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山区发布科技创新发展、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原创 2022-04-01 14:38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日讯 在3月31日下午举行的2022年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首场对接活动数字经济专场上,青山区正式发布《青山区(化工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青山区(化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青山区将全面实施“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推进未来产业突破性发展,努力打造“先进材料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产业引领区”和“华中氢能产业之都”。

《青山区(化工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托先进基础材料优势,利用驻区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全面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创新转型示范区”。将培育新兴市场主体,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格局,构建“武汉市高端产业增长极”。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流动,全面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共同体。

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年均增速大于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于45%,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90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0件,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超过16个。

据了解,空间布局将紧密围绕着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这条主线,以“宝武创新转型示范区”为核心,打造环严西湖和环武科大两大科技创新圈,构建和平大道、临江大道、冶金大道三大科技创新带,形成“一核两圈三带”创新发展格局。

同时,《青山区(化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也对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集聚一批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和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基本全覆盖。

绿色发展实现突破,重点企业实现“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达99%,生态工业体系基本建成。

力争到2025年形成“2+3+3”产业体系,加快钢铁和石化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能源、新装备、数字经济三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未来材料、超级计算、电磁能等未来产业实现突破。

在空间布局方面,将坚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的原则,着力构筑“一核六园”,以宝武集团青山基地为核心,加快建设新材料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园、智能制造产业园、氢能产业园、生态科技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为先进制造业体系提供支撑。

【编辑:冀杰】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日讯 在3月31日下午举行的2022年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首场对接活动数字经济专场上,青山区正式发布《青山区(化工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青山区(化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青山区将全面实施“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推进未来产业突破性发展,努力打造“先进材料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产业引领区”和“华中氢能产业之都”。

《青山区(化工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托先进基础材料优势,利用驻区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全面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创新转型示范区”。将培育新兴市场主体,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格局,构建“武汉市高端产业增长极”。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流动,全面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共同体。

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年均增速大于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于45%,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90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0件,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超过16个。

据了解,空间布局将紧密围绕着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这条主线,以“宝武创新转型示范区”为核心,打造环严西湖和环武科大两大科技创新圈,构建和平大道、临江大道、冶金大道三大科技创新带,形成“一核两圈三带”创新发展格局。

同时,《青山区(化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也对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集聚一批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和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基本全覆盖。

绿色发展实现突破,重点企业实现“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达99%,生态工业体系基本建成。

力争到2025年形成“2+3+3”产业体系,加快钢铁和石化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能源、新装备、数字经济三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未来材料、超级计算、电磁能等未来产业实现突破。

在空间布局方面,将坚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的原则,着力构筑“一核六园”,以宝武集团青山基地为核心,加快建设新材料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园、智能制造产业园、氢能产业园、生态科技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为先进制造业体系提供支撑。

【编辑:冀杰】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