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标“双子塔”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航拍
文园路附近的一条背街小巷十分干净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景观照明改造使不少景点夜景成厦门新网红旅游点 厦门日报王火炎 供图
厦门环岛路是厦门市环海风景旅游干道之一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航拍
厦门港跻身世界一流港口 厦门日报王火炎 供图
5783栋沿街楼宇粉刷一新 老旧房子告别渗漏水
长江日报10月17日讯(记者马振华 王刚 厦门报道)长江日报记者走在厦门多条主干道,看到两旁建筑的外立面都非常漂亮、整洁。厦门市建设局有关人士介绍,“莫兰蒂”台风重创后为了恢复城市景观面貌,也为金砖会议打造城市形象,厦门市在金砖会议前,整治了5783栋沿街建筑立面。
厦门市轮船公司宿舍区已有40多年历史,住在1栋1楼的陈女士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外墙都粉刷了一遍,政府帮我们拆除了老旧窗户,换成了统一样式的防盗窗,连楼上空调机滴水影响楼下住户的问题也解决了。以前的老围墙拆掉后,做成了现在美观大气的乳白色外墙,还种上了一排竹子,小区现在就像新建小区一样。”
厦门市建设局人士说,外立面改造不是仅顾“面子”,做表面的“粉饰作业”与“美观工程”,还顾及了“里子”。
记者骑自行车行经厦门的主干道,沥青路非常平整,连人行道与行车道结合部都是“零落差”平顺连接,无需下车推行。抬头打量,上空看不到一处“蜘蛛网”。
金砖会议前,厦门市对全市129条市政道路进行重建、改造、提升。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有关人士说:“如果只是简单地对路面修修补补,估计前后也只要两三个月,但我们想以此为契机,立足长远,做到一次投入,持续使用,一个项目,多方受益,对城市功能进行整体提档升级,所以最后用了七八个月才完工。”
费时七八个月,厦门将市政道路改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路下和路上进行同步改造。路面下,更换已使用了一二十年的老旧燃气管道、给水管道,新建管径更大、材质更优、保障能力更强管道。由此,燃气管网形成了干道环网,给水管网提高了约25%的供水能力。路上,对道路沿线的电力、通信等架空线全部进行了缆化,有效消除此前密布的“空中蜘蛛网”。
路上垃圾用电子秤称量 背街小巷出奇干净
背街小巷卫生治理让厦门长久受益。长江日报记者在厦门幸福路、故宫路、百家村路、兴华路、中兴路等中心城区背街小巷走访,发现与主干道一样干净、整洁,没看到扎眼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背街小巷卫生如何管理?以前一般是“看”为主的直观评价,厦门创新办法,改为“垃圾过磅称重”的量化方式。用电子秤称量整条道路的残留垃圾量,再平均到每平方米,所得数据作为考评最重要的指标,干不干净由一杆秤 “说了算”,计量单位精确到0.01公斤。考评结果公开,并且与财政拨付经费挂钩。
厦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对长江日报记者说:“这实现了卫生保洁精细化管理,促进了保洁责任单位思想观念由粗放向精细转变,背街小巷卫生保洁水平明显提高。”
据统计,2018年7月,厦门市背街小巷的平均垃圾总重量16.3克/条,单位面积清扫均值0.0029克/平方米,较2017年7月分别下降了96%、98%。
“这个试行的城市管理办法,效果很好,现在已经推广开来。”这位负责人说,目前,这一考评手段已经从金砖会议时的200条背街小巷,扩大到现在400条,基本覆盖了厦门市中心城区。
新夜景顿成网红旅游点 今年游客预计增千万
长江日报记者走在鹭江道、中山路等厦门最美丽的地方,看到人流如织。与记者几年前到厦门旅游时相比,金砖会议后,厦门城市颜值更高、游客更多了。
“金砖会议后的这一年,厦门城市魅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厦门市旅发委有关负责人对长江日报记者说,迎接金砖会议时,对城市夜景景观照明进行改造提升。白鹭洲公园的音乐喷泉3D水舞秀、海沧大桥旁展翅的“白鹭”、港航大厦上旋转的“三角梅”、厦门中心的“空中浪花”等夜景,时下都已成了厦门新的网红旅游点。在厦门,金砖主题旅游成为旅游新名片,环岛路、鼓浪屿、国际会议中心等厦门会晤相关的景点,成了游客必游之处。
“金砖会议后,厦门不仅名扬国内,国际知名度也大为提高。”这位负责人刚在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完成旅游推介。在这两个城市,一说到厦门,许多俄罗斯人都知道。去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到厦门参加金砖会议时,俄罗斯媒体进行了大篇幅报道,让俄罗斯人民对厦门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统计,厦门国际邮轮母港今年上半年游客吞吐量达3.66万,接近去年前9个月的水平。厦门今年游客预计将达8500万人次,比去年多1000万人次。这充分体现了这个总人口近400万的城市,正在进一步释放城市魅力。
对金砖国家出口增长最快 集装箱运输增速全国第二
金砖会议对厦门发展带来强大活力,经济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厦门市商务局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厦门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城市,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美国是该市进出口额第一的国家,今年中美贸易摩擦,1-6月对美国的出口增幅下滑。但欧洲、东南亚、金砖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增幅显著提升,成为拉动厦门出口增长量的新动力。其中,对金砖国家、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26.2%、4.9%。
厦门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目前,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排名第14位,厦门空港全球排名第93位,中欧(厦门)国际货运班列辐射我国中西部和欧洲、东南亚地区。
据了解,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0列,发运量8420标箱,分别增长1.6倍和2.8倍。厦门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去年已破1000万标箱,跻身世界一流港口。上半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516.60万标箱,同比增长7.62%,增速在全国沿海集装箱干线港排名第二。
在招商引资方面,上半年,厦门新设外资企业539家,合同利用外资315.7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8.8亿元,吸收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全省首位;高技术制造业合同利用外资占制造业合同利用外资比重达65.7%,比去年同期提高48.4个百分点。
城市文明抹上厚重底色 每8位厦门人中就有一位志愿者
金砖会议给厦门带来的城市活力,在市民和游客看来,最直接的感受是城市文明的进步。
在厦门轮渡码头,来自四川内江的游客张女士对一位穿着红色志愿者马褂的老者赞不绝口:“这位老伯真的超有耐心,事无巨细告诉我们该怎样坐轮渡。他还担心我坐轮渡和公交没有现金,用微信支付和我换零钱。”
这位志愿者叫蓝永生,今年70岁,是去年金砖会议的志愿者。他说,金砖会议前,轮渡公司专门为志愿者设立驿站,这个厦门游客集中的地方由此有了固定志愿服务。金砖会议时的志愿者,现在仍然坚持服务国内外游客,到周末游客多时,有四五十名志愿者分布在周边四个点,为游客提供咨询。并且根据现在年轻人不带现金等情况,推出了微信、支付宝换零钱等升级服务。
蓝永生说,厦门是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的一部分,身边亲朋好友有空了,也会和他一样来做志愿者。厦门市文明办有关人士说,金砖会议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中,计划招募金砖志愿者2000人,结果3万多市民报名。每8位厦门人中就有一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现在活跃在厦门游客咨询、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一线。
厦门的文明风景,不仅仅这一道。长江日报记者在厦门采访期间看到,公交让座、行人不乱闯红灯、汽车礼让行人等,已成为常态。经常看到的场景是:车辆过路口时,看到有行人想走又不敢走斑马线时,司机们都会主动挥手示意行人先走。
在百家村路散步的张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很自豪地说:“我们厦门人都很文明的。”文明,成为这座城市的底色。
【编辑: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