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2日讯(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鲍妮 李瑶)用抽盲盒的方法给学生报听写,做什么作业由学生决定。3月22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汉阳区钟家村小学三里坡东校区获悉,该校四年级语文老师朱颜将字词听写设计成有趣的“抽盲盒”活动,把常规检查变成让学生期待的教学活动。
朱颜设计的盲盒听写大会活动。通讯员鲍妮 供图
张睿洋同学获得一次制作“听写盲盒”的机会,他归纳梳理语文课本、课后词语表以及作业练习上的生字词,在纸条上认真抄写下20余个需要熟练掌握的字词,完成听写内容。与此同时,班级其他小组的孩子们各自设计听写内容。在第二天的语文课堂上,朱颜邀请连续三次听写100分的张辰伊同学上台“抽盲盒”,并给全班同学报听写。
“检查反馈是平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常规的听写方式让学力强的孩子觉得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学力不足的孩子又觉得太难,难以完成,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朱颜介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在形式上创新,“学生喜欢‘抽盲盒’,我们就举办‘盲盒听写大会’活动。听写时当场拆开,让每一次听写充满刺激和期待。”
学生制作“听写盲盒”。通讯员鲍妮 供图
钟家村小学副校长刘颖介绍,对一类字的巩固,是语文学基础学习的关键一环。传统的学习模式是让学生反复进行机械抄写,再由教师听写检测反馈,形式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们开始对作业形式进行改造。“朱颜是个很有想法的老师,设计了不少具有巧思的教学好点子。”刘颖说。
朱颜从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的抄写环节入手,设计自主抄写单。省略掉规定的抄写次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将做题权利让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记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组队pk”,通过自主听写,互相检查基础知识的巩固情况,让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促进关系。“同样是抄写作业,自己定次数,互相报听写,他们的积极性高多了。”朱颜说,“作业形式的转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听写全对的人数逐渐增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编辑:宋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