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建引领下的“五治与服务一体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新村街道积极探索完善基层社区教育体系,统筹街道居家养老、社区教育、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惠民项目、公益创投等多方资源,以航务、为群、铁北3个社区为试点,创新打造新村街道社区教育学苑,将社区教育作为创新社区治理的新途径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社区教育为支点撬动“三社联动”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凝聚力。
一、以教育惠民为出发点,打造学习型社区
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居民自我治理、创建学习型社区具有重要意义。街道曾广泛开展走访调研,发放居民问卷230余份,充分掌握居民需求并针对需求开设课程,吸引居民踊跃参与。
街道社区教育学苑以“街道购买、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管理、公众参与”的方式运行,在航务、为群、铁北3个社区先期试点,首期结合居民呼声最高的需求开设手工烘焙、健身太极、养生瑜伽、智能手机、声乐合唱等6种课程,同时将红色教育、国学讲堂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融入其中,满足群众的社区生活多样化需求。目前,社区教育学苑首期开班报名人数超过200人,共完成课程48节,单节课程时间均在1小时以上,服务居民达1300余人次。种类多样的课程培训,专业幽默的教授方式,热情贴心的社区服务,使得社区教育学苑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好评。
二、以文化聚民为着力点,打造社会组织孵化平台
社区教育学苑的开办,在填充和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对增强居民凝聚力、发掘培育居民骨干具有重要作用。
在智能手机培训班上,很多老年人第一次学会怎么将手机连接移动网络和无线网络、怎么添加微信好友和微信群、怎么将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等等。一堂智能手机培训课后,为群社区的刘大爷兴奋地跟社区工作人员讲道,“我刚刚在社区微信群里发了一张表情图,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发送微信!”
在学苑课堂上居民不仅学到了技能,还结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此契机上,街道着手组建社区尚益太极公益服务队、新向阳合唱团、比邻烘焙公益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将不同课堂中一些志趣相投、热心参与的居民组织发动起来,参与社区各项公益服务,真正实现欢乐在社区、幸福在社区。
三、以宜老安民为落脚点,打造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新村街道社区教育学苑立足老年人兴趣培养,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营造和谐宜居的养老氛围,补齐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重要的一环。在首期开展的6类课程中,参与报名学习的群体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85%以上,社区老年人是社区教育学苑的主要参与力量。
同时,社区教育学苑充分展现了“课程种类多样化”、“时间设置民主性”、“课堂位置距离近”等优势,居民具有充分的话语权来选择课程、提出建议等,因学苑设于本社区,避免了一些老年人因行动不便不能参与,也让一些需要带小孩的老人在学习和家庭之间能够兼顾,进一步激发老年人参与动力与活力。由此,这所“居民家门口的学校”得到了越来越多辖区老年人的认可。
下一步,新村街道社区教育学苑将继续以“教育惠民、文化聚民、宜老安民”为宗旨,着重在凝聚居民力量、培育居民骨干和引导参与治理等方面下功夫,致力将新村街道社区教育学苑打造为全区社区教育品牌,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途径。
(作者 徐欢)
【编辑 高阳】
为推动党建引领下的“五治与服务一体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新村街道积极探索完善基层社区教育体系,统筹街道居家养老、社区教育、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惠民项目、公益创投等多方资源,以航务、为群、铁北3个社区为试点,创新打造新村街道社区教育学苑,将社区教育作为创新社区治理的新途径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社区教育为支点撬动“三社联动”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凝聚力。
一、以教育惠民为出发点,打造学习型社区
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居民自我治理、创建学习型社区具有重要意义。街道曾广泛开展走访调研,发放居民问卷230余份,充分掌握居民需求并针对需求开设课程,吸引居民踊跃参与。
街道社区教育学苑以“街道购买、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管理、公众参与”的方式运行,在航务、为群、铁北3个社区先期试点,首期结合居民呼声最高的需求开设手工烘焙、健身太极、养生瑜伽、智能手机、声乐合唱等6种课程,同时将红色教育、国学讲堂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融入其中,满足群众的社区生活多样化需求。目前,社区教育学苑首期开班报名人数超过200人,共完成课程48节,单节课程时间均在1小时以上,服务居民达1300余人次。种类多样的课程培训,专业幽默的教授方式,热情贴心的社区服务,使得社区教育学苑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好评。
二、以文化聚民为着力点,打造社会组织孵化平台
社区教育学苑的开办,在填充和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对增强居民凝聚力、发掘培育居民骨干具有重要作用。
在智能手机培训班上,很多老年人第一次学会怎么将手机连接移动网络和无线网络、怎么添加微信好友和微信群、怎么将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等等。一堂智能手机培训课后,为群社区的刘大爷兴奋地跟社区工作人员讲道,“我刚刚在社区微信群里发了一张表情图,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发送微信!”
在学苑课堂上居民不仅学到了技能,还结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此契机上,街道着手组建社区尚益太极公益服务队、新向阳合唱团、比邻烘焙公益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将不同课堂中一些志趣相投、热心参与的居民组织发动起来,参与社区各项公益服务,真正实现欢乐在社区、幸福在社区。
三、以宜老安民为落脚点,打造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新村街道社区教育学苑立足老年人兴趣培养,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营造和谐宜居的养老氛围,补齐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重要的一环。在首期开展的6类课程中,参与报名学习的群体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85%以上,社区老年人是社区教育学苑的主要参与力量。
同时,社区教育学苑充分展现了“课程种类多样化”、“时间设置民主性”、“课堂位置距离近”等优势,居民具有充分的话语权来选择课程、提出建议等,因学苑设于本社区,避免了一些老年人因行动不便不能参与,也让一些需要带小孩的老人在学习和家庭之间能够兼顾,进一步激发老年人参与动力与活力。由此,这所“居民家门口的学校”得到了越来越多辖区老年人的认可。
下一步,新村街道社区教育学苑将继续以“教育惠民、文化聚民、宜老安民”为宗旨,着重在凝聚居民力量、培育居民骨干和引导参与治理等方面下功夫,致力将新村街道社区教育学苑打造为全区社区教育品牌,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途径。
(作者 徐欢)
【编辑 高阳】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