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左)、段立峰在古琴前制作台合影 通讯员周璜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16日讯(记者朱波 通讯员周璜)16日,蔡甸区大集街黄虎村大金湾59号的百年农舍传出阵阵琴声,这里已是一间古琴制作室,租屋者李涛,是一名城里来的海归“琴痴”。
李涛说,他这个学外语的,现在做起了木匠。曾在法国留学两年的李涛,2011年回国后,开始学习制作木屋,还参加了现代木工培训课程,后又因为喜欢传统文化开始接触斫琴,起初是在琴厂学习,后来师从台湾斫琴师蔡文宗,学习斫琴制作。
段立峰是李涛搭档,也是他的漆艺老师。段立峰毕业于湖北美院壁画系,其作品《悠游》2016年被湖北美术馆永久收藏。他因寻找制作古琴上好木头,经朋友介绍,与李涛结识。两人决定在蔡甸乡下,开始梦想中的“琴园”生活。
李涛介绍,一把古琴制作,需要花费一年时间。
“斫琴制作不神秘,不是一年里面每天在做琴,而是要经过春夏秋冬,各个季节对应最应该做的工序,这样做出的琴,会更稳定更成熟。斫琴木料来自老房拆迁的百年老木。”
评判一把好古琴的标准有“九德”之说,《太音大全集》卷四中载:琴之九德为“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一张同时具备“九德”的琴是难以遇到的,因为琴的音色或细腻委婉、或丰厚宽宏、或松透圆润、或深沉苍古,各有不同。如果一张琴音量适中、出音均匀、低音浑厚、高音清亮,能具备“九德”音色中的三至四个特点,就算是张很好的琴了。
李涛说,之前他们就曾到武当山、保康等各地寻找适合古琴制作的静谧之地,大金湾的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很成熟,古色古香的房屋,很符合他们对琴室最初的想法,所以在此开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