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0日讯 “原来健康地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您选择了伸出手,将我们一家人从悬崖边拉回,这份恩情,我们全家铭记,重于泰山。”看着这封来自陌生人的感谢信,小虎(化名)更加坚定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心,“设身处地,要是我身处困境,也迫切渴望有人伸出援手。”小虎说。

小虎成为湖北省第753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0月20日,在武汉某定点采集医院病房内,华中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小虎(化名)成功捐献28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为一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他也成为湖北省第753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小虎称,2023年10月,他在学校偶遇中华骨髓库校园宣传活动。作为一名法医学专业的学生,他对相关捐献知识有所了解,加上入库仅需指尖采血,他果断选择加入。
今年9月,正在上课的小虎接到匹配成功的电话,“很震惊,没想到这种小概率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在电话里便同意了捐献,但这个决定起初遭到父母反对,通过小虎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科普,父母终于打消了顾虑。

小虎成功完成捐献。
从感谢信中,小虎得知受助者患病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这让同样在上学的他感触很深,“希望他能好起来,顺利完成学业”。捐献前,小虎更加注重作息饮食,坚持慢跑、爬楼等有氧运动,只为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
在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后,20日这天,正式采集的时刻终于到来,经过近5个小时的采集,小虎成功完成捐献。
这份爱心与责任,早已融入小虎的生活。大一时,小虎了解到学校的AI宝贝志愿服务队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破碎家庭寻亲,他深受触动,加入团队后成为运营组组长。目前,该团队已成功帮助公安机关寻回22名失踪多年的儿童。(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 通讯员章晟 视频制作李慧紫)
【余丽娜】
