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新闻发布会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共享单车”无疑是近两年来最热的词汇之一。
共享单车在武汉最初投放后,很快就在小区附近、地铁站周边扎堆摆放。紧接着,“禁停区”“限投令”“调控令”等一系列管理举措应运而生,武汉市的共享单车进入由无序混乱到逐渐规范的良性循环。正是交通部门牵头针对共享单车专门制定的各类法律法规,才让共享单车“有法可依”。与此同时,市民也在共享单车立法逐渐普及的过程中增强了法治意识。
共享单车领域“边立法边普法”过程,只是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七五”普法工作的一个缩影。“七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在市普法办公室的具体指导帮助下,武汉市交通运输委以实施“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作用,多项举措全面推进法治交通建设。
谁执法谁普法:窗口普法宣传遍地开花
去年12月26日,武汉地铁8号线开通运营,110块普法公益灯箱海报覆盖该线路12个站点,引起众多乘客驻足观看,这也意味着法治宣传海报首次进入地铁。此次地铁公益普法宣传主题围绕“创业武汉,法治为你护航”的主题,110块灯箱海报又分为三个系列,其中还有民法总则漫画集《在这里,看懂一个中国人的一生》。
除了地铁上,其他各交通窗口也到处可见法治宣传的身影。市交委结合交通行业自身特点,在交通窗口单位积极营造全民学法用法、尊法守法的法治氛围,分别在各火车站、机场、码头、长途车站等交通窗口的电子显示屏中频次播放普法公益宣传片,在出租车车顶显示屏滚动播放法制宣传标语,并做好与公交集团、地铁集团等单位的法治文化阵地创建、车身法治广告宣传等协调工作。
“七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市交委印发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委领导任组长,各相关处室和行业管理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普法工作具体责任任务分解至各行业管理单位和相关处室,并纳入各单位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创建考评内容,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常抓不懈。
同时,市交委把开展普法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在行业管理单位开展的打非治违、出租车治理等专项执法活动中,大力宣传《省道路运输条例》《省路政管理条例》《行政处罚法》《公路法》《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等,有效推进了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
让执法更规范:对行政执法人员“精准普法”
执法人员查处非法营运,到底网约车和“黑车”如何界定?执法时如何规范执法让群众心服口服?根据普法规划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要求,市交委把全面提高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法律素质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
结合交通行政执法证件的换发工作,市交委举办了各区交通局和委属执法单位拟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新进执法人员岗位资格培训班。在培训中进行了内容拓展、方式创新,将对执法人员主要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拓展到包括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等多方面内容的培训。将培训执法人员工作主要由执法单位承担转变为各单位共同承担,并对各单位举办的培训班进行指导,选派干部到基层讲法制课。形成了上下互动、齐抓共管的培训格局。
为了让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市交委还把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工作作为普法的首要任务。该委认真组织好各级中心组的学习,将法律知识的学习列入各级中心组的学习计划。委中心学习组带头并坚持落实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集体学法。
其中,重点学习了十八届七中全会、十九大等重要精神,学习了《行政强制法》、新《行政诉讼法》等法律及交通专业法律法规。学习的出勤率达到90%以上。
积极选送领导干部参加交通部、省交通厅、市人大、市普法办、市委党校组织的各类法制培训,举办了两次党委中心组专题学法:通过专家讲座组织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机关公务员进行理论学习和培训,邀请有关方面专家作法制专题讲座,进行了新《行政诉讼法》和行政法学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边探索边立法边普法:出台一批交通法律法规
还在为家门口的共享单车成堆停放而烦恼?还在为骑着车穿行在机动车道而胆战心惊?为了规范武汉市的共享单车,2017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出台《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健康发展的意见》,本着“鼓励、规范、服务”的原则,从车辆投放、通行停放、规范管理、运营服务、骑行安全等各环节,明确了共享单车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要规划建设慢行交通系统,细化了政府相关部门、共享单车企业及承担人三方责任,对鼓励和规范共享单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市交委还制定出台了一批交通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如《武汉市有轨电车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颁布实施;《武汉市城市客运出租管理条例》(修订)已通过省、市人大常委会表决即将发布。
同时,市交委还健全依法决策的行政决策制度。出台并落实《市交委“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范围和内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决策的落实和监督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起草列为重大行政决策的一项政府规范性文件中,即《关于我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要求,保障了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按照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要求,完成了征求意见、专家论证、政府常务会审议等工作,目前已通过并正式发布。
结合行政权力下放,市交委对1990年以来的交通运输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共清理涉及交通运输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27件,以市交委名义制发的文件99件,提出了具体立、改、废的意见,将其中的有效文件连同现行国家、省市的法规规章等共计100余件文件,进行了交通法规规章汇编,付印1000余册,发至各区交通运输局和委属单位、交通企业。
让改革更深化:不必要、不便民的环节一律取消
在交通领域的依法治理方面,市交委深化行政权力清理和审批制度改革,组织、督促委属各行政审批单位认真开展行政审批及相关业务办理工作。2017年,累计办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49148件,其中行政许可5648件,其他服务事项43500件,按时办结率100%。
按照改革的最新要求,市交委成立了行政审批处,重新拟定了行政许可流程图、办事指南,编制并公布了市、区两级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多方协调信息部门,对后台系统直接获取的信息由窗口申请用户名进行审查,不再要求经营者提交证明材料,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办事。
同时,市交委推进“三办”,积极跟进市民之家网上办事大厅工作,一方面通过窗口对办理业务的群众进行宣传,鼓励实行网上办;另一方面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审批基础工作,制定网上审批流程和标准,推动行政审批事项上网。三是进一步精简时限和材料。根据“三办”改革要求,市交委对行政审批事项和材料进行了进一步清理。对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材料和盖章环节一律取消。
市交委还大力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工作。依据法定职责,组织交通各行业管理单位开展摸底调查,实现对全行业基本情况全掌握,确定随机抽查事项54项,明确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将交通行业的行政权力事项全部纳入随机抽查范围。市交委会同市旅游委建立道路旅游客运行业随机抽查机制,率先在全市开展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委属各单位结合各自行业实际,探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2017年,全委共开展随机抽查617次,抽查执法对象641户。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为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交通监管模式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执法案例:
出租车行业综合整治常态化 9月查处32台网约车
客管处执法人员正在对出租车进行整治
9月以来,市客管处联合“三站一场”(武汉站、武昌站、汉口站、天河机场)管理部门对站点周边出租车、网约车违规营运现象进行集中综合整治,其主要检查内容涉及拒载、私自改动计价器、相关营运证件是否齐全等。
17日晚22时30分,在武汉火车站近2个小时的排查中,执法人员不仅对过往的出租车进行检查,同时还在黄鹤路对过往的非出租车进行了排查,其中查获违规网约车辆11台。现场执法人员介绍,目前网约车驾驶员存在证件不齐全的问题。
据武汉站工作人员介绍,开展出租车营运秩序专项整治已是常态化,每天都有执法人员在白云路、黄鹤路、东西高架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和守点。针对站区客流、车流量较大的时段,如中午13时—15时、晚17时—18时、晚22时-23时30分等,更是加大站区巡查力度并合理调配执法力量。“确保出租车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核实一起,处罚一起。”遇到客流高峰期,110指挥中心要利用指挥系统“隔空喊话”,一方面直接曝光违规出租车车牌号,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文明劝导旅客到指定地点乘车。
据悉,9月以来的综合整治行动中,共查处拒载、拼客、议价等违规出租车19起,证件不齐的网约车32台。
普法举措:
约谈9家网约车平台保障乘客安全和合法权益
市交委工作人员在对青少年普法
8月27日,武汉市交委联合市公安局约谈滴滴出行等9家网约车平台,责令全市网约车公司加快推进合规化进程,切实落实承运人安全稳定管理主体责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整改情况。
武汉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要求,全市网约车平台公司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把乘客安全放在首位,严守安全底线。对接入平台的车辆和驾驶人员信息进行全面清理和整改,并作出整改承诺。符合条件的要依法向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登记,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予以清退;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管理,滴滴平台公司要对“武汉滴滴官方群”及聊天记录,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展开调查,对涉事司机坚决予以清退,相关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各平台公司要加强对所属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提出明确的培训方案和教育计划;网约车平台要提供网约车平台数据,各平台公司要实时、全量、真实地将网约车运营信息数据接入全市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并确保数据质量。对以各种理由拖延提供或拒不提供数据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予以严肃处理;全面整顿顺风车业务。
武汉市交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将加强网约车市场监管,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依法查处非法经营行为。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人员,以及侵害乘客合法权益的经营行为,将依法追究平台公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