开展“强军杯”“四球”比赛
某仓库分队指导员庞瑜,
同样是七年如一日坚守物资保管和供应工作,
“稳固的后方,
才能保障前方或作战部队无后顾之忧。”
分别负责油料与车辆管理工作的韦凯琪和田野也说,
他们的目标,就是将这份工作做到极致。
他们同样期待,
能够为武汉军运会的后勤保障工作,出一份力。
【编辑:朱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