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夏马山路贯通在即 沿线居民将不再受渍水之苦

©原创 2017-11-17 20:25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17日讯(记者林敏)日前,记者从江夏区“清水入江”工程项目处获悉,大东港“第二通道马山路段预计19日完工,封闭施工近一年的马山路即将贯通。

大东港“二通道”马山路段正在进行收尾工作 通讯员吴光文 摄


14日,长江日报记者在马山路施工现场看到,马山路北段路面已刷黑,街边还堆积有些许建筑垃圾,两侧人行步道下水道处正在铺设水泥。约6米宽的道路下方,箱涵铺设全部完成,由于还有部分支管未接入,暂时不会通车。

马山路位于纸坊街北部,长约1公里,垂直连接谭鑫培大道和北华街。由于马山路周边的马山湾地势低洼,几乎逢雨必渍,在建设大东港二通道时,专门在此处铺设涵管收集雨水。今年年初开始,马山路逐步封闭施工,由于道路两侧有大量居民小区,沿线居民出行极为不便。此外,该路连接的谭鑫培大道和北华街均为江夏城区主干道,长期以来车辆不得不绕道而行。马山路贯通后,沿线居民有望不再受渍水之苦,同时主干道交通也将大为改善。

该项目负责人陈小刚介绍,纸坊城区多年来是由大东港收集城内东片的雨水,由于大东港使用年代久远,过流能力已难满足城市发展。为提升纸坊的防洪排涝能力,于是开始新建大东港第二通道,作为大东港的补充。

“我们查勘现场时发现马山湾这里地势最低,所以就设置从马山路沿线铺设箱涵。同时这里还设有唯一一处与大东港的连接点,为大东港分担。”陈小刚透露,实际上今年赶在汛期前,已打通从兴苑街到纸坊港的主体结构箱涵,雨季时就已发挥作用,街道没有明显渍水,实现全纸坊城内平安度汛。

马山路完工后,与其交会的兴苑街向江夏大道方向延伸的二通道江夏大道段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该段也是“山洪外引”工程,10月中旬开始施工,引流下雨时花山的山洪进入二通道再一起排出。

“我们将‘攘外’和‘安内’同步进行,‘攘外’指的是‘山洪外引’工程,下大雨时不让山上的水流进纸坊城区。‘安内’就是建设大东港二通道,打通城市排水通道,雨水通过这个管道排出,就相当于打通了城市的‘血管’。”陈小刚介绍,大东港第二通道工程预计明年汛期前完工,届时将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可应对30年一遇的暴雨,纸坊城区渍水面积可减少70%。


江夏多个重点项目火热建设中


107国道江夏段改扩建一期工程

人员轮流休息,机械作业不停歇



107国道江夏段改扩建一期工程快速推进 通讯员张贺斌 摄


G107江夏段改扩建一期工程北起龚家铺,与白沙洲大道洪山段相连,沿线依次下穿四环线及规划的金港铁路、上跨金龙大街、南环公路和金郑公路,全长11.754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扩建,沥青砼路面,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计划2019年6月30日主线通车。

在郑店一号高架桥施工现场,旋挖钻机在刚清理好的路面上钻孔,啄木鸟挖机在破除老路的混凝土,挖机在清理山体破碎的石渣,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在指挥施工,现场繁忙有序,热火朝天。

“郑店一号高架全长1120米,是107国道江夏段改扩建一期工程最重要的点位,自9月初开工以来,进场的每台设备安排6至8人,两班倒,24小时作业,从不间断。”项目建设方中建三局二公司施工负责人王成龙介绍,人员轮流休息,机械不停地作业,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在桩基施工的同时,保通便道工程超前施工。(通讯员陈立忠 李建义 张贺斌)


七军会军运村

10栋高层楼已建设至3-10层



军运村里的住宅楼拔地而起 通讯员熊利兵 摄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军运村项目位于黄家湖东南岸,黄家湖大道以西,四环线、星光大道以北,占地面积27.8公顷,总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项目3月开工,目前现场10栋高层铝模全部进场,已建设至3—10层不等,20栋洋房也全部开始地上工程施工。

强军路、兴军路作为军运村的配套道路,工程全长1.7公里,预计明年2月份完工。其中,强军路雨污管道全部完成,正在进行碎石摊铺。兴军路正在进行碎石摊铺。绿化带管道沟槽完成60%,弱电管群完成75%,地下通道主体结构均已验收。

为提升军运村所在区域整体形象,将对黄家湖约7公里长的岸线进行综合整治。其中护岸和清淤计划明年3月份前完成,景观工程将结合基本农田、植物品种种植时间要求等逐步推进,计划2018年8月份前完成。目前清淤完成900米,占总清淤量的30%,727米水平台护岸土方工程全部完成。(通讯员吴双 熊利兵)


江夏中央大公园

湖面清淤、环湖园路路基已完成


江夏中央大公园效果图


1500亩的工地现场,周围已全部搭建好安全隔离带,20台后八轮运输车、4台推土机、15台挖掘机、2台压路机、2台打桩机分布在8个作业区同时作业。目前,中央大公园项目30万方湖面清淤、2000米的环湖园路路基已完成。

中央大公园北接腾讯大道,南至金龙大街,西有武昌大道,东临文化大道,建成后将是城中心密集建筑群中的一方绿洲,供市民休闲。公园分为3大功能区:文化共享区、生态体验区、运动休闲区。

“目前,55万方土方基本完成,园区建筑物打桩完成500根,占比73.7%;园区内最大微地形整形——青峰山造型已完成90%。”项目部生产经理周瑞透露,区委、区政府要求大桥湖淤泥不外运,给工程带来一定难度,施工方把淤泥在种植区就地消化,为将来栽种绿色植被做足了前期准备。

据悉,中央大公园项目预计2019年3月底前完工。

(通讯员冯志敏 张贺斌)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17日讯(记者林敏)日前,记者从江夏区“清水入江”工程项目处获悉,大东港“第二通道马山路段预计19日完工,封闭施工近一年的马山路即将贯通。

大东港“二通道”马山路段正在进行收尾工作 通讯员吴光文 摄


14日,长江日报记者在马山路施工现场看到,马山路北段路面已刷黑,街边还堆积有些许建筑垃圾,两侧人行步道下水道处正在铺设水泥。约6米宽的道路下方,箱涵铺设全部完成,由于还有部分支管未接入,暂时不会通车。

马山路位于纸坊街北部,长约1公里,垂直连接谭鑫培大道和北华街。由于马山路周边的马山湾地势低洼,几乎逢雨必渍,在建设大东港二通道时,专门在此处铺设涵管收集雨水。今年年初开始,马山路逐步封闭施工,由于道路两侧有大量居民小区,沿线居民出行极为不便。此外,该路连接的谭鑫培大道和北华街均为江夏城区主干道,长期以来车辆不得不绕道而行。马山路贯通后,沿线居民有望不再受渍水之苦,同时主干道交通也将大为改善。

该项目负责人陈小刚介绍,纸坊城区多年来是由大东港收集城内东片的雨水,由于大东港使用年代久远,过流能力已难满足城市发展。为提升纸坊的防洪排涝能力,于是开始新建大东港第二通道,作为大东港的补充。

“我们查勘现场时发现马山湾这里地势最低,所以就设置从马山路沿线铺设箱涵。同时这里还设有唯一一处与大东港的连接点,为大东港分担。”陈小刚透露,实际上今年赶在汛期前,已打通从兴苑街到纸坊港的主体结构箱涵,雨季时就已发挥作用,街道没有明显渍水,实现全纸坊城内平安度汛。

马山路完工后,与其交会的兴苑街向江夏大道方向延伸的二通道江夏大道段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该段也是“山洪外引”工程,10月中旬开始施工,引流下雨时花山的山洪进入二通道再一起排出。

“我们将‘攘外’和‘安内’同步进行,‘攘外’指的是‘山洪外引’工程,下大雨时不让山上的水流进纸坊城区。‘安内’就是建设大东港二通道,打通城市排水通道,雨水通过这个管道排出,就相当于打通了城市的‘血管’。”陈小刚介绍,大东港第二通道工程预计明年汛期前完工,届时将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可应对30年一遇的暴雨,纸坊城区渍水面积可减少70%。


江夏多个重点项目火热建设中


107国道江夏段改扩建一期工程

人员轮流休息,机械作业不停歇



107国道江夏段改扩建一期工程快速推进 通讯员张贺斌 摄


G107江夏段改扩建一期工程北起龚家铺,与白沙洲大道洪山段相连,沿线依次下穿四环线及规划的金港铁路、上跨金龙大街、南环公路和金郑公路,全长11.754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扩建,沥青砼路面,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计划2019年6月30日主线通车。

在郑店一号高架桥施工现场,旋挖钻机在刚清理好的路面上钻孔,啄木鸟挖机在破除老路的混凝土,挖机在清理山体破碎的石渣,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在指挥施工,现场繁忙有序,热火朝天。

“郑店一号高架全长1120米,是107国道江夏段改扩建一期工程最重要的点位,自9月初开工以来,进场的每台设备安排6至8人,两班倒,24小时作业,从不间断。”项目建设方中建三局二公司施工负责人王成龙介绍,人员轮流休息,机械不停地作业,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在桩基施工的同时,保通便道工程超前施工。(通讯员陈立忠 李建义 张贺斌)


七军会军运村

10栋高层楼已建设至3-10层



军运村里的住宅楼拔地而起 通讯员熊利兵 摄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军运村项目位于黄家湖东南岸,黄家湖大道以西,四环线、星光大道以北,占地面积27.8公顷,总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项目3月开工,目前现场10栋高层铝模全部进场,已建设至3—10层不等,20栋洋房也全部开始地上工程施工。

强军路、兴军路作为军运村的配套道路,工程全长1.7公里,预计明年2月份完工。其中,强军路雨污管道全部完成,正在进行碎石摊铺。兴军路正在进行碎石摊铺。绿化带管道沟槽完成60%,弱电管群完成75%,地下通道主体结构均已验收。

为提升军运村所在区域整体形象,将对黄家湖约7公里长的岸线进行综合整治。其中护岸和清淤计划明年3月份前完成,景观工程将结合基本农田、植物品种种植时间要求等逐步推进,计划2018年8月份前完成。目前清淤完成900米,占总清淤量的30%,727米水平台护岸土方工程全部完成。(通讯员吴双 熊利兵)


江夏中央大公园

湖面清淤、环湖园路路基已完成


江夏中央大公园效果图


1500亩的工地现场,周围已全部搭建好安全隔离带,20台后八轮运输车、4台推土机、15台挖掘机、2台压路机、2台打桩机分布在8个作业区同时作业。目前,中央大公园项目30万方湖面清淤、2000米的环湖园路路基已完成。

中央大公园北接腾讯大道,南至金龙大街,西有武昌大道,东临文化大道,建成后将是城中心密集建筑群中的一方绿洲,供市民休闲。公园分为3大功能区:文化共享区、生态体验区、运动休闲区。

“目前,55万方土方基本完成,园区建筑物打桩完成500根,占比73.7%;园区内最大微地形整形——青峰山造型已完成90%。”项目部生产经理周瑞透露,区委、区政府要求大桥湖淤泥不外运,给工程带来一定难度,施工方把淤泥在种植区就地消化,为将来栽种绿色植被做足了前期准备。

据悉,中央大公园项目预计2019年3月底前完工。

(通讯员冯志敏 张贺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